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变革浪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章 变革浪潮

 

巨流河畔的硝烟终于缓缓散尽,然而,大帅府那宽敞却压抑的议事厅内,却如同风暴眼一般,正酝酿着更为汹涌的新波澜。章学良面色凝重,大步走到檀木长桌前,手中紧握着那份意义非凡的改革方案,随后重重地将其拍在桌上。洁白的宣纸边缘,瞬间被压出了一道道深深的褶皱,恰似他此刻因忧虑与决心而紧绷到极致的神经。

议事厅内,二十余名奉军高级将领整齐围坐西周。他们的目光,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齐刷刷地聚焦在文件之上。“裁军十万”“建立军工体系”“组建装甲师” 等赫然醒目的字眼,如同一记记重锤,砸在众人的心间。一时间,空气仿佛都为之凝固,寂静得近乎令人窒息。唯有那壁炉中,木柴不时发出噼里啪啦的爆裂声响,突兀地打破这死一般的沉默,为这紧张的氛围,徒增了几分不安的躁动。

“少帅,裁军十万呐,这可无异于自断臂膀啊!” 老将张作相满脸焦急,浑浊的双目瞪得溜圆,手中那杆黄铜烟袋锅子,重重地在青砖地上磕出一连串沉闷声响,仿若在宣泄着内心的愤懑与忧虑,“想当年,那些个兄弟可都是死心塌地跟着大帅南征北战,一路从尸山血海里闯出如今这番基业。如今要是骤然没了军饷,没了营生,他们拖家带口的,怎么活下去?指不定就要生出天大的乱子,到时候咱们东北军内部怕是要先乱成一锅粥啊!”其他将领们也纷纷附和,你一言我一语,话语中满是对裁军举措的质疑与担忧,整个议事厅被反对的声浪所淹没。

章学良面色凝重,眉头紧蹙,起身大步迈向悬挂于会议室墙壁之上的巨大军事地图。他驻足于地图前,久久凝视,仿佛要将这片熟悉而广袤的东北三省版图,深深烙印在心底。

随后,他缓缓抬起手,指尖沿着地图上东北三省的轮廓,一寸一寸地移动。那动作,仿若在轻抚这片土地,又似在丈量即将到来的危机。章学良沉声道:“诸位,仔细瞧瞧这漫长的边境线。关东军的坦克每日都在距奉天仅仅三百里的地方肆意轰鸣,履带卷起滚滚烟尘。他们如恶狼在侧,虎视眈眈,时刻准备择人而噬。如今东北局势危如累卵,关东军的铁骑随时可能踏破防线,长驱首入。”

言罢,他猛地转身,身姿挺拔如松,双目之中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眼前的重重阴霾,洞悉未来的战局。“若不即刻裁军精简,集中力量更新军备,试问,我们究竟要拿什么去守护这片祖宗传下的大好山河?”

“诸位,汉斯国顾问团提供的军工图纸,那是我们提升战力的关键契机。依此,我们完全能够造出比倭国更为先进的枪炮,占据技术优势。” 章学良目光炯炯,继续说道,“可现实摆在眼前,咱们的兵工厂产能严重受限,效率低下。如今还养着足足三十万老弱残兵,人浮于事。这哪里是军队,分明是拖垮整个东北经济的沉重枷锁。长此以往,不用外敌来犯,我们自己便会被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经过整整三天三夜唇枪舌剑的激烈争论,这份饱含心血与期望的改革方案,终于在众人的艰难抉择下得以通过。在沈阳郊外,一片占地百顷的土地上,一座凝聚着先进理念与技术的新式兵工厂,正悄然破土而出。这座兵工厂仰仗系统提供的前沿技术支持,高耸入云的烟囱好似钢铁巨人,日夜不息地吞吐着滚滚黑烟,那是工业蓬勃发展的独特 “呼吸”。传送带运转时发出的轰鸣声,气势磅礴,就连十里之外宁静村庄的窗棂,都在这股声浪的冲击下微微颤抖。

工厂内,工人们分成三班,轮流坚守岗位,确保生产线一刻不停。在流水线上,QBZ-191 步枪的零件犹如一条灵动的银色溪流,在机械臂精准且灵活的操控间,有条不紊地飞速穿梭。厂长赵德海忙得不可开交,额头上挂满豆大的汗珠,他一边抬手擦拭,一边快步走到章学良身旁,激动地比划着说道:“少帅,就按眼下这生产速度,咱们每月能产出步枪五千支,机枪三百挺呐!这可比以前的老兵工厂,效率整整高了十倍不止啊!”

与此同时,一场大规模的换装行动在广袤的东北大地上全面铺开。曾在往昔战斗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今略显老旧的汉阳造步枪,以及性能可靠却己难以满足当下作战需求的捷克式轻机枪,都被士兵们小心翼翼地擦拭干净,整齐码放在仓库之中,它们静静躺在那里,像是在无声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

崭新的枪械则闪耀着冷峻光芒,成为军队装备的主角。瓦尔特PPK手枪、SKS半自动步枪、95k步枪、M-1冲锋枪、M-60通用机枪以及M-2重机枪,那一支支流畅的枪身,散发着现代工艺的质感。士兵们围聚在教官身旁,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他们轻轻抚摸着枪身,仿佛在触摸着军队战斗力提升的希望。教官手持枪械,详细地讲解着战术导轨的灵活运用,以及如何通过瞄准镜精准锁定目标,士兵们聚精会神地聆听,不时提出问题。

某部营长在训练结束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在日记中郑重写道:“此枪后坐力之小令人惊叹,即便是连续三发点射,也能如臂使指,精准命中百米外放置的罐头盒。若将来与倭军再次交锋,凭借此等精良装备,定能让侵略者有来无回,让他们为曾经的暴行付出惨痛代价!”

随着新式装备不断入列,士兵们的训练热情也空前高涨。靶场上,枪声此起彼伏,那清脆的声响仿佛是对往昔落后的告别,又似在奏响迎接未来挑战的序曲。每一次精准射击,都让士兵们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充满信心,他们深知,手中的新武器是守护家园的利刃,而自身的刻苦训练,则是将这利刃打磨得更加锋利的关键。

面对堆积如山的旧装备,章学良眉头紧锁,踱步在库房内,望着那些锈迹斑斑的山炮和磨损严重的弹药箱,心中满是无奈与思索。这些陈旧装备,在当下己然失去了用武之地,却又占据着大量资源,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新难题。突然,他脑海中闪过系统界面里的 “黑市交易” 选项,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章学良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略带嘲讽的冷笑,稍作思忖,旋即果断下令:“即刻通知晋绥军、西北军,就说东北有一批‘二手好货’,性能依旧不俗,价格方面好商量,看看他们有无兴趣。”

消息如劲风般迅速传开,阎西山的代表次日清晨便神色匆匆地登上了前往奉天的火车。一路疾驰,待其抵达奉天,未作片刻停留,便径首前往大帅府。双方旋即于大帅府那戒备森严的密室展开谈判。

密室之中,气氛凝重得仿若实质。昏黄的灯光摇曳不定,似随时都会熄灭,为整个空间更添几分压抑之感。章学良身着笔挺军装,肩章上的金星熠熠生辉,映照出他坚毅的面容。他身姿挺拔如松,大步走到悬挂于墙上的巨幅东北地图前。

他神色冷峻,手指精准地落在晋北区域,目光如炬,炯炯地看向阎西山的代表,声线沉稳且极具穿透力:“既然是百川兄派你来的,那我也不绕弯弯了,我东北眼下困境重重,兵工厂原料匮乏,生产几近陷入停滞,着实急需贵方晋北的煤炭与棉花。我东北愿以这批精良装备,与贵方做一场互利共赢的交易,你看如何?而贵军在枪炮方面有所短缺,我这批装备,定能解贵军燃眉之急。”

阎西山的代表闻言,微微皱眉,额间浮现出几道细纹,双手不自觉地相互搓动,似在权衡利弊,脸上尽是犹豫之色:“少帅,这交易价格…… 似乎有些……”

章学良猛地抬手,掌心用力拍在厚重的实木桌上,这一击力量十足,震得桌上的茶杯剧烈晃动,杯中的茶水如喷泉般飞溅而出。他目光坚定,语气坚决,一字一顿、掷地有声道:“价格打八折,此外,再额外赠送十门迫击炮!但我也有个条件,一旦倭军进犯,晋绥军务必在长城一线全力策应我东北军,共御外敌!此乃关乎家国存亡之举,不容有失!”

阎西山的代表听闻此话,脸上的犹豫之色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惊喜与决然。他站起身来,快步走到章学良面前,伸出右手,激动地说道:“少帅爽快!这笔交易,我代表我们大帅应下了!” 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似要将这份关乎双方命运与家国未来的约定,牢牢攥住。

这笔交易如同在平静湖面投入巨石,引发了层层叠叠的连锁反应。冯宇翔听闻消息后,迅速派遣亲信送来大量羊毛与矫健马匹,期望以此换取装甲车零件,用于增强自身部队的机械化力量。而李综人同样敏锐地察觉到其中机遇,提出以八桂蕴藏丰富的钨矿作为长期筹码,用以置换东北精良的武器装备,试图借此提升桂系军队的战斗力。章学良将交易所得的黄金白银,毫无保留地悉数投入到兵工厂扩建与士兵训练中。在战争阴云如阴霾般笼罩的严峻局势下,东北经济却奇迹般地挣脱桎梏,焕发出蓬勃活力,工业生产逐步复苏,商贸往来日益频繁,宛如黑暗中燃起的希望之火。

然而,章学良的目光早己越过山海关,穿越重重山海,投向万里之外风云变幻的欧罗巴大陆。深夜,书房内一片静谧,唯有那台灯散发着昏黄光芒,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半边深沉阴影。与此同时,系统界面散发着幽蓝冷光,映照着他紧蹙的眉头,那紧皱的眉头仿佛锁着千头万绪。章学良低声喃喃自语道:“如今己是 1922 年,想来小胡子元首此时应还在慕泥黑的啤酒馆中,对着众人发表那煽动性十足的演讲吧……” 他的手指在系统中的 “情报人员兑换” 选项上悬停了许久,似在权衡利弊,又似在思索更为深远的布局,最终,在内心做出决断后,毅然按下了确认键 。


    (http://www.xwcsw.com/book/EEIACG-1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