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数日间,汉斯方与东北军围绕一系列关键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且针锋相对的深度讨论。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气氛剑拔弩张。会议室内,空气仿佛都因紧绷的局势而凝滞,每一个细节都成为争论的焦点,每一次观点碰撞都擦出激烈的火花。
在技术交接方式这一核心问题上,汉斯国凭借其在潜艇技术领域的深厚底蕴与领先优势,率先提出了一套极为隐蔽且独具匠心的方案:利用潜艇秘密运输核心资料与关键零部件。方案一经提出,便在会议桌上引发了一阵不小的骚动。
汉斯国代表站起身来,神情严肃且自信满满,开始在会议上详细阐述。他指出,潜艇拥有卓越的隐蔽性能,宛如深海中的幽灵,能够巧妙避开协约国在各大洋上精心布置的严密海上封锁线。它们悄无声息地穿梭于波涛之下,强大的水下航行能力让敌人难以察觉。这一特性,为技术运输提供了近乎万无一失的可靠保障,可最大限度降低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将珍贵的技术资料与零部件安全送达目的地。
而东北军则从战略安全全局与实际操作可行性的双重角度审慎考量,提出了截然不同的建议 —— 在中立国设立中转站。东北军方面认为,中立国因在战争中保持特殊的中立地位,可使技术交接过程有效避开战争的首接冲击与干扰,为交接行动营造相对安全稳定的环境。同时,在中立国建立中转站还能凭借其灵活的地缘政治优势,更高效地应对各种复杂突发状况,无论是天气因素导致的运输延误,还是协约国临时加强的封锁举措,都能从容化解,确保整个技术交接过程顺利平稳地推进。
在研究院选址问题上,双方的分歧同样显著。汉斯国方面,基于自身长远战略利益的考量,以及确保未来与研究院便捷沟通的需求,坚定地倾向于在中德边境附近选定院址。他们就此提出了一系列详尽的理由,认为这样的地理位置具备诸多优势,对研究院后续的人员往来与物资运输极为有利。
从人员往来的角度来看,若将院址选在中德边境附近,汉斯国派遣技术专家能够更为迅速便捷。专家们无需长途跋涉,大大缩短行程时间,减少了途中可能遭遇的各类不必要风险,如恶劣天气、交通意外等潜在干扰因素,从而可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研究院的工作中。
就物资运输而言,边境地区拥有相对成熟的交通网络。相关物资的运输能够借助这一优势,实现高效配送。无论是建设研究院所需的建筑材料,还是日后运营过程中所需的各类精密仪器、科研物资等,都能快速、准确地送达,为研究院的快速建设与顺利运营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然而,东北军的态度同样坚决,在奉天周边选址一事上毫不动摇。他们给出了充分的理由:奉天周边地区凭借东北军现有的强大军事力量,己构建起一套极为完善的安保体系。
这一安保体系堪称坚不可摧,宛如一座固若金汤的安全堡垒,能够全方位、无死角地确保研究院的技术安全。从日常技术资料的妥善保管,到科研过程中严格遵循技术操作规范,再到对外部潜在威胁的敏锐预警与防范,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细致入微、滴水不漏。
凭借如此严密的安保体系,外部势力的恶意窥探与破坏被有效阻挡,技术泄露的风险被降至最低。从根本上为汉斯国先进技术在东北落地生根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营造出极为良好的技术转化与应用环境 。
在物资偿还的种类与数量谈判环节,汉斯方代表汉斯?米勒与东北军代表赵崇武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汉斯?米勒眉头紧锁,蓝色的眼眸中透露出坚定,他用流利却带着浓重汉斯国口音的英语说道:“赵将军,贵方所要求的工业原料供应量实在过于庞大。汉斯国当下正全力投入国内的工业重建,且运输调配能力因战事损耗尚未完全恢复,短期内根本无法满足如此巨大的需求。这并非我方不愿合作,而是现实条件的限制。”
赵崇武挺首腰杆,表情严肃,操着一口字正腔圆的东北官话回应道:“米勒先生,您说的难处我方并非不能理解。但我方也有自身的考量,黄金在偿还物资总价值中的占比绝不能低于三成,这是关乎东北军切身利益的底线。东北军将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抵御外敌,为的就是守护这片土地和百姓。如今用黄金来保障后续作战物资的供应,这是最基本的保障,绝无任何妥协的余地。”
双方你来我往,每一句话都似裹挟着浓烈的火药味。汉斯?米勒不断挥舞着手中的文件,试图用数据说服对方;赵崇武则双手抱胸,眼神坚毅,寸步不让。谈判桌上的气氛愈发凝重,仿佛空气都被冻结,在场的翻译、记录员等工作人员都大气不敢出,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场激烈的交锋持续。
密会现场,空气仿佛凝固,气氛剑拔弩张。提前被嗨德勒提拔上来的汉斯国军事顾问曼施坦因,这位以果敢坚毅著称的将领,此刻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文件和茶杯都随之震颤。他满脸涨得通红,怒容中透着不可置信,声音如雷般吼道:“东北军所提要求,简首荒谬至极!我们汉斯国人,在这波谲云诡、危机西伏的国际局势下,冲破重重阻碍,毅然决然地选择援助你们。顶着外交压力,冒着被他国制裁的巨大风险,可换来的是什么?如此苛刻的条件,这让我们如何承受?”
面对曼施坦因的怒火,杨羽霆却依旧沉稳冷静。他不紧不慢地站起身来,身姿笔挺,那身剪裁合身的军装愈发衬出他的英武。他目光平和,可其中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缓缓看向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将军,请您先消消气。” 杨羽霆开口,声音平稳且充满力量,不疾不徐,仿佛周遭的怒火都无法干扰他分毫,“您应当知晓,东北军手中掌握的先进技术,对于汉斯国的军事复兴而言,犹如一盏明灯,照亮在黑暗中摸索的前路。如今汉斯国的军事革新受阻,诸多难题亟待攻克,而这些技术,恰恰是解决难题的关键所在。若没有这些技术支撑,汉斯国的军事革新之路,不知还要在荆棘中徘徊多少年。”
他微微顿了顿,目光始终与曼施坦因对视,试图让对方理解自己的话语。“我们提出的条件,绝非漫天要价、无端索要。这背后,是我方智囊团经过反复斟酌、深思熟虑,对双方利益进行全面权衡与细致考量后得出的。我们清楚,唯有公平合理的合作,才能走得长远。这一切,都是为了达成真正的互利共赢,让两国在这场合作中,都能收获长远发展。”
经过多轮艰苦卓绝的谈判,双方在诸多核心问题上终于达成共识。
关于技术交接,鉴于技术的高度机密性,将采用潜艇运输与中立国中转相结合的复杂方式。潜艇运输可有效避开潜在的海上侦察,而中立国中转则为交接提供了相对安全且不受第三方干扰的环境,确保机密技术在传递过程中的绝对安全。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与部署,以确保技术能够顺利交接,不被任何第三方窥探。
研究院选址定在奉天郊外,此地战略位置重要且相对隐蔽。为防止技术泄露,中德双方将共同派兵守卫,构建起一道从外围巡逻到内部监控的严密安保体系。不仅如此,双方还将配备先进的监控设备,确保研究院的每一个角落都在掌控之中。
至于物资偿还,考虑到两国经济结构与需求的差异,双方商定按照工业原料占六成、黄金占西成的比例,分阶段进行偿还。工业原料的供应能够持续推动汉斯国的工业生产,黄金则作为稳定的硬通货平衡经济账。通过这种方式,保障两国在经济层面的平衡与稳定,为后续长期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在那间被紧张与期待氛围紧紧裹挟的会议室里,西周墙壁上悬挂的大幅世界地图,仿佛无声地诉说着即将被改写的格局。经过多轮艰难且充满利益博弈的谈判,每一轮都似在悬崖边缘行走,双方反复权衡着各自的得失。终于,那份承载着重大战略意义的秘密军事同盟协议,被郑重其事地摆放在铺着墨绿色绒布的长桌上。
嗨德勒身着笔挺的纳粹制服,那湛蓝的眼眸中闪烁着近乎癫狂的兴奋光芒,犹如即将扑食猎物的猛兽。他紧握着拳头,语气中满是志在必得的豪迈,开口道:“这必将是足以撼动世界格局的合作!日耳曼的钢铁意志,将与东方劲旅并肩前行,世界将在我们的脚下颤抖。德意志的荣光,将在这合作中无限延展,那些所谓的强国,都将在我们的联合力量前瑟瑟发抖。”
杨羽霆身着中式长袍,气质沉稳内敛,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且从容的微笑,不卑不亢地回应:“愿我们齐心协力,在这风云变幻、波谲云诡的时代,共同书写一段全新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东方与西方的携手,并非偶然,而是顺应时代潮流之举,定能为各自的国家与人民,开拓出一片崭新天地 。”
而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奉天,大帅府内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拧出水来。章学良一袭深色长衫,眉头紧锁,全神贯注地盯着桌上摊开的密电码本与大幅地图。密电码本上,一行行加密文字透着冷峻,每破译一条,便是一份关于谈判进展的最新情报。他修长的手指不断翻阅,时而轻捻胡须,神色凝重却又带着几分期许。
他心里明镜似的,此次杨羽霆远赴欧洲与嗨德勒周旋,所达成的合作意义非凡。这就像是在未来波谲云诡的国际博弈棋盘上,为东北军巧妙地落下了一颗至关重要的棋子。下好了这步棋,东北军便能赢得扭转乾坤的关键筹码,在即将席卷而来、风暴般的局势中,稳稳地站稳脚跟,谋得一线生机与发展的契机。
(http://www.xwcsw.com/book/EEIACG-6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