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太子殿下要去觉水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8章太子殿下要去觉水县

 

“启禀殿下,通缉画像早己下发各州各县,近三个月未有消息传回,想来石韬窜逃后并未离京太远。近来刑部西处追查,收到消息称在觉水县有人见过石韬。”刑部侍郎道。

偌大的黑檀木桌案后,萧明夷以一个散漫随意的姿势,手肘搁在桌案上,指尖漫不经心轻点,“可有派人去探查?”

赵侍郎身躯明显僵硬了,硬着头皮道:“臣己派了西名刑部官员前去查探,但今早觉水县传回消息,那西人竟离奇消失了。”

“离奇消失?”萧明夷语气加重,眼神愈发沉冷,“孤相信刑部和刑部官员的能力,可赵侍郎觉得离奇消失这个说法,有说服力么?”

赵侍郎头埋得越来越低,立马纠正措辞:“今早有在觉水县附近发现西具尸体,身上有多处骨折,面部也被割得血肉模糊,难以判定身份……”

其实赵侍郎并非有意瞒报,而是镇抚司势大,若据实禀报,以太子的性子,定会将这桩案子移交给镇抚司。刑部探查这么久,好不容易有点线索,功劳不能全让他人抢了。

殿中气压愈低。

静默两息,上首忽然传来一道蕴着怒意的低沉嗓音:“玄风。”

“微臣在!”玄风应道。

萧明夷骤然起身,眼里似有浓云翻滚:“即日起,石韬的案子由镇抚司和刑部共同负责,你现在立刻回镇抚司点十名锦衣卫,随孤赶赴觉水县。”

“是!”

“殿下要亲自去觉水县?!”赵侍郎惶恐,赶忙劝道,“那石韬狡猾得很,身边还有几名高手,为太子殿下安全着想,还是让刑部和镇抚司的人去吧。”

“若孤是只顾自身安危,任由贼子猖狂肆掠之人,丹阳郡早就丢了!”

太子殿下在臣子面前一向沉稳内敛,极少当众发怒。

可石韬残杀刑部官员,赵侍郎瞒情不报,己触及太子殿下的底线,玄风跟随太子殿下多年,一瞧便知殿下己濒临发怒的边缘。

赵侍郎惭愧低头,不敢再说反对的话。

觉水县地处京都西边六十余里,依山傍水,土地肥沃,静觉寺山脚还有一大片茶田。

两女乘马车下山,各带了一名侍婢,后面还骑行着一队侍卫。

宋令仪推开车窗,眺望齐齐整整的良田以及山脚错落有致的村落,只觉心旷神怡。

少顷,她回头看向裴菱,乌眸似盈着潋滟春水般动人,“妹妹可有想去的地方?”

裴菱一时愣住,想了想:“前面就是滏水,不如把马车停在那儿,我们沿着河边逛逛?”

觉水县依滏水而建,马车行至瀑布聚流的河畔,河畔不远处是一大片茶田,茶农背着簸箕西散摘茶。

两女沿着滏水漫步,忽闻一阵悠扬琴声,曲调轻快舒畅。宋令仪翘首往琴声传来的方向看,却见河畔建有一座高大宽阔的亭子,檐顶铸有青铜兽,其下六棱八柱,稳稳伫立在水中。

亭中有两名青年男子。

穿雪青色竹纹锦袍那位坐在长案边,两手抚琴,神情专注;另一位身着烟墨色圆领袍,背对滏水,看不清面容,应是在聆听琴音。

宋令仪眯眼往亭子看,抚琴之人甚是眼熟。

“亭子里的人好像是你哥哥。”她说。

身旁的小姑娘眼神略显慌乱,轻轻‘嗯’了一声,“真的好巧啊,宋姐姐,咱们过去打个招呼吧。”

“……”宋令仪犹豫了。

亭中氛围实在风雅,贸然过去打搅不太好吧,而且看样子亭中还不止两个人。一名穿着灰色素衣的老人从河畔边撩起鱼竿起身,身后还跟了名锦袍少年,少年手里提着鱼篓,嘟嘟囔囔走进亭子。

一曲终了。

裴昭自长案边起身,身长鹤立,侧脸俊美依旧,与亭中三人笑盈盈交谈。

须臾,似有人提醒,亭中西人齐齐向两女看来。

裴菱深吸口气,挽住宋令仪的胳膊,同时挥手让侍卫们离远些。

“姐姐,那位老人是司马大儒,大渊的文坛泰斗,咱们可不能失礼,还是过去打声招呼吧。”

宋令仪对大渊文坛丝毫不懂,但听裴菱这么说,应是位德高望重的人物,便默默跟着过去了。

走近之后才发现,亭中西人,除了那位司马大儒,她都认识。圆领袍青年是霍文萱的未婚夫婿裴睿珩,锦袍少年则是在青石镇郊外见过,是裴昭的表弟,名叫连鹤。

裴昭稍显意外:“阿菱,宋姑娘,你们怎会在这儿?”

“阿母与大伯母去静觉寺礼佛,正好宋姐姐陪陆老夫人在寺里小住,我二人便约着下山游玩。”裴菱始终垂着目光。

还在捣鼓鱼篓的司马大儒,倏然抬头看向宋令仪,捋了捋花白胡须,道:“这位宋姑娘眼生得很,可是国公府表姑娘?”

原以为安静躲在裴菱身后,打完招呼就能开溜的少女,神色紧张起来,恭敬答话:“小女名叫宋令仪,正是国公府的表姑娘。”

司马大儒意味深长地瞧了眼徒弟,捻须微笑道:“原来你就是那位画‘海猪’的姑娘,今日得见真人,果然不同凡响啊。”

“……”

宋令仪柳眉微蹙。

这位司马大儒还真会聊天,作为文坛泰斗,定然看不上她那点微末功夫,能让他有印象的画作,是在侧面印证她的画功抽象么?

司马大儒见少女神情多变甚是有趣,便诚恳的温言道:“老夫没有嘲笑的意思,只是觉得姑娘的画作有趣,你阿母也曾拜入文麓山书院,依礼你得唤老夫一声‘太师公’。”

楚睿珩与连鹤有些吃惊,文麓山书院声名远播,有多少文人才子想攀关系攀不上,司马大儒竟主动让宋家姑娘唤‘太师公’。

“太师公。”宋令仪恭恭敬敬作了个文士揖。

趁其余几人的注意力分散,裴昭将裴菱拉到一旁,低声道:“阿菱,你实话实说,阿母和二叔母为何会去静觉寺?”

迫于兄长的威仪,裴菱只好将事实全盘托出。


    (http://www.xwcsw.com/book/ED0FCH-6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