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在中隅城,灵宠地位很高,拥有极大的自由和权利,如此短的时间里,白羽鹈鹕跨越近千万里,来到此地,无非是搭乘了传送阵。
它的这点小心思,猜透并不难,云逢一笑而过,按照约定,把剩下的灵石拿给了它,说:“还请道友替在下保密好行踪!”
白羽鹈鹕满心欢喜:“那是当然,后会有期!”
收了灵石,点清数量以后,吞在肚里,振翅起飞,往南而去,远远离开葬兵鬼渊。
目送白羽鹈鹕身形消失,云逢走到悬崖边前,观望了一会,然后乘着圆盘法器,往下方飞去。
大约半个时辰,落到底部,光线灰暗,气息阴冷,粗略估算一下,总得有十几里深,往上看时,愁云惨淡,天日昏黄,还好并未被完全遮蔽。
深渊之下的表层地面上,布满许多形状各异的裂缝,风从里面涌出来,发出呜呜声响,远近杂草丛生,丘陵土石,高低起伏。
云逢放出神识,一边前行,一边扫视,时刻警惕,这里绝非善地,每年葬身其中的修仙者,何止万二八千。
打从神兵府沉陷以后,此地便成了无主之地,海东大陆各处势力,纷纷前来探寻,久而久之,俨然成了试炼场。
所以,这里并非无人的不毛之地,相反,人来人去,还是相当热闹的。
因为,世间有传闻,说神兵府当年炼制了一件逆天宝物,突然失控,法威震荡,导致了地面沉陷,致使整个宗门因此覆灭被埋。
而那件逆天宝物,也埋在了废墟下面,谁要拿到手,马上便可逆天改命,破碎虚空,飞升上界。
之初,各派大能齐聚,禁止闲杂人等,靠近窥视,由元婴强者亲自组队下到渊底,在里面盘桓了数年,方才出来,至于是否有所获得,无人知晓。
毕竟他们这等人物,地位高绝,神龙见首不见尾,哪有空搭理下面的凡人俗事。
是以,传说纷纭,不绝于耳。至于真相,早在此间,面目全非,无人识得。
此后,又过了十年,解除封禁,可以自由出入来去,至于机缘,全看自己的本事,正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神兵府陷落以后,形成深渊,死伤无数,后来进入其中寻宝的人,也是屡屡伤亡惨重,丧命其中的难以数计,又常年阴风呼啸,暗无天日,于是就有了葬兵鬼渊的称号。
埋葬了神兵府的深渊鬼地。
云逢此来,主要是因为明颜留了信息,至于神兵秘境,如果那些元婴老怪,结丹强者都寻不得,自己更别想摸到边际了。
如果他们寻到了,自然己经搜刮一空,自己去了,也是白搭,难有收获。
葬兵鬼渊上接东隅之山,下连狭海楚城,北邻玉鼎门,南交中隅城。
故而,出入其中的人,多以这几家居多。
东隅山的妖兽,也喜欢在里面游荡,猎杀吞食。
当然,也会有云城,御灵宗的人,相对来说,比较少些。
熊家和花家,下了重金悬赏,自己的肖像图影,早传遍隅河两岸,甚至御灵宗和玉鼎门,都己经人尽皆知。
是以,云逢深知在这葬兵鬼渊也不安全,就想低调行事,找个地方,先躲起来,等明颜来了以后,另作打算。
这里属于鬼渊表层,早被搜刮无数遍,什么都没有留下。
人们下来之后,基本不会过多停留,而是首接通过那些地隙裂缝,去到更下层,寻找机缘。
云逢本想在这开辟一座洞府,暂先安置,觉得人来人往,眼目太杂,反为不美,于是就近找了个地隙裂缝,去到下面。
深渊表层下面的空间,其实是不完整的,多为塌陷后形成的空腔,有的面积大,有的面积小。
尤其是浅层地带,因为来的人太多,到处开辟坑道,把这些地下空腔,连在一起,彼此互通,形成庞大的人口聚集群,早被搜刮很多次,没什么好探寻的。
倒有一些商家,在较大的空腔处搭楼建房,形成商场集市,做些买卖,人来人往的,还挺热闹。
顺着地隙裂缝继续往下,空腔之地,越来越少,想要寻宝,就得动手开挖,挖着宝物,固然是好,挖到葬尸,那就听天由命了。
葬尸,死于鬼渊之中的生灵,受到阴气浸染,变成的一种尸怪,吞血噬肉,没有灵智,会本能的使用生前的秘法宝物,十分强悍,同阶难敌。
当然,倘能降伏,好处自然很丰厚,不说其身上的宝物,仅是葬尸其身,都能卖上千灵石,等级越高,价格越贵,筑基后期的,三万灵石起步呢。
关于葬尸的用处,可以炼制成傀儡,也可以炼制成煞尸,甚至身外化身,本质上是死后尸变,在特定的环境中,速生而成。
魔道之中,有手段把人身炼成尸怪,称为炼尸,也可把元神魂魄炼成煞物,称为煞灵,煞灵与炼尸结合,战力翻倍,谓为煞尸。
煞尸是有灵智的,具有很高的自主性,非葬尸和炼尸所能相提并论。
死而未化,阴怨聚体,吸收天地间的凶煞戾气,身僵不腐,而形成的尸变,本质上也算是炼尸。
云逢顺着地隙裂缝下到浅层,人员聚集,来来往往,非常喧闹,俨然地下闹市,空地和坑道里,多用发光的宝物照明,如同白昼,可比表层热闹的太多。
他见这状况,更加不能呆了,继续顺着地隙裂缝往下沉降,去往更深之地。
每一条地隙裂缝,下面都对应着一个地下空腔,风正是从空腔中产生,涌往上层。
这些地下空腔,有大有小,有深有浅,形状各异。
前来寻宝的人,顺着地隙裂缝下到空腔中,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掘进,或是寻找下一个地隙裂缝,继续沉降到更深处。
云峰下到深层的一个空腔之地,只见土石散乱,西壁之上,分别向不同方向,挖了好几个坑道,通往远处,土石翻动的痕迹,比较陈旧,显然有段时间了。
他在空腔之中,走了一个来回,发现其中有几条坑道,空气流动顺畅,形成大风,应该是通向了其它的空腔之地。
剩余的几条坑道,沉闷安静,没有空气流动,显然是死胡同。
云逢站在岔路口前,往里张望,前方到底有什么,导致了这些坑道被废弃,犹豫片刻,决定前去看看。
(http://www.xwcsw.com/book/EF0C0D-5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