第107章 水雷与竹筏:黄河保卫战(500 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7章 水雷与竹筏:黄河保卫战(500 艘)

 

听到侦察兵报告日军侦察部队正朝我们地下兵工厂赶来,我的心猛地一紧,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地下兵工厂可是我们历经千辛万苦才建成的,里面的“太行造”武器更是我们的心血结晶,还未来得及进行试验呢!绝对不能让日军毁掉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迅速镇定下来。我转身面向副官小李,眼神坚定地说道:“立刻通知各战斗小组,进入一级戒备状态!我们必须在日军抵达之前,将兵工厂的关键设备和研发资料安全转移到备用山洞里。”

小李毫不犹豫地领命,他深知时间紧迫,容不得半点耽搁。只见他转身如离弦之箭一般飞奔而去,迅速传达我的指令。

我又看向身旁的陈工,郑重说道:“陈工,这里危险,你先随转移队伍撤到安全地带,武器研发就靠你了。” 陈工推了推眼镜,坚决地说:“林团长,我不能走。我和战士们一起保卫兵工厂,这些武器的调试还需要我。” 我心中满是感动,但还是坚持:“陈工,你的安全关乎兵工厂的未来,这里交给我们。” 陈工思索片刻,点头答应:“好,林团长,我等你们胜利归来。”

安排好陈工后,我没有丝毫犹豫,脚步如飞般地朝着集合的战士们走去。远远地,我就看到他们己经整齐地列成了方阵,每个人都身姿挺拔,如同一颗颗挺拔的青松,散发出一种威严和不可侵犯的气息。

走到近前,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他们的面庞。他们的表情严肃而坚定,眼神中透露出对敌人的蔑视和无畏。这种无畏并非盲目,而是源自于他们对正义的信仰和对祖国的热爱。

我站在方阵前,深吸一口气,然后用洪亮的声音喊道:“同志们,我们都知道,日军一首对我们的兵工厂虎视眈眈,想要破坏我们的心血。但是,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得逞!”我的声音在空旷的场地上回荡,仿佛能穿透每个人的灵魂。

接着,我继续说道:“我们熟悉这里的每一寸土地,这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给这股来犯的日军一个迎头痛击!同时,我们还要掩护兵工厂安全转移,绝不能让我们的努力白费!”

话音未落,战士们齐声高呼:“坚决完成任务!”这声音如同雷霆万钧,响彻云霄,让人热血沸腾。

我们在日军必经之路设下埋伏。山林中,战士们潜伏在草丛和岩石后,枪支紧握,大气都不敢出。我趴在一块巨石后,眼睛紧紧盯着前方道路。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日军的身影出现了。他们小心翼翼地前进,不时西处张望。当日军完全进入伏击圈,我大喊一声:“打!” 瞬间,枪声大作,手榴弹在日军队伍中爆炸。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顿时乱作一团。但他们很快反应过来,开始组织反击。战斗异常激烈,子弹在我们身边呼啸而过。我带领战士们顽强抵抗,凭借地形优势,逐渐压制住日军。经过一番苦战,日军丢下十几具尸体,狼狈逃窜。我们成功击退了日军侦察队,保住了地下兵工厂。

然而,还没等我们松口气,一封加急情报送到我手中。情报显示,日军正调集兵力,企图强渡黄河,黄河防线告急。黄河是重要防线,一旦被日军突破,后果不堪设想。我深知,必须立刻行动起来。

我紧急召集军事会议,与各营长商讨应对之策。“同志们,黄河防线危在旦夕,我们必须想出有效的防御办法。大家有什么想法,都说说。” 我神情严肃地说道。一位营长皱着眉头说:“黄河河面宽阔,日军若强渡,我们防守难度极大。” 另一位营长附和道:“是啊,而且我们兵力有限,难以全面布防。”

这时,一首沉默的老张 —— 一位当地船工,站了起来。老张在当地生活多年,对黄河水性了如指掌,之前也帮过我们不少忙。“林团长,俺们可以利用黄河上的竹筏,再加上水雷,说不定能阻挡日军。” 老张说道。众人听后,纷纷议论起来。我眼睛一亮,觉得这个想法可行,便让老张详细说说。

老张走到地图前,指着黄河河道说:“这黄河水流湍急,日军渡河肯定要用船。咱们可以在河面上布置大量竹筏,竹筏上装上水雷。日军船只一旦撞上,必定被炸沉。而且竹筏轻便灵活,我们可以根据日军动向随时调整位置。” 我听后,心中暗自赞叹,老张的办法看似简单,却十分实用。

“老张,你这个主意好!” 我兴奋地说,“不过,制造这么多竹筏和水雷,时间紧迫,我们该怎么办?” 老张挠了挠头说:“林团长,俺们村里有不少会编竹筏的人,大家一起动手,应该能赶制出来。水雷的话,俺听说兵工厂能造,就是不知道数量够不够。”

我转头看向陈工,陈工思考片刻后说:“制造水雷的技术我们己经掌握,只是材料有限。但我们可以想办法用现有的材料,多造一些简易水雷。” 我点头表示赞同,对众人说:“好,就这么定了。各营立刻组织战士协助村民制作竹筏,陈工,你那边尽快安排水雷的生产。我们要在日军到来前,构建好‘水雷 + 竹筏’防御体系。”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齐心协力,投入到紧张的防御准备中。村民们纷纷拿出自家的竹子,帮忙制作竹筏。战士们和村民一起,日夜赶工。陈工带领兵工厂的技术人员,也在加班加点制造水雷。老张则穿梭在人群中,指导竹筏的制作。他手把手地教战士们如何把竹子绑得更结实,如何调整竹筏的浮力。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500 艘竹筏很快制作完成,水雷也生产了一批。我们将竹筏和水雷运到黄河岸边,开始布置防御体系。战士们将水雷固定在竹筏上,然后用绳索将竹筏连接起来,形成一道道防线。看着河面上那密密麻麻的竹筏和水雷,大家心中都燃起了希望。

然而,就在我们完成防御体系布置后不久,侦察兵传来消息:日军的先头部队己经抵达黄河对岸,大规模的渡河行动似乎即将展开。


    (http://www.xwcsw.com/book/ACFJDC-10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