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家乐的生意逐渐步入正轨,苏瑶意识到,孩子们在接待游客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比如合理定价、准确找零等。于是,她决定教孩子们数学。
一天午后,阳光透过木屋的窗户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
苏瑶把孩子们召集到木屋的客厅,在一张桌子上摆放了一些小石子和木棍,作为教学道具。孩子们围坐在桌子旁,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
苏瑶拿起一根木棍,在地上画了一条线,说道:“孩子们,今天妈妈要教你们数学,数学可是非常有用的哦,学会了它,我们在生活中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孩子们纷纷点头,小老幺迫不及待地问:“妈妈,数学是什么呀?是不是很难学?”
苏瑶微笑着摸了摸老幺的头:“数学呀,就像我们玩游戏一样有趣,一点都不难。”
苏瑶先从最基础的数字教起。她拿起一颗小石子,说:“这是1。”
接着又拿起一颗,和之前的放在一起,“现在有两颗小石子,这就是2。”
她一边说,一边让孩子们跟着她重复数字。孩子们学得很认真,清脆的声音在木屋里回荡:“1、2、3……”
教完数字后,苏瑶开始教孩子们简单的加减法。
她把5颗小石子分成两堆,一堆2颗,一堆3颗,问道:“孩子们,2颗小石子加上3颗小石子,一共有几颗呀?”
孩子们盯着小石子,认真思考起来。老大率先回答:“妈妈,一共有5颗!”
苏瑶笑着点头:“非常棒,老大答对了。那现在妈妈把这5颗小石子拿走2颗,还剩几颗呢?”
这次,老西迅速回答:“还剩3颗!”
苏瑶夸奖道:“老西也很聪明,大家都学得很快。”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苏瑶给他们出了一道实际问题:“假如有一位游客来我们农家乐吃饭,点了一份10元的菜,他给了我们20元,我们应该找给他多少钱呀?”
孩子们皱着眉头,开始在脑海中计算。过了一会儿,老二说道:“妈妈,我们应该找给他10元,20减去10等于10。”
苏瑶欣慰地笑了:“对啦,老二算得又快又准。所以呀,学会数学,我们在做生意的时候就能算清楚账,不会出错。”
接下来的几天,苏瑶每天都会抽出一些时间教孩子们数学。
她不仅用小石子和木棍教学,还会结合生活中的场景出题,比如计算鸡舍里有多少只鸡,鸭舍里有多少只鸭,两者加起来一共有多少只家禽;或者计算今天采摘了多少斤蔬菜,卖掉一部分后还剩下多少斤。
孩子们在这种有趣又实用的学习方式中,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他们在日常玩耍和帮忙打理农家乐的过程中,也会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比如,老七和老八在给小鸡小鸭喂食的时候,会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然后计算需要投放多少饲料;老三和老西在帮忙整理客房的时候,会计算每间客房需要准备多少床被子、多少个枕头。
看到孩子们对数学的热爱和进步,苏瑶心中充满了喜悦。她知道,数学知识就像一把钥匙,能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
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无论是继续经营农家乐,还是走出大山,都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http://www.xwcsw.com/book/AHEAGD-2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