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国际局势错综复杂,犹如一团乱麻。倭国对东北虎视眈眈,将东北军的一举一动都纳入严密监视范围,时刻警惕着东北军可能的动向。而在国内,诸多军阀亦心怀鬼胎,明争暗斗不断。一旦东北军派遣军事顾问前往汉斯国这一消息走漏风声,被倭国或是其他虎视眈眈的军阀知晓,那势必如同一颗重磅炸弹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惊涛骇浪,引发一系列难以预估的连锁反应。届时,东北军极有可能陷入内忧外患的绝境之中,面临来自外部倭国的压力,以及内部军阀因猜忌引发的纷争,处境岌岌可危 。
张做乡满脸焦急,额头上渗出细密汗珠,他向前一步,语气中满是忧虑与急切,恳切说道:“少帅,此事决然不可啊!”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几分恳求,“一旦踏出这一步,便是公然与倭国撕破脸皮,彻底站在对立面了。且不说倭国实力不容小觑,其军事装备先进,军队训练有素,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而我们当前的局势本就复杂微妙,各方势力犬牙交错,国内局势动荡不安,经济发展也面临诸多困境,实难再添这等强敌。” 他微微顿了顿,神色凝重,继续说道:“更何况,小胡子那一方的真实意图,至今仍扑朔迷离,仿若隐藏在重重迷雾之中,谁也无法确切知晓他究竟打着什么算盘。他的野心勃勃,在欧洲己经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若贸然与之合作,我们极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望少帅三思而后行啊!”
郭松凌却微微皱眉,神色坚毅,双手抱胸,不紧不慢地开口反驳:“张将军所言虽有道理,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这或许是天赐良机,我们正好可以借此契机,近距离学习汉斯国那领先世界的先进军事技术。”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己经看到了未来的蓝图,“要知道,未来战争的走向,很大程度取决于军事技术的革新。飞机、坦克、火炮等新型武器的出现,己经彻底改变了战争的模式。我们提前布局,掌握先进技术,便能为日后可能爆发的大战增添几分胜算,未雨绸缪总好过临阵磨枪。而且,与汉斯国合作,说不定还能在国际上争取到更多的支持与资源,提升我们自身的实力与地位。”
章学良陷入了两难的绝境,每一个决定都如千斤重担,首接关系到东北的生死存亡。他在大帅府的书房中踱步良久,时而皱眉沉思,时而望向墙上悬挂的东北舆图。东北局势己然风雨飘摇,国际形势波谲云诡,汉斯国在军事领域的先进技术,或许能成为扭转东北军劣势的关键。但派遣人员前往汉斯国,无疑是在危险的钢丝上行走,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列强的猜忌与干涉。
经过多日的深思熟虑,章学良最终下定决心:秘密派遣一支由系统兑换的战略小组组成的军事顾问团前往汉斯国。行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保密,他亲自拟定了详细的行动准则,要求成员们化整为零,分批从不同口岸出发,沿途使用假身份,避免引起任何不必要的注意。同时,他还安排了一套完备的应急机制,一旦发现异常,军事顾问团需立即中断任务,想尽一切办法撤回东北,确保人员安全。
在大刀阔斧地推进教育革新与军事体系重塑的同时,章学良深知工业乃是振兴东北的根基所在,遂以其卓越的战略眼光与果敢的行动力,全力投身于东北工业化的伟大征程。彼时,汉斯国作为工业强国,在机械制造、化工、冶金等诸多领域技术领先,成果斐然。章学良巧妙借助各方人脉资源,精心搭建起与汉斯国深入合作的桥梁,成功签订一系列关键合作协议。
随后,一艘艘满载着先进工业设备的远洋货轮,跨越重洋,缓缓驶入东北的港口。从精密机床、自动化生产线,到各类大型冶炼器械,这些凝聚着当时顶尖科技智慧的设备,陆续运抵奉天、鞍山等地。与此同时,大批汉斯国资深工业专家与技术骨干纷至沓来,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先进设备,更是一整套先进的工业生产管理理念与技术工艺。
在章学良的亲自督办与地方官员的积极配合下,东北大地迎来了一场工业的蓬勃变革,一座座现代化工厂如同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奉天作为当时的重要工业重镇,军工企业规模宏大,布局规整。走进那巨大的车间,灯火通明,将每个角落都照得如同白昼。精密复杂的机器在昼夜不停运转,发出有节奏的轰鸣,似在演奏一曲工业的激昂乐章。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生产出的枪支工艺精湛、射击精准;火炮威力强大、射程甚远;弹药质量上乘、性能卓越。这些武器装备源源不断地被运往东北军的各个驻地,充实着武库,成为国防力量增强的坚实后盾,为守护东北大地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撑。
而在鞍山,另一番工业盛景也在上演。钢铁工厂内,高炉林立,如同巨人般矗立,通红的火光从炉口透出,将天空都映得泛红。火红的钢水如奔腾的岩浆,从高炉中倾泻而出,流淌在特制的模具中。经过一道道严谨的工序,先是冷却成型,再通过锻造、轧制等环节,被精心锻造成各类优质钢材。这些钢材,一部分被运往奉天的军工企业,成为制造武器装备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另一部分则广泛应用于铁路建设,为铺设连接东北各地的交通动脉贡献力量;还被用于桥梁建造等基础设施领域,助力构建稳固的交通网络,推动着东北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章学良深明工业发展需统筹兼顾,不可偏废,并未将目光仅仅局限于军工领域。他凭借非凡的远见卓识,毅然投身于民用工业的布局之中。
在领导才能与商业眼光的双重加持下,章学良大力推动东北工业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一时间,众多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各类民用产品纷纷问世。汽车零部件制造工艺精湛绝伦,从发动机的精密部件,到传动系统的关键零件,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高超的工业水准,为国内汽车产业的起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机械农具的设计独具匠心,无论是耕地的犁铧,还是播种的器械,都充分考虑到农民的实际需求,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有力推动了东北农业向现代化迈进。
生活日用品市场同样丰富多彩,从家家户户必备的锅碗瓢盆,到制作精良的织物用品,种类齐全,应有尽有。这些产品凭借过硬的质量、合理的价格,一经投放市场,便迅速赢得了民众的青睐与追捧。在东北的各大城市,商店里摆满了本地工厂生产的商品,顾客络绎不绝。
一时间,东北大地工业气息愈发浓厚,商品流通极为活跃。繁荣的工业生产不仅有效拉动了本地消费,让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更凭借优质产品成功打开了外地市场的大门。东北制造的产品远销关内,在各大城市的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东北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为地区的长远发展筑牢了根基 。
倭国关东军眼见东北在章学良治下蓬勃发展,如芒在背,绝不容许东北成为他们侵略路上的阻碍。他们加快军事部署,增派兵力至边境地区,频繁开展军事演习,枪炮声时常划破边境的宁静,肆意挑衅,意图制造冲突。一时间,局势剑拔弩张,大战的阴霾如厚重乌云,笼罩在东北大地之上,似乎只需一点火星,便能点燃全面战争的导火索。
大帅府内,章学良身着戎装,步履沉稳地登上城墙。他目光如炬,凝视着远方那片暗藏危机的边境线,凛冽的寒风吹动他的衣襟。东北的局势,如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他的心头,忧虑在他眼中一闪而过。但转瞬之间,坚定重新填满他的眼眸,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守护东北这片黑土地的重任,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都必须为这片土地上的万千百姓,撑起一片安宁的天空,绝不让侵略者的铁蹄踏入半步 。
夜幕如墨,沉沉地压向大帅府,唯有那电报机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突兀,如急促的鼓点,源源不断地传来来自各方的机密情报。章学良身着笔挺军装,神色凝重地伫立在桌案前,目光紧锁着手中那一份份被灯光晕染的电文。他的眼神时而深邃如渊,时而锐利似鹰,每一条信息都在他脑海中掀起惊涛骇浪,却又被他迅速梳理、分析,仿若精密运转的机器,从中抽丝剥茧,制定出应对时局的最佳策略。
在这个风云诡谲、波谲云诡的时代,局势犹如乱麻,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尔虞我诈。章学良深知,唯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像在迷雾中坚守航向的舵手;秉持坚定的意志,似狂风骤雨中屹立不倒的礁石,才能在这错综复杂的局势中寻得破局之道,带领东北军突出重围,迈向新的征程。而他与那神秘系统之间的秘密,恰似一把尚未出鞘的利刃,寒光内敛,却蕴含着改天换地的磅礴力量,足以成为扭转历史乾坤的关键,引领东北军无畏地迎接未知的挑战,奔赴充满变数却也满含希望的辉煌未来。
(http://www.xwcsw.com/book/EEIACG-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