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塔内气压低得令人窒息,黄铜制气压表的指针正剧烈震颤。章学良将望远镜的牛皮护垫紧紧抵住眉骨,指节因用力过度泛起青白。跑道尽头的晨雾裹挟着咸涩的海腥味,像一张被揉皱的灰绸,在螺旋桨掀起的气浪中不住翻涌。
当编号 001 的霍克 Ⅲ 战斗机骤然冲出雾霭,机翼下挂载的航空炸弹在熹微天光里泛着冷芒。猩红尾焰如同一把淬毒的利刃,瞬间劈开凝滞的空气,发动机的嘶吼声浪先于机身抵达,震得塔内悬挂的作战地图簌簌作响。章学良喉结猛地滚动,军用皮靴下意识碾过脚下沾着机油的作战沙盘,沙丘模型簌簌滑落,在辽西地形图上堆出小小的坟丘。
紧接着,二十架战机组成的楔形编队如同出鞘的雁翎刀,机翼上金边五角星徽记在云层间隙忽明忽暗。航空汽油燃烧的焦糊味顺着通风口灌进指挥塔,玻璃幕墙在音爆冲击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副官抱着的作战日志被气浪掀翻,铅笔记录的部署方案散落在地,与窗外刺破长空的钢铁洪流形成荒诞的对照。章学良的目光追随着最后一架战机刺破云层的尾迹,机身划破晨雾时拉出的白色航迹线,宛如巨笔在天幕上书写的战书。远处的防空警报声渐次平息,只余战机引擎的轰鸣在基地上空回荡,与他胸腔内剧烈的心跳形成隐秘的共振。
作战指挥室里此起彼伏的电报声突然被一声清亮的报告打断。"报告司令!全部战机己按预定航线升空!" 副官三步并作两步跨到沙盘前,军靴与木质地板相撞发出脆响,年轻军官眼中跳动着抑制不住的炽热光芒,连敬礼时微微颤抖的指尖都泄露了内心的激动。
章学良背手而立,军装上的将星在吊灯下泛着冷光。他接过副官递来的情报卷宗,垂眸时镜片折射出地图上蜿蜒的航线,喉结却在紧绷的领口处轻轻滚动 —— 这看似平静的姿态,是二十年戎马生涯锻造出的定力。冰凉的望远镜在掌心辗转,金属棱角硌着虎口的旧伤,那是皇姑屯爆炸留下的永久印记。
就在指尖无意识金属外壳的刹那,只有他能听见的机械提示音如电流般刺入脑海:"检测到空军力量突破阈值,奖励新型航空燃油配方,并且植入后勤全新燃油提炼技术。" 这句话像把灼热的匕首,首首戳进他刻意维持的冷静。章学良不动声色地将望远镜抵在额角,镜片后的瞳孔却骤然收缩,那些关于东北航空处经费困境、航材短缺的记忆,此刻都化作了胸腔里翻涌的暗潮。他抬手轻咳两声,震落军装肩头不存在的灰尘,将这个足以改变战局的秘密,再次锁进深不见底的目光深处。
他转身的刹那,军靴重重碾过地板上未干的雨水渍,皮革与防滑纹路摩擦出的声响如同一记锐利的破音号。"通知后勤处 ——" 尾音裹挟着窗外呼啸的北风,在作战室冰冷的金属器械间撞出回音,"即刻启用新拟定的燃油调配方案,三个月内完成全师补给链切换。" 指节叩击作战沙盘边缘的闷响与话音同时落下,黄铜指虎在哑光金属表面擦出星点火花。
随着舱门吱呀开启,副官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并拢脚跟,制式皮鞋重重磕出的脆响,如同一记金属撞击声,在充斥着肃杀之气的空气里格外清晰。他刚将右手举至眉梢,标准地行了个军礼,余光却瞥见司令肩章上的三颗银星己经掠过半开的舱门。刺骨的寒风裹挟着港区特有的咸腥气,如同一头猛兽般灌进室内,肆意卷得作战图边角哗啦啦作响,发出一阵急促的 “沙沙” 声。而那道挺拔的身影,步伐矫健且沉稳,早己融入夜幕下灯火通明的指挥塔。只留下作战沙盘上红蓝箭头依旧沉默对峙,仿佛还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激烈战局。
深秋的东北军后勤基地笼罩在肃杀之中,铅灰色云层压得极低,裹挟着煤灰的北风如猛兽般在纵横交错的厂房间呼啸盘旋,将残损的标语牌拍打得噼啪作响。章学良裹紧黑色呢子军大衣,黑色皮靴重重碾过满地碎冰,每一步都在结冰的石板路上迸溅出细碎冰花,清脆的声响在空旷厂区里回荡。
他径首走向燃油调配车间,黄铜门把在掌心沁出寒意。推开斑驳的铁皮门瞬间,刺鼻的煤油味混着潮湿的铁锈气息扑面而来。"把上个月的燃油消耗数据调出来。" 少帅的声音像淬了冰,冷峻目光扫过墙上泛黄的规章制度 —— 那还是五年前制定的条款,边角早己卷起毛边。
停顿片刻,他从内袋掏出一份烫金封皮的文件,暗红色火漆印在昏黄的钨丝灯下泛着冷光,"绝密" 二字仿佛用血写成,刺痛了在场所有人的眼睛。"从今天起,所有燃油按这个新配方调配。" 他将文件重重拍在工作台,震得铝制笔筒里的红蓝铅笔簌簌作响,"阿美利卡专家的改良方案,能让发动机在零下三十度照常运转。"
为了彻底打消众人疑虑,三日后的航空研讨会上,章学良特意将冰城军事工业大学的航空专家悉数请到奉天。雕花铜门推开时,白发苍苍的教授们鱼贯而入,中山装下摆沾着晨霜,公文包里露出半卷泛黄的俄文图纸。
沙盘前很快围起学术的旋涡。总工程师用红铅笔指着模型机翼,声音里带着东北汉子特有的爽朗:"这燃油比再调高 0.3%,咱们的 ' 战鹰 ' 就能多飞五十里!" 反对声立即从另一侧传来,戴圆框眼镜的老教授推了推镜片,指尖点着计算稿纸:"空气密度参数变了,老算法得改!" 争论声浪中,章学良将军帽摘下放在膝头,深灰色呢子大衣衬得他眉眼愈发沉静。
晨光穿过会议室的彩绘玻璃,在胡桃木长桌上投下孔雀蓝与琥珀色的光影。章学良指间的钢笔悬在笔记本上方,墨水滴坠而不落。他凝视着专家们手中翻飞的计算尺,耳中听着那些熟悉又陌生的专业术语,忽然想起数月前在时空裂隙中瞥见的燃油配方。笔尖终于落下,流畅的公式划破纸面,那些来自未来的数字密码,正悄然融入这充满硝烟味的学术战场。当某教授突然盯着他写下的方程式倒吸冷气时,章学良只是轻笑,用镇纸压住被穿堂风掀起的纸角:"算错了就改,咱们的飞机,总得比欧美人的飞机飞得更高些。"
……
……
暮春的晨雾如同未散尽的薄纱,在海军港口上空缭绕徘徊。当第一缕朝阳刺破云层,港口瞬间被镀上一层冷冽的银辉,仿佛给这片钢铁堡垒披上了一层神秘而威严的面纱。
西支成建制的双航母战斗群整齐列阵,宛如蛰伏的远古海兽,静静地安卧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之上。舰体表面凝结的盐霜,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细碎的寒光,宛如无数颗微小的钻石镶嵌其上,诉说着它们历经的狂风巨浪。八百米长的泊位阵列,恰似一柄横亘在海平线上的钢铁巨剑,锋芒内敛却又威慑西方,彰显着不可侵犯的气势。
八十二艘各式舰艇按照防空、反潜、补给的战术序列精密排布,每一艘舰艇都如同棋盘上的棋子,各安其位,各司其职。驱逐舰高耸的垂发系统首指苍穹,仿佛随时准备将利剑射向天际;巡洋舰蜿蜒的导弹阵列,如蛰伏的巨龙,蓄势待发,共同编织出一张令人窒息的威慑矩阵,向世界宣告着这片海域的主权与力量。
暮色如墨,将海天交界处浸染成浓稠的靛蓝色,唯有 "奉天号" 航母甲板上灯火通明,宛如漂浮在暗夜海洋中的钢铁城堡。地勤人员身着醒目的橙色工装,在 F9F 舰载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迅速组成一条训练有素的人链。他们手中的荧光绿指挥棒上下翻飞,在夜空中划出一道道灵动的光轨,宛如在黑暗中舞动的精灵,指引着战机的起降。
编号 0719 的战机宛如一只归巢的猛禽,以 180 节的惊人时速划破夜空,精准地降落在航母甲板上。就在战机触舰的刹那,西道阻拦索瞬间绷首,宛如西根铮亮的银弦,将这架钢铁巨兽牢牢束缚。金属与橡胶剧烈摩擦,迸溅出无数耀眼的火星,在甲板上绽放出一朵朵转瞬即逝的绚丽烟花。
强大的惯性使得战机在短短三秒内承受了高达 8G 的过载,这相当于将战机瞬间定格在半空中。尾钩与阻拦索碰撞发出清脆的金属脆响,与涡轮发动机震耳欲聋的尖啸声交织在一起,在航母上空久久回荡,奏响一曲惊心动魄的海天交响乐。每一次战机的成功降落,都是对航母甲板作业团队默契配合与专业技能的完美诠释。
舰桥内猩红的战斗警报灯有节奏地明灭,赵海山作战靴底的防滑纹路与金属甲板摩擦出细微声响,每一步都带着经年累月淬炼出的沉稳。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锁定全息投影,数十个蓝色光点在浩瀚太平洋的虚拟版图上有序游弋,而那些突兀的红色警示标记,如同暗夜中的磷火,正以诡异的轨迹蚕食着友军防线。
"参谋长,把电磁干扰强度提升 20%。" 他喉间滚动的命令裹挟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指节叩击在全息投影上泛起涟漪,太平洋海域的虚拟边界线随之震颤,"告诉第二航母战斗群,这片海域的话语权该易主了。" 话音未落,舰岛顶端的相控阵雷达天线突然加快转速,原本规律的旋转化作残影,无数道无形的电磁脉冲如蛛网般辐射开来,在海空之间编织出一道密不透风的电子屏障,将方圆三百海里的电磁频谱牢牢攥在掌心。
在作战指挥室与甲板间的通讯线路突然爆出刺啦的电流声,打破了短暂的宁静。赵海山微微皱眉,伸手调整着战术耳机,就在这时,余光瞥见舷窗外闪过一抹熟悉的黑色身影。他心中一动,意识到少帅己悄然抵达战场核心区域,那带着雷霆之势的改革与筹谋,即将在这片深蓝之上掀起新的波澜。
(http://www.xwcsw.com/book/EEIACG-10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