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迷雾重重:血字密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九章 迷雾重重:血字密码

 

凌晨三点十五分,医院的病房宛如一座压抑的牢笼,死寂的氛围沉重地压在每一寸空间,令人几近窒息。监护仪发出的绿光,好似一把冰冷锐利的手术刀,在幽蓝的墙壁上无情地切割着,每一次闪烁都像是时间的刽子手,冷酷地为生命倒计时。李鑫如一尊雕像般坐在张成的病床边,双眼死死地盯着监护仪,耳朵高度警觉地捕捉着心跳声的每一次律动,那精准到0.8秒的频率,犹如专业至极的弹道计时器,每一次跳动都紧紧揪着他的心弦。

张成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的身体一动不动,就像被命运的巨轮无情地碾压过一样。他的胸口缠着厚厚的纱布,但那纱布早己被鲜血浸透,变得湿漉漉的。鲜血在洁白的纱布上蔓延开来,形成了一朵朵触目惊心的血花,仿佛在诉说着他所遭受的痛苦和折磨。

心电图纸带从仪器中源源不断地涌出,像一条白色的长蛇,在金属托盘上迅速堆积起来。每一道起伏都代表着张成的心跳,它们时而剧烈,时而微弱,仿佛在与死神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拔河比赛。每一次跳动都像是在生死契约上无奈地画下押注的符号,让人不禁为他捏一把汗。

张成的手指不受控制地无意识抽搐着,那抽搐的幅度很小,却让人感觉他的身体正在努力挣扎着,想要摆脱死亡的束缚。监护仪电极片下的皮肤,泛着濒死者独有的青灰色,就像一块被雪水长时间浸泡的石板,毫无生气和活力。他的脸色苍白如纸,嘴唇也失去了血色,仿佛生命的火焰即将在这无尽的黑暗中熄灭。

“老张,是我,李鑫。”李鑫的声音低沉而又急切,仿佛压抑着内心的波澜,在这寂静的病房里,他的话语如同被放大了一般,清晰地传入每一个角落。

他小心翼翼地靠近病床,脚步轻得几乎没有声音,生怕惊醒了病床上的张成。然而,他的内心却像被暴风雨席卷的海面一样,汹涌澎湃。

李鑫缓缓地摘下警徽,那枚象征着荣誉和责任的金属牌,在他手中微微颤抖着。警徽上的浮雕麦穗,在微弱的光线下显得格外醒目,它们似乎在诉说着李鑫心中的焦虑和期待。

他轻轻地将警徽放在张成的掌心,那一瞬间,警徽的凉意透过张成的掌心,传遍了他的全身。警徽上的浮雕麦穗,深深地嵌入了张成虎口那粗糙的老茧里,仿佛在试图唤醒他逐渐消逝的意识。

“告诉我,谁开的枪?”李鑫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焦急和期待,就像一个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旅人,渴望从张成这里找到一丝照亮前路的曙光,解开这个困扰他己久的谜团。

张成的喉咙里发出一阵轻微的、像是气泡破裂的声音,这声音如此微弱,仿佛是生命的烛火在狂风中艰难地摇曳,随时都可能被吹灭。他的眼皮开始剧烈地颤动,似乎在与那沉重的黑暗进行一场殊死搏斗。终于,经过一番苦苦挣扎,他的左眼艰难地睁开了一条细缝,然而,那原本应该是黑色的瞳孔,在无影灯强烈的照射下,却瞬间收缩成了针尖般大小。

站在一旁的李鑫见状,心中一紧,连忙急切地凑上前去。一股刺鼻的铜腥味透过那股浓烈的消毒水味道,首首地钻进了他的鼻腔。这股味道让他的心猛地一沉,因为他非常清楚,这是肺部严重损伤的典型症状。这意味着鲜血正顺着支气管源源不断地涌向张成的喉咙,而张成的生命,此刻正处于极度危险的边缘。

“...制...” 血沫从张成的嘴角缓缓溢出,如同红色的丝线,在氧气面罩的边缘逐渐凝结成暗红的痂,仿佛是生命流逝的痕迹。李鑫紧张得呼吸都几乎停滞,他将指尖小心翼翼地悬在录音笔上方,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张成,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就在这时,张成的食指突然用力绷紧,在警徽的表面划出一道极其细小的痕迹,仿佛在书写着最后的秘密。

“制服?他们穿了警服?”李鑫的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脑海中瞬间如幻灯片般闪过昨晚指挥室监控里那个身着藏蓝警服的身影。然而,对方靴底那一抹军用胶带的痕迹,却如同一把尖锐的刺,扎在他的心头,让他的困惑如潮水般涌来。张成似乎察觉到了李鑫的误解,拼尽最后一丝力气,突然用力地摇头。这一剧烈的动作使得输液管无情地牵扯到伤口,监护仪瞬间发出尖锐刺耳的警报声,宛如凄厉的哀号,为张成脆弱不堪的生命敲响了警钟。

“...内...” 张成的右手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驱使,吃力地缓缓抬起,三根手指本能地蜷曲如钩,拇指与食指艰难地扣成圆环。李鑫心中猛地一惊,作为缉毒队的一员,他对这个手势再熟悉不过——在缉毒队的隐秘暗语里,它代表着“单动扳机”,特指那些需要手动复位击锤的特殊枪械,像改装过的54式手枪,或是……他的瞳孔瞬间急剧收缩,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三年前吴刚案里那把令人印象深刻的自制手枪,其扳机机制正是单动式。难道,这一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内部人用了单动枪?”李鑫的声音不自觉地颤抖起来,连他自己都对这陌生的颤抖感到诧异。他的思绪如同一团乱麻,纠结缠绕在一起。他又想起张成留言条里那句“保安认得警号”,难道在看似平常的明辉制药保安系统中,真的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内鬼,而且这个内鬼能够使用单动扳机枪械?这个可怕的想法如同一股彻骨的寒意,顺着脊梁骨缓缓升起,让他不寒而栗。

就在李鑫陷入深深沉思之时,张成的手指突然如铁钳般紧紧抓住他的手腕,那力量之大,完全超乎了一个重伤员应有的程度,仿佛是生命的最后挣扎,想要传达至关重要的信息。李鑫惊讶地低头,顺着张成的目光看去,发现他的视线牢牢聚焦在自己胸前那枚编号037的弹壳吊坠上——那是用三年前码头现场的弹壳精心改制而成的,承载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

张成的拇指开始缓缓着弹壳底部,动作迟缓却又带着一种决绝。突然,他用尽全身力气,用指甲在弹壳上艰难地划出三道横线,紧接着是一道竖线,在金属表面刻出一个模糊的“Π”形状。这看似简单的符号,在此时却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深意。

恰在此时,病房门突然被护士猛地推开,李鑫在瞬间的惊愕后迅速反应过来,他眼疾手快地用警徽盖住了弹壳上那刚刚刻下的神秘痕迹。监护仪上的数值如同失控的野马,在屏幕上疯狂跳动,仿佛在为张成即将消逝的生命奏响最后的挽歌。张成的头无力地歪向一侧,生命的光彩正从他的眼中迅速褪去,然而他的右手却依旧顽强地保持着扣扳机的手势,仿佛在向这个世界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李鑫下意识地伸出手,轻轻地摸向张成的指尖,发现他的掌心里紧紧攥着半片织物。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经验,他一眼就看出纤维表面那明显的防水涂层——这正是警用防寒服的内衬材料。这一发现,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微弱的灯,让李鑫越发觉得这起案件背后隐藏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李警官,请让开。”护士推着抢救车,神色匆匆地挤了进来。在监护仪尖锐刺耳的报警声中,李鑫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张成的瞳孔逐渐扩散,生命的气息如轻烟般从他的身体里缓缓流逝。他下意识地后退半步,后腰却不小心撞上了窗台,一阵疼痛袭来,但此刻他的心思早己被案件的谜团占据。

此时,窗外的雪幕如同一块巨大的灰色帷幕,将世界笼罩在一片混沌之中。而明辉制药的巨型LOGO却在这风雪中突然亮起诡异的红光,那个“辉”字的火字旁在风雪里若隐若现,明灭不定,恰似一枚正在灼烧的弹孔,散发着令人毛骨悚然的气息,仿佛在向李鑫预示着这场案件背后隐藏着更为深不可测的阴谋。

太平间的白大褂还残留着消毒水的温热气息,却无法驱散李鑫心中的寒意。他独自一人在走廊尽头的消防栓旁缓缓坐下,整个人仿佛被抽去了灵魂,神情疲惫而凝重,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迷茫与执着。

他默默地摸出张成临死前紧紧攥着的织物碎片,那小小的碎片仿佛承载着整个案件的关键。当他用紫外线手电扫过碎片的瞬间,纤维表面浮现出细密的点阵——那是某种精心印制的二维码,而且使用的是军用级隐形墨水,这无疑暗示着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势力。

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缓缓掏出手机扫码。随着手机屏幕的跳转,网页上出现的只有一串神秘数字:19980723 - 037。“1998年7月23日,RUS - 762 - 037号弹壳...”李鑫下意识地喃喃自语,他的脑海中如闪电般迅速浮现出赵建国局长抽屉里的那枚弹壳,其编号正是037。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下意识地摸出自己脖子上的吊坠,仔细查看弹壳底部,发现编号被磨去了最后一位,底下露出模糊的刻痕——那原本是038,与昨晚案发现场的弹壳编号连续。

这一连串看似巧合却又紧密相连的线索,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李鑫紧紧地笼罩其中。他愈发觉得这起案件背后隐藏着一个深不见底的巨大谜团,而自己正一步步踏入这个充满迷雾的深渊。但他心中的信念如同黑暗中的灯塔,驱使着他不顾一切地追寻真相,哪怕前方荆棘密布,危机西伏。

(注意:本章故事情节纯属虚构,与现实世界绝无雷同。)


    (http://www.xwcsw.com/book/EHJAF0-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