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县,县衙。
县衙外,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的人群如同潮水般涌动。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洒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斑驳陆离。街道两旁,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与人群的喧嚣交织成一首热闹非凡的市井交响曲。
人群中,有挑着担子的农夫,担子里装满了新鲜的蔬菜和瓜果,他们脸上挂着朴实的笑容,一边走一边叫卖。有穿着绸缎的商贾,手中拿着算盘,眉头紧锁,似乎在计算着今天的盈亏。还有穿着粗布衣裳的百姓,他们三五成群,或交头接耳,或指指点点,议论着县衙里传出的声音。
在县衙的大门前,两尊石狮子威严地守护着,它们的眼睛似乎在审视着每一个过往的行人。大门两侧,站着几名身穿制服的衙役,他们手持长矛,目光警惕,维持着秩序。
杨旭四人,从人群中挤入前排。
这时候,县官才慢悠悠的走了上来。县官坐下后,拍了一下惊堂木,让人将原告被告带上来。待衙役将原告被告带上来后,两侧的衙役口呼“威武”后,县官就审起了案子。
县官问道:“原告,你来说说所告何事?”
王母恶狠狠的看了李氏一眼,说道:“回县官大老爷,我状告李氏毒杀我的儿子王四。”
她又用手指着李氏,高声说道:“就是这个毒妇啊!她在我儿子的饭里面下了毒,毒死了我的儿子。我希望大老爷替我杀了这个毒妇!”
县官说道:“王氏,至于怎么判,这要按我大乾朝的法律来定。我啊!问什么你说什么!”
“是,大人!”王母回道。
县官又问道:“你说你的儿子是被李氏毒害的,你可有人证?”
王母回道:“有,有,医馆的郎中可以为我作证!”
县官对着衙役说道:“带郎中上来!”
衙役听令将郎中带来。郎中跪下,口呼一声:“见过大老爷!”
县官又对着郎中问道:“郎中,王氏说你可以替她作证,你来说说你知道的情况!”
郎中说道:“回大人,当日王氏和李氏将人送到我那儿,说人是吃了李氏做的饭中的毒,我查看之后发现人在路上就已经死了。”
县官想了一下说道:“嗯,情况我已经知道了,你到一旁去吧!当时王四是吃了李氏做的饭死的,那这毒肯定就是李氏下的啊!李氏,你来说说,这毒是不是你下的?”
李氏哭道:“回大老爷,毒真的不是我下的!我是做了饭给我丈夫吃,可是我真的没下毒啊!大人,我就想知道我丈夫是怎么死的,否则我死了也不能瞑目啊!”
县官说道:“你既然承认饭是你做给你丈夫王四吃的,他也是吃了你做的饭死的,那你为什么还不认罪呢!”
李氏哭着说道:“大老爷,民妇真的没有毒害我的丈夫啊!”
县官见李氏不说,又说道:“就算你不招,也没关系!这个案子人证、口证俱在,我就是判你个秋后问斩,想来上官也说不出什么!”
县官想了一下,又说道:“李氏,我再给你一个机会,你要是招了,我就跟上官求情,给你判个轻一点?”
李氏却哭着说,人不是自已杀的。
县官咳嗽了一下,说道:“既然你不承认,那也由不得你了。听判,李氏毒杀亲夫一案,证据确凿,判秋后问斩!让他画押!”
在县官要宣判的时候,就有人说道:“看看,这‘糊涂官’果然又审了一起‘糊涂案’!”
另一人回道:“谁说不是呢?案犯都没认罪,就宣判,不管是不是她杀的人,这都有点不妥吧!”
“是啊!看来我们以后都不要再到县衙报案了,这‘糊涂官’都不知道会怎么判呢!明明我有理,胡乱判的我无理,那不是要糟糕!”有一人说道。
杨旭这时知道该自已出场了,于是对着凌云点了点头。凌云掏出一块腰牌,给衙役看了一下,衙役就放行了。杨旭带着凌风来到大堂,说道:“县官大人,你这样审理,怕是有点不妥吧!”
县官见有人前来大堂,看着这人穿着打扮,知道此人必不简单。说道:“不知这位公子有何指教?”
杨旭说道:“你先不要让人给李氏画押,我只有话跟你说!”
县官于是吩咐衙役,说道:“暂且退下!”
衙役听后退下。
县官见衙役退了之后,说道:“公子,这下可以说了吧!”
杨旭说道:“这个案子,一看就知道有诸多疑点,大人怎么能轻易定案,毕竟人命关天啊!”
县官点头说道:“既然公子说‘人命关天’,那我也不是草菅人命的人。我且给你一个机会,让你来说一说你所谓的疑点!”
杨旭说道:“大人,那我说出疑点后,可不可以询问一下这些人一些问题呢?”
县官点头说道:“可以!”
杨旭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大人同意了,那我就来说说!”
大堂外众人这时见有人出来和县令叫板,顿时好奇的看着大堂里面,还有不少人高声喊着:“公子,你说说,我们都听着呢!”
县官听到外面吵闹,“啪”的一声,拍了一下惊堂木,说道:“肃静!”见众人安静了下来,又对着杨旭说道:“公子说吧,本官洗耳恭听!”
杨旭说道:“第一个疑问,大人所说的证人,就真的是证人吗?他有亲眼看到是李氏下毒的吗?”
他走到郎中面前,问道:“郎中,我且问你,你是否亲眼看到了李氏下毒杀害了她的丈夫?”
郎中走了出来,说道:“回公子,没有看到。”
“那你是怎么断定是李氏下毒杀的人?”杨旭问道。
郎中回道:“当时是李氏和王氏说的,王四是吃了李氏做的饭,中的毒。所以我就认为是李氏毒害了她的丈夫!”
杨旭点了点头,说道:“好,你退下吧!”
郎中依言退下。
杨旭转身对着县令说道:“大人,你也听到了,你这所谓的人证,并没有亲眼看到李氏下的毒,他只是听到李氏和王氏说,吃了李氏做的饭中的毒,就自已认为是李氏下毒害了王四,是也不是?”
县官无奈的点头说道:“是。”
杨旭问道:“那这个人证的证词是不是就没法作为真正的直接证据!”
县官说道:“姑且算你说的对,没法作为直接证据!那第二个疑问呢?”
(http://www.xwcsw.com/book/DCACAF-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