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临终托孤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章 临终托孤

 

暮春的残瓣粘在琉璃瓦当上,沈修竹指尖白子悬在八卦纹楸枰上方。玛瑙棋子映着西垂的日头,像一滴将落未落的血。

"爱卿犹豫了。"永昌帝着墨玉扳指,金线螭龙纹的袖口扫过棋盘。黑子落定时惊起白鹭,御池涟漪荡碎了倒影中丞相的银鳞朝服。

沈修竹忽然嗅到血腥气。不是池中锦鲤的腥,而是三日前暹罗国书火漆印里渗出的铁锈味。他轻叩棋笥:"陛下可还记得显德二十三年,臣在幽州城头摆的七星阵?"

话音未落,天际传来裂帛之声。十七只金线纸鸢突然断线,为首的青鸾鸢首坠向琉璃亭。沈修竹广袖翻卷接住纸鸢时,鸢尾缠着的柘蚕丝己割破他掌心——这正是岭南进贡的贡品。

"好锋利的线。"永昌帝用银刀挑开青鸾竹骨,密信跌在残局上。信笺盖着暹罗狼首印,落款处赫然是丞相府印鉴。

沈修竹注视着信纸上未干的朱砂。那不是印泥,是混着女儿血的胭脂。佛珠在腕间发出脆响,他忽然轻笑:"陛下请看这'通敌信'的衬纸。"

永昌帝两指捻起信笺对着夕阳,青檀皮纸上浮出银鳞暗纹。每片鳞甲间隙都用梵文写着军报,恰是十日前北疆八百里的加急文书。

"好一招移花接木。"帝王咳嗽着将密信掷入香炉,青烟里浮出西域地图,"连朕亲赐的银鳞鲛绡都能仿制..."

话未说完,王太监捧着药盏踉跄跪倒。沈修竹看见汤药里浮着的并蒂莲的花瓣,正是御花园那株并蒂莲。

"陛下该用药了。"丞相忽然按住天子手腕,佛珠卡在龙脉处,"就像这盘棋,黑子看似困住白龙,却不知..."

“王公公啊!朕向来对那冷冰冰的食物提不起半分兴致!瞧瞧这碗药,凉得跟冬日里的寒冰一般,怎叫人入口?快快给朕撤了下去!难道还要杵在这里等着朕亲自动手不成?”皇帝面色阴沉,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悦和威严。

王太监一听这话,顿时吓得脸色煞白,双腿一软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脑袋如同捣蒜般磕个不停,嘴里连连求饶道:“奴才该死!奴才该死啊!都是奴才办事不力,冲撞了圣上龙威,请陛下恕罪!请陛下恕罪!奴才这就立刻将药拿去重新加热,绝不敢再有丝毫耽搁!”

说罢,他手忙脚乱地爬起身来,双手紧紧捧着那碗冰冷的药,如同一阵风似的急匆匆离开了房间。

待王太监走后,皇帝轻轻摆了摆手,对着屋内其余众人说道:“好了,你们也都暂且退下吧,朕还有重要之事要与丞相商议呢。”随着皇帝的话音落下,屋里的宫女、侍卫们纷纷低头行礼,然后井然有序地退出了房间,只留下皇帝与丞相二人独处一室

"陛下可记得显庆三年的青城山?"丞相忽然将棋子按在"将军府"位,"当日叛军围困三日,是您用半幅银鳞甲为饵助臣突围。"

皇帝执黑子的手顿了顿,鎏金护甲刮过棋秤:"沈卿的银鳞甲,如今还缺三片护心镜。"

雷鸣轰响中,沈修竹解开朝服襟口。烛火映出他心口狰狞箭疤,疤痕上竟覆着片银鳞,细看正是御赐朝服缺失的护心镜。鳞片边缘泛着幽蓝,显然淬过剧毒。

"臣请陛下观星。"他突然掀翻棋局,赤砂随佛珠摆成紫微垣星图,"破军犯太微,主忠臣蒙尘。"

话音未落,朱漆门轰然洞开。锦衣卫指挥使浑身湿透闯进来,飞鱼服下摆滴着血水:"禀陛下,岭南八百里加急!将军府截获通敌密信..."他呈上铜匣时,锁孔处卡着半片银鳞。

永昌帝用簪子挑开火漆,信纸落款处赫然是暹罗王印。当看到"沈相允诺开放北疆十二城"时,忽然低笑起来:"这模仿沈卿字迹的功夫,倒比当年摹《兰亭序》的翰林更妙。"

沈修竹岿然不动,指尖着最后一颗佛珠。珠子内里中空,藏着真正的暹罗国书——三日前使臣跪在他轿前哀求:"吾王愿献上金矿地图,只求沈相莫将王子通敌之事昭告天下..."

丞相起身,踱步至窗前,望着窗外沉沉夜色,压低声音:“陛下,近些时日,府中常有陌生面孔在附近徘徊,下人也偶见飞檐走壁之人影。我虽加强戒备,可防得了一时,防不了一世。今夜,我特来与陛下商定淮安的后路,万望陛下尽快安排。”

皇帝点头沉思片刻,开口道:“朕即刻传旨,秘密将淮安接入宫中,安排在最隐蔽的别院,派朕的亲卫守护,如何?”

丞相却摇头,目光深邃:“不,陛下,此举太过引人注目。我听闻暗卫营训练有素,能人辈出,若能将淮安送进暗卫营,隐去他的容貌身世,假以时日,待他学成武艺,或能自保。只是,这暗卫营……进去容易出来难,还需陛下从中周旋。”

“淮安今年十二了。"皇帝突然将密信凑近烛火,"上月宗正寺报来,说他在暗卫营的考评全是甲等。"

丞相猛地抬头,官帽珠璎剧烈摇晃。雷光劈亮皇帝掌心的玉佩,正是赵明璃塞给沈淮安的羊脂玉。此刻那粒珊瑚珠己变成深紫色,正是中过离魂香的迹象。

"臣愿做陛下手中弃子。"沈修竹忽然扯断银鳞甲系带,"只求留淮安在暗卫营当个死棋。"

皇帝面露难色,来回踱步:“暗卫营纪律森严,只是,淮安年纪尚小,那暗卫营的艰苦,他如何吃得消?”

丞相眼中闪过一抹决绝:“陛下,如今形势危急,容不得心软。淮安生性聪慧坚韧,只要能活下去,吃些苦又何妨。我今夜回去,便会与他交代清楚,让他明白局势紧迫。”

皇帝长叹一声,拍了拍丞相的肩膀:“兄长深明大义,朕佩服。你放心,朕会暗中关注淮安的情况,待风波平息,定给他一个锦绣前程。”

丞相拱手谢恩,眼中满是感激:“多谢陛下隆恩。陛下,臣还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皇帝微微颔首:“兄长但说无妨。”

丞相犹豫片刻,凑近皇帝,悄声道:“此次朝堂风云变幻,背后恐有他国势力插手。我暗中搜集到一些密信残片,虽字迹模糊,但能看出些许端倪,似乎与边疆守军有所关联。”

“陛下日后用人,需慎之又慎,尤其是涉及军机大事,切不可轻信。”皇帝神色一凛,目光如炬:“朕记下了,兄长放心,朕定不会让社稷蒙羞,让奸人得逞。”

沈修竹小心翼翼地取下手中佛珠的最后一粒珠子,然后郑重其事地将其递到了永昌帝面前。他压低声音道:“陛下,此佛珠之中隐藏着真正的暹罗国书。三日之前,暹罗使臣秘密来访,苦苦哀求于我。”

“他们称暹罗王愿意献上珍贵无比的金矿地图,只求我莫将北疆耶赫王子与西域暗中勾结通敌之事禀报给您知晓。而且据微臣所知,那将军府似乎也和西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当下尚未掌握确凿的证据罢了。”

永昌帝听闻此言,面色瞬间变得凝重而严肃起来。他紧紧握住拳头,眼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沉声道:“兄长尽管放心!此事朕必定会彻查到底。且不说为了璃儿,单就为了这大好河山、黎民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朕也定当不遗余力地揪出潜藏在我永昌国内的奸佞之徒!”

沈修竹稍稍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开口说道:“陛下,微臣还有一言相告。还望陛下对自己身边之人多加留神啊。尤其是那王慎,微臣总觉得此人颇有蹊跷,恐怕其中大有问题。”

“另外,这药陛下以后切莫再服用了。今日清晨,微臣在御花园偶然间发现,原本插在您发间的白玉簪竟然不知何时己被人偷梁换柱换成了含有剧毒的曼陀罗花。由此可见,陛下日常所服之药或许也是暗藏玄机呢!”


    (http://www.xwcsw.com/book/EHDIGD-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