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日报专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4章 日报专栏

 

李爱军叫了声何姨,然后继续做饭,系统这两次的能力词条多多少少都有些不靠谱了,让李爱军非常的痛心,觉得不会再爱了。

而何淑英这次来的是带着任务的,只见她从斜挎着的那个布包里,掏出来一沓报纸,想来应该是和那天专访有关的事情。

王秀兰有些惊喜的说道:“这么快就出了?”

何淑英不急不慢的说着:“那是当然,市里面的领导可记着去上面开会,这不让报社的同志加班加点的排版,到时候好带着,听说今天还会叫人把李建林和你们李家村的村长叫去,还要做典型报道呢。”

王秀兰和李爱军各接过一份报纸看了起来,就连小丫头也放下手里的芦苇杆子,凑上近前。

这个时代的报纸,不管是排版,文风都还是很有特点的,翻到记述母亲事迹的那一栏,赫然写着:

主席思想光辉照耀,红心铁骨捍卫真理

——记模范劳动者王秀兰同志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勇斗瞒报之风的先进事迹

正文:

在主席伟大思想指引下,我县涌现出一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的现金模范人物……

在关乎国家命脉的粮食生产问题上,不畏强权、不徇私情,多年来敢于同弄虚作假的瞒报风气做坚决斗争……

“农人看天吃饭,容不得半点谎言,我们贫下中农跟着主席干革命,就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弄虚作假就是对党和国家的不忠诚,对全国同胞的不负责,是给社会主义脸上抹黑……”

王秀兰同志的模范行动再次证明:主席思想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实事求是使我们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她在粮食产量问题上表现出的钢铁般的组织纪律性和对党与国家无比忠诚的赤子之心,正是新龙国新农人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我们都应该认证学习王秀兰同志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敢于斗争的高贵品质,更高的举起主席思想伟大红旗,发扬“敢”字当先的革命精神……

旁边附带着王秀兰扛着锄头的照片,显然是摆拍的,这就显得不够专业了,锄头上竟然没有泥块!

王秀兰看完这篇报道,眼里迸发出了无数的小星星,不好意思的开口说道:“淑英啊,我哪说过这话啊,这报社的小同志写的真好!”

李爱军也点了点头表示认可,按照前世网友的评判标准,一定得拉出去查查这个作者的籍贯是不是山东的,小词一套一套的。

不顾看着小丫头看着报纸皱眉的样子,显然是有很多字不然是,李爱军就把她抱到怀里,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给她听。

何淑英则说道:“可不敢瞎说,同志们都是实事求是说的,你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王秀兰将那沓报纸收好,回屋房里起来,便招呼着何淑英一块吃饭。

虽然何淑英知道球妈和球球不伤人,但是那天大眼瞪小眼的经历还是让她有些心有余悸,不过还是球妈灵性,自己端着饭盆回熊房吃去了。

不得不说,李爱军一家的伙食真的够顶级,何淑英在这呆的那一天吃的肉都快赶上一年吃的了,回去的时候王秀兰还给她带上了十斤野猪肉,一半是大肥膘的那种,在这山里的生活不知道比村里好了多少倍。

实在过意不去,这次来就特意给王秀兰和小丫头带了匹花布做衣服,样式就是后世二手玫瑰演出服定制同款布料,只能说花花绿绿的不在李爱军的审美上。

今天的豆腐不多了,所以炖大马哈鱼用上了之前的猴头菇,只能说鲜上加鲜,再矜持的人在美食面前也会放下身段,本想着这次送完东西就走的何淑英,还是干了两大碗。

临走时王秀兰让她带上了条二十来斤的大马哈,实在推辞不过,只能硬着头皮接过,心里盘算着下次有啥稀罕物件就给自己这个闺蜜送来。

酒足饭饱后的一家人,舒舒服服的睡了个午觉,下午继续给球妈编着门帘子。

而一家人不知道的是,市领导带出京城的那份报纸还真的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来李爱军还想着要不要去城里看看李大山和李建林的典型游行,但是不知道为啥,一想到李大山就有些头疼,干脆不想了。

手残党闲着没事,就在木屋周围的林子里转转,看看有没有点嘎嘣脆鸡肉味的小零嘴,跑到自己手里来。

逛了俩小时,零嘴没找到,倒是搞到一堆蘑菇,其中以榛蘑为主,还有些木耳,终于可以换换口味了。

晚上坐上一锅菌菇汤,球妈没胃口,毕竟这玩意蛋白质含量不高,而且今年球妈和球球吃的够好了,早就攒够了过冬需要的脂肪。

架不住王秀兰天天投喂,白天还得强撑着精神,出去溜达两圈,权当减肥,也是累死个熊了。

倒是王秀兰双眼放光,喝了三大碗,这段时间自己种的菜还没长起来,吃肉真的是吃腻了,以前那六七年,怎么敢想能过上现在这种日子。

都怪自己拿倒霉儿子,以前那几件衣服都有点不合身了,还得裁了重做。

现在的时节,天黑的早了。

木屋的炕上,王秀兰难得的点上了煤油灯,自己绣着衣服,何淑英拿来的花布加上李爱军扛回来的棉花,刚好先给小丫头做件大花袄。

一旁的李爱军拿着报纸和带回来的一些书,特意有选过像古诗啊之类的小朋友能读的读物,教着甜甜认字。

经过这一段时间搬进山里的生活,现在的甜甜,像妈妈、哥哥、球球之类的话慢慢的能够说出口了。

教甜甜的过程中,能够隐约的听到她口中发出的类似的音调,让王秀兰和李爱军惊喜不己。

球妈和球球己经开始进入到了低能量状态,早早的睡去了。

因为球妈的呼噜声实在是有点让人难以无视,所以每天晚上睡前,王秀兰都会用芦苇垛子把灶房和熊房的窗口堵上,然后把灶房门关严实,做好最基础的隔音工作才能入睡。

睡前再往土灶里填上一把柴火,深秋的夜里,木屋内只剩下了温暖。


    (http://www.xwcsw.com/book/G0EAAD-5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