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各路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8章 各路军阀

 

陈演跪伏在冰凉的青砖上,额头紧贴地面,嘴角却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他心中暗忖:这一着棋,下得妙极。

"陛下正值用银之际,周延儒既倒..."他借着叩首的姿势,悄悄瞥了眼一旁皇帝,"与其等锦衣卫抄家,不若效仿英国公等人。"

若能借这"认罪"之举,既解了朝廷燃眉之急,又显得自己忠心可嘉...周延儒空出来的那个位置...

陈演仿佛己经看见那方"内阁首辅"的官印,正在向他招手。

此时又有几位大臣颤颤巍巍的出列,主动交代了其贪腐行为。

陈演余光瞥见同僚们哆哆嗦嗦的模样,心中冷笑。平日里这些人没少和他争权夺利,如今为了保命,倒都学乖了。

一炷香的时间很快就到了,大殿上跪着的不止是勋贵,还有三十余名文武官员们。

陈演膝下的青砖沁着刺骨寒意。他喉结微动,刻意让声音带上几分哽咽:"皇上!臣昔日被虚名蒙蔽,如今周延儒伏法,臣终能卸下这千斤重担!"

话音未落,他己重重叩首,官帽上的红宝石坠子撞在青砖上发出脆响。"臣愿效仿英国公等勋贵,为皇上分忧,散尽家财以充国库!" 尾音拖着绵长的颤音,似是难掩激动,又暗藏邀功的锋芒。

林宇见这个老狐狸到现在还在玩心眼,却只是微微一笑道:“好!今日难得陈爱卿带头表率,为朕分忧,朕自然不会亏待于你。”

陈演心中一喜,以为自己这步棋走对了,忙道:“陛下圣明,臣万死不辞。”

林宇接着说:“陈爱卿如此忠心,朕决定让你配合锦衣卫彻查官员家产之事,务必做到公正无私,将所有隐匿的钱财都充入国库。”

陈演脸色微变,没想到皇上会让他干这个吃力不讨好的活。但君命难违,他只能硬着头皮领命。

林宇目光微转,看向侍立殿侧的锦衣卫千户高文采与王国兴,指尖在龙案上轻轻一叩。霎时间,殿外传来整齐的脚步声,数百锦衣卫力士鱼贯而入。

"带诸位大人去北镇抚司..."林宇顿了顿,"好生记录供词。"

高文采与王国兴对视一眼,同时抱拳应诺。

晨曦初现时,数百名朝臣踏着晨露入宫,朱紫袍服映得奉天门一片辉煌;待到日上三竿散朝时,却只剩寥寥几十人踽踽独行,空荡的御道上投下几道伶仃的影子。

下朝后林宇回到了东暖阁,不禁在心中盘算:“算时辰,此刻清河大营那边应该己经接近尾声了。”

正负手在暖阁内踱步。忽听门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王承恩躬身入内,拂尘一甩跪倒在地。

"皇爷,"老太监声音里带着几分喜气,"老奴己在清河大营当众宣旨。那些兵丁们听得补发历年欠饷,无不感激,个个跪地高呼万岁。"他略首了首身子,"孙大人和黄大人亲自盯着发饷绝无差错。"

林宇听完奏报,神色未动,只是指尖在军报上轻叩三下:"拟旨。"声音如古井无波。

王承恩连忙捧来笔墨,只见皇帝提笔蘸墨,在明黄绢帛上挥毫:

"敕封黄得功为山东总兵,赐虎符,即日赴任。至山东后——"持笔的手突然一顿,

"第一,查抄刘泽清府邸,所获赃银尽数犒赏山东留守将士;第二,拨发土豆、番薯各一千石,命其亲自督导推广。"

合上册页时,林宇又补了一句:"另,清河降卒两万暂归京营,由孙传庭统一操练。"说完将圣旨递给王承恩,目光却投向窗外。

现在己经十月份了,留给林宇的整备时间只剩下不足一月。

他眉头一皱凝视着案头堆积的奏章,指尖轻叩着空置的官缺名录。今日这场"大清洗"虽充盈了国库,却也让六部衙门空了近半,剩余的官员也都是人心惶惶。

王承恩躬身应道:"老奴遵旨。"正欲退出,林宇却突然说道:“等等!”

说着,又拿起纸笔匆匆写了一封密信,一并递给了王承恩。

"把这个也带去给黄得功,再告诉他,朕准他在山东便宜行事,务必速战速决。"

"老奴明白。"王承恩恭敬应答,缓缓退出了东暖阁。

林宇在王承恩走后,出了东暖阁,在这偌大的皇宫内转了起来,一边逛一边消化这些天发生的事情。

眼下,诛杀刘泽清后,孙传庭必须要出兵,还必须要胜!

因为现在大明的军阀不止刘泽清一个,还有湖广的左良玉,拥兵二十余万,河南陕西一带的高杰,拥兵西万(此高杰不是孙传庭那个副将高杰,二人只是名字一样)。这些人基本上都处于听调不听宣的状态。

启用孙传庭,诛杀刘泽清,抄家勋贵权臣,这种种行为都代表朝廷要收兵权。此刻天下军阀想必都在暗自揣度:"陛下既敢动刘泽清,下一个...会不会就是我?"

刘泽清一死这些军阀们必定兔死狐悲,消极观望,甚至可能联合起来对抗朝廷。

洪承畴大军被围,若坐视不理,则辽东防御体系全线奔溃,各路军阀将更不会把朝廷放在眼里。现在刚收的山东兵要驻防京城,黄得功的三万人马在守安徽,能调动的就只有孙传庭新练的两万人了.....

"此战..."林宇的手微微发颤,"若胜,则昭示着朝廷仍有重整河山之力;若是败,建奴就会大举入关劫掠,导致人心尽失,朝廷也无与其一战之力。而那些军阀们,不是屈膝跪迎李自成的闯旗,便是剃发易服,匍匐在建奴的马蹄之下。

林宇望向辽东方向。一阵秋风卷着枯叶掠过紫禁城的红瓦。

"此战若败...这巍巍宫阙,终将沦为建奴跑马场。"

眼前仿佛浮现出史书所载的惨状: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秦淮河水赤,江南骨如山。八旗铁骑所过之处,剃发令下,汉家衣冠尽毁;圈地令出,北方百姓皆成奴隶。

而自己这个皇帝又能怎么样呢?只能逃往南京,或提前学历史上的崇祯帝找一颗歪脖子树吊死。

自己来到这大明不过月余,本想力挽狂澜,可若是...因为自己的决策,反倒让这摇摇欲坠的王朝提前倾覆...

想到此处,林宇觉得,大不了就难逃,扬州有史可法,西南有李定国,福建有郑成功,只要朕一日不死,这大明国祚就绝不会段!!

是啊,历史上的崇祯帝只要不死,大明国祚必不至于倾颓如此之速,南边还有许多的能人义士、忠君爱国之人,可真当北京城破之时,身为帝王,又怎能不动容呢?

林宇此刻也想开了,心情不错的在皇宫里走着。

正逛着,突然在拐角处青石板上突然响起急促的脚步声。

一抹水红身影跌跌撞撞奔来,一个小宫女抱着桶刚洗完的衣服撞到林宇,未干的水桶沾湿了他的靴子。林宇抬眼,却见那小宫女猛然刹住步子,露出张苍白如纸的小脸 ,竟是那日在御花园被鞭打的小宫女。

"奴、奴婢该死!" 小宫女扑通跪地,怀里木桶歪斜,靛蓝的衣裳浸泡在皂角水里翻涌。

林宇跺了跺脚,问道:“今日这后宫为何如此冷清?你可知宫人们都去哪里了?”

小宫女知道来人是皇上,颤颤巍巍的答道:“回皇上,宫人们近几日都随皇后娘娘在尚衣监给前线的将士们缝制冬衣呢。”

林宇听完,随即叫这小宫女起来问道:“那你为何没去啊?这匆匆忙忙的是要去做什么?”

小宫女站起后整理了一下被打翻的木桶。眼巴巴的望着林宇:“上次奴婢不小心打坏了袁贵妃的宝贝,挨了几鞭子。多亏皇上开恩,王公公就将奴婢从翊坤宫调到储秀宫伺候方娘娘。”

说着下意识摸了摸手臂上尚未消退的鞭痕:“昨儿方娘娘染了风寒,奴婢今日特意告了尚衣监的差事...留在宫里伺候。”

林宇瞧着她这副战战兢兢的模样,温声道:"倒是巧了,朕正想去储秀宫瞧瞧。你且前头带路,咱们一同前去。”

这小宫女终究是个孩子,路上和林宇相谈甚欢,二人聊一些宫里的八卦日常或一些奇闻趣事。

林宇在交谈中得知,这小宫女名叫雅心,年十三,没有姓,因父母死的早,名字是入宫后起的。几年前采选宫女的时候管事太监见她可怜就给他带进宫了。后来她才知道,像她这样无依无靠的孤女,根本不需要采买的银两,管事太监只需在名册上多添一个人名,便能将她的卖身钱尽数贪墨。

林宇闻言,眉头微皱:”你还记得那人是谁吗?“

雅心摇摇头,”不知道了,我进宫之后就没见到过买我的那个公公,我不怪他,我还想谢谢他嘞,若不是他把我带进了宫,我怕早就饿死了。”

说着嘿嘿一乐:“到了,这就是储秀宫,皇上我先跑去告诉方娘娘一声。”

说罢头也不回的抱着个洗衣桶往宫内跑去,边跑边喊道:“娘娘,皇上来看你啦!”

林宇看着这孩子向前跑去,活泼的样子让他心情也是好了不少。


    (http://www.xwcsw.com/book/EIIEJ0-2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