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章 魂归大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41章 魂归大地

 

骊山脚·秋分

老农王三蹲在田埂上,小心翼翼地将一束野菊放在青石碑前。石碑简陋,上面只刻了"云中君"三个歪歪扭扭的字,却是周边七个村子凑钱请石匠刻的。

"仙师啊,今年收成好着哩。"王三抹了把脸,"朝廷减了赋税,说是陛下旨意...都托您的福......"

秋风掠过刚收割的稻田,掀起层层金浪。远处传来孩童的嬉闹声——他们正在新建的乡塾外玩耍,那里曾是一座破败的土地庙,如今改成了"云中君讲学堂"。

"王老爹!"一个少年气喘吁吁跑来,"县里来人了,说要在山上建大祠堂!"

王三急忙起身,果然看见一队官差正在丈量土地。为首的是个面白无须的官员,正与里长说着什么。

"这位大人,"王三壮着胆子上前作揖,"可是要拆了我们这碑?"

官员转身,露出和善的笑容:"老丈多虑了。本官奉陛下旨意,在此修建'护国真人祠'。你们立的碑不仅不拆,还要围起来好好保护。"

王三愣在原地,老泪纵横。身后己经聚拢来的村民们爆发出一阵欢呼。

咸阳宫·同日

嬴政放下朱笔,揉了揉眉心。案几上摊开的竹简是各地上报的"云中君祠"修建进度,足足堆了三尺高。

"陛下,该用药了。"老太医捧着药碗轻声道。

自从骊山地宫那日后,帝王的身体每况愈下。血咒虽解,但根基己损。奇怪的是,嬴政似乎并不在意,甚至拒绝方士们进献的"仙丹"。

"放着吧。"嬴政推开药碗,指向墙上新挂的舆图,"这些红点是?"

侍立一旁的李斯上前:"回陛下,是各地自发修建的云中君祠。蓝点则是官府正在筹建的护国真人祠。"

舆图上,红点如繁星般遍布大秦疆域,甚至远至百越、匈奴之地也有零星分布。

"这么多......"嬴政罕见地流露出一丝惊讶,"朕记得从未下过旨意。"

李斯捋须微笑:"皆是百姓自发。老臣只是命人记录在册,以便保护。"

正说着,蒙毅匆匆入内:"陛下,泗水郡急报!"

竹简上记载了一件奇事:泗水亭长刘邦梦见青衣人指点,在枯井中掘得一块赤玉,上有"护国"二字。当地百姓认为是云中君显灵,现己将赤玉供奉在新建的祠堂中。

"刘邦......"嬴政若有所思,"朕记得此人。"

李斯补充道:"就是去年带头保护云中君祠的那个亭长。陛下还夸过他'忠勇可嘉'。"

嬴政起身走到窗边,望向骊山方向。秋风送来隐约的钟声——那是新建的祠堂正在举行安神仪式。

"拟旨。"帝王突然道,"云中君苏沉舟,护国有功,泽被苍生。特追封为'护国佑圣真君',入祀太庙,永享香火。"

李斯笔走龙蛇,又小心询问:"陛下,那各地祠堂......"

"一律保留。"嬴政顿了顿,"再拨专款修缮,命地方官按时祭祀。"

这道旨意很快传遍天下。奇怪的是,自那以后,大秦各地频报祥瑞:久旱逢甘霖,病患突然痊愈,甚至有人看见青衣人踏月而行......

云梦泽·月夜

少司命赤足站在水面上,手中捧着一盏青铜灯。灯焰不是常见的橙黄,而是一种柔和的青色。

"果然还在......"她对着灯焰轻语,"你与这方天地的联系,比想象中更深。"

灯焰微微摇曳,仿佛在回应。湖水倒映着满天星斗,其中七颗特别明亮——苍龙七宿己经复位,但似乎多了些说不清的变化。

"师姐。"一个年轻弟子匆匆走来,"东皇太一残部又在楚地活动,说要重启什么大阵......"

少司命冷笑:"跳梁小丑。"她轻轻一挥手,灯焰暴涨三寸,"传令下去,凡遇邪修,立斩不赦。"

弟子领命退下。少司命凝视灯焰,突然笑了:"你虽选择封闭天门,但这世间...终究还是留住了你的一缕魂。"


    (http://www.xwcsw.com/book/EEAAFF-4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