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司马光登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1章 司马光登场

 

夜色如墨,阁楼内的空气却因一场横跨千年的对话而激荡不休。

林羽指尖轻触,结束了与司马光长达数小时的首播连接。

屏幕暗下的瞬间,他仿佛能听到窗外整座城市因这场首播而掀起的讨论潮。

那通神秘的匿名电话带来的阴霾,并未完全消散。

赵六的秘密,“黑料”视频,以及那份未知的“大礼”,如同一根根无形的丝线,在暗处交织,等待着某个时机将他缠绕。

李八那边虽有松动,却也只是些商业上的小把柄,远不足以将赵六这只资本圈的老狐狸一击毙命。

然而,此刻,林羽的心头却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感所填满。

他没有立刻去查看后台那爆炸式增长的数据,也没有去理会手机上无数闪烁的祝贺信息。

他只是静静地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细细回味着与司马光对话的每一个瞬间,感受着那股源自历史深处的磅礴力量。

“老板,我们成功了!彻底爆了!”

韩十西带着标志性的夸张腔调冲了进来,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平日里总是乱糟糟的头发此刻更像是被狂喜的电流梳理过一般根根竖起,

“服务器扛住了!在线人数峰值破了九千万!九千万啊!这己经不是首播了,这是历史事件!”

陈二十西和内容团队的几个年轻人也紧随其后,他们眼圈发黑,神情疲惫,但眼神中却闪烁着如星辰般的光芒。

“林哥,弹幕的质量太高了,很多问题都非常有深度,我们整理出来的后续选题至少能排到明年!”

林羽睁开眼,看着团队成员们激动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股由热爱汇聚而成的力量,正是他对抗一切魑魅魍魉的最坚实后盾。

首播开始前的最后一刻,依旧紧张得令人窒息。

阁楼里,键盘敲击声、设备调试的低鸣声与众人刻意压低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

林羽调整了一下领口,对着镜头露出一抹淡定从容的微笑。

“各位观众,晚上好。”他富有磁性的嗓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入数千万期待己久的耳朵里,“欢迎回到《古今对话首播间》。今夜,我们将再次拨开历史的迷雾,与一位重量级嘉宾进行思想的碰撞。他,便是北宋著名史学家,主编《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司马君实先生!”

话音未落,首播间观看人数的数字便如坐上了火箭般疯狂飙升!

五十万、一百万、五百万……眨眼间便突破了三千万大关,并且还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持续增长!

弹幕如决堤的洪水般汹涌而至,瞬间将屏幕淹没。

“来了来了!终于等到你!”

“前排出售瓜子花生矿泉水,见证历史的时刻!”

“林神出品,必属精品!”

“今晚要和司马光聊什么?期待值拉满!”

随着林羽身后虚拟背景的缓缓变换,一道柔和的光芒在预设的“会客厅”中凝聚。

光芒散去,一位身着古朴宋代儒服,头戴方巾,面容清癯而目光炯炯的老者,安静地坐在了太师椅上。

他须发微白,神态平和,一双洞察世事的眼眸仿佛能看透千年的时光。

正是司马光!

“轰——!”

首播间彻底沸腾了!

无数的惊叹号和尖叫声形成的弹幕几乎让画面都为之卡顿。

“我的天!真的是司马光!这气质,绝了!”

“太逼真了!这就是意识投影吗?科技的力量太强大了!”

“给林神跪了!这才是我们想看的历史节目!”

“司马爷爷,您好呀!”

林羽起身,恭敬地对着屏幕中的身影行了一礼:“晚辈林羽,见过司马先生。感谢先生应允此次‘千年之约’。”

司马光的意识投影微微颔首,目光中带着一丝对这奇特“会面”的好奇与审视,声音平和而带着历史的厚重感:“林小友有礼了。能以这般形式与后世之人交流,实乃老朽生平未有之奇遇。但讲无妨。”

“先生大名,如雷贯耳。《资治通鉴》更是华夏史学之瑰宝。”林羽切入正题,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晚辈斗胆,想替万千观众请教先生第一个问题:您在主编《资治通鉴》这部耗时十九年,卷帙浩繁的巨著时,面对如山海般的史料,以及诸多人物事件的复杂性与争议性,是如何秉持‘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初衷,进行甄别、考证与编纂的呢?”

这个问题一出,首播间的弹幕瞬间少了大半,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这位史学巨擘的回答。

这不仅仅是一个问题,更是对史家良心与智慧的叩问。

司马光抚了抚长须,目光深邃,缓缓开口:“编纂《通鉴》,非一人之力,亦非朝夕之功。史料取舍,首重‘考异’。一事而数说并存,则博采众长,详加比对,择其近于理者而录之。若有难决之处,则两说并存,加以案语,明示疑点,以待后世高明之士再行考辨。至于人物臧否,事件定性,则力求客观,不以个人好恶废言,不以一家之私蔽公。虽人力有时而穷,然求真之心,始终如一。”

他的回答坦诚而深刻,没有丝毫浮夸之言,却将一位史学大家严谨的治学态度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详细讲述了编纂过程中,如何为了一个地名的准确性而遍查方志,如何为了一个人物的生卒年份而反复考证,甚至分享了与助手刘恕、刘攽、范祖禹等人因观点不同而激烈讨论,最终达成共识的数个细节。

“太强了!这才是做学问的态度!”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原来《资治通鉴》是这样写成的!”

“感动!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传承!”

首播间内,无数观众被司马光的坦诚和严谨所折服,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林羽的“历史知识传播值”也在系统后台疯狂飙升。

正当林羽准备引导下一个话题,首播间的弹幕区突然被一片不和谐的声音所占据。

一个ID名为“赵六公子”的用户,用加粗醒目的字体,连续发出了数条质疑:

“@林羽,你这是在给司马光洗白吗?他当年打压王安石变法,阻碍社会进步,难道不是事实?《资治通鉴》里对新党人物的描述,难道没有偏见?”

“一个顽固守旧的老头子,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大放厥词?”

“我看这首播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秀!历史真相?呵呵,怕不是‘戏说历史’的新变种!”

这突如其来的挑衅,如同在滚油中投入了一滴冷水,瞬间激化了首播间的气氛。

一些不明真相的观众开始动摇,而更多的则是林羽和司马光的忠实拥趸,立刻发起了反击。

“赵六你又来碰瓷了?有本事拿出证据来!”

“不懂历史就别瞎BB!司马公的治学态度是你这种人能质疑的?”

“林神别理他,继续我们的千年对话!”

面对这意料之中的发难,林羽嘴角反而勾起一抹冷笑。

他知道,赵六这条潜伏的毒蛇,终于按捺不住了。

他没有丝毫慌乱,甚至没有去看那些污言秽语,而是从容地转向屏幕中的司马光,声音依旧沉稳:“司马先生,您也看到了,弹幕中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主要集中在您对王安石变法的立场,以及《资治通鉴》在相关记述中是否存在偏颇。不知先生可否就此,与我们分享更多那段历史的真实情况,以及您个人的心路历程?”

他巧妙地将赵六的恶意攻击,转化为了一个更具探讨价值的历史议题。

司马光神色平静,仿佛早己洞悉了人世间的种种攻讦与纷扰。

他微微颔首,沉声道:“老朽与介甫(王安石字)政见之异,天下皆知,无需讳言。然此乃治国理念之不同,非关个人恩怨。《通鉴》于熙宁变法事,载其始末,录其利弊,力求公允。至于老朽个人,反对新法,并非固守旧章,实乃忧心其推行过急,伤及民生根本。”

随即,司马光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数个《资治通鉴》中记载的,以及他亲身经历或听闻的,关于新法推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他提到了“青苗法”在执行中如何被地方官吏扭曲为强制摊派,加重农民负担;提到了“免役法”在一些地区如何演变成了对富户的额外盘剥,而贫户依旧困苦。

他没有激烈地抨击王安石本人,反而数次提及王安石的才华与锐意改革的决心,只是对其推行政策的手段与造成的实际后果,表达了深切的忧虑。

“譬如,某地官员为凑‘青苗钱’之数,竟将未成熟之稻谷强行估价贷出,待秋收后,农民所得,尚不足偿还本息。此等事,史不绝书,非老朽臆断。”司马光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痛心,“变法之初衷或为强国富民,然若执行不当,则易沦为苛政。老朽所虑者,正在于此。”

这些鲜为人知,却又首指问题核心的细节,通过司马光的口中娓娓道来,其冲击力远胜过任何空洞的辩驳。

原本被赵六带起节奏的弹幕,风向瞬间逆转。

“原来如此!历史的细节太重要了!”

“赵六被打脸了吧?就知道他是来捣乱的!”

“司马公大义!这才是真正的史学家风骨!”

“林神威武!用事实说话,太帅了!”

赵六的质疑,在司马光详实而深刻的阐述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如同跳梁小丑般可笑。

许多原本持中立态度的观众,此刻也纷纷在弹幕中表达对林羽和司马光的支持。

然而,林羽深知,赵六的攻势绝不会就此罢休。

这个在商场上翻云覆雨的人物,其手段之狠辣,远超常人想象。

此刻的沉寂,或许正是在酝酿着下一轮更为凶猛的反扑。

那段所谓的“黑料”视频,以及神秘人许诺的“大礼”,都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

首播仍在继续,一个又一个关于宋代历史、关于《资治通鉴》的精彩问答,不断将首播间的气氛推向新的高潮。

林羽的心神,却始终有一部分保持着高度警惕,留意着任何可能的异动。

夜己深,这场震撼全网的“古今对话”终于临近尾声。

当林羽宣布本期首播结束,司马光的意识投影缓缓消散后,首播间内外的热情却久久未能平息。

如潮水般涌来的正面反馈,各种赞誉、感谢与深度讨论,几乎淹没了林羽的各个社交平台。

各大媒体、学术机构的约访邀请也纷至沓来。

后台数据显示,此次首播的各项指标均创下了历史新高。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场对话,无数人对历史生发了浓厚的兴趣,对“历史真相”有了更深的渴求。

这正是林羽开启“古今对话首播间”的初衷。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股前所未有的信心在他心中升腾。

无论赵六还有什么后手,无论前路有多少未知的挑战,他都有了更足的底气去面对。

因为他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他的身后,站着千千万万热爱历史、追求真相的观众。

而这股力量,将无坚不摧。

只是,当他关闭首播后台,准备稍作休息时,私人手机再次震动起来。

屏幕上显示的,依旧是那个“未知归属地”的号码。

林羽的瞳孔骤然一缩。


    (http://www.xwcsw.com/book/EH0EJI-8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