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61式与小口径高速弹药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5章 61式与小口径高速弹药

 

不过按照1960年的生产力,肯定是无法完成95式自动步枪的研发的,毕竟这个时候,不论是从技术、材料、设计理念工业基础以及相应的军事需求等任何条件,都不具备。

这点从跟雷雅颂的交流中就可以得知,虽然现在所在的龙国与前世的中国有所不同,但是整体的历史轨迹的还是高度相似度的。

现在龙国的整体技术发展阶段也不足以支持95式的初步研发。

毕竟当年的95式是中国历经数十年技术积累、国力提升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国防科技工业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

同时它的诞生是中国轻武器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是中国第一代完全自主研发、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制式自动步枪/枪族,摆脱了对苏系武器的依赖,标志着中国在单兵武器领域实现了完全自主和现代化。

还有一点这几天李爱军跟雷雅颂一首争论的就是战争形态与战场需求未来走向。

从雷雅颂的观点出发,整体的战术思想依旧是继承二战时期和白熊国体系,强调步兵火力,也就是基础的机枪+半自动/突击步枪。

而后世来的李爱军则更偏向于未来战场,95是这种适应未来机械化步兵作战、强调人机工效、模块化、轻量化、光学化的时机理念,确实在这个年代缺乏明确的军事需求牵引。

虽然双方意见不同,但是这个时代研究员的一大特点也就在于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以不认同,但是理解。

雷雅颂也惊讶于自己这个未来的表弟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军事素养,三代从军的底蕴摆在这里,后面也没多想。

后续的讨论反倒是王秀山也加入到了其中,这个从抗战、解放一首打完援战的老兵,是真正战场需求的存在。

而王秀山也确实被李爱军提出的这种,新型枪式所吸引。

95式是典型的“无托结构”步枪,弹匣、枪机和发射机构置于扳机后方,在保证枪管长度的同时大幅缩短全枪长度。

同时搭配的子弹是小口径高速弹药,强调高初速、低后坐力、高存速杀伤。

这点在整体战场上,当分组作战时不管是小规模火力压制,还是突围,也是适合我军的游击战术。

考虑到当下的生产力,李爱军开始回想起曾经接触过的后世的基础枪械。

当下的龙国,因为依旧处于仿制白熊国武器的阶段,加上之前缴获的武器,目前的研究也就是基础的56式枪族,包括:

56式半自动步枪仿制白熊国SKS半自动卡宾枪;

56式冲锋枪:仿制白熊国AK-47突击步枪;

56式班用轻机枪:仿制白熊国RPD轻机枪等。

同样的,也就代表着目前有着足够的弹药基础,枪型都是使用的7.62中间威力弹,己经可以大规模生产。

同时,核心平台:以AK的导气式活塞长行程自动原理和旋转闭锁枪机为基础,龙国己掌握的设计。

在现有的工业基础上,能够做好的可行性提升也就聚焦在了:提升人机工效、精度(尤其是连发)、可靠性、生产性,并尝试模块化雏形。

而很显然在提升精度与人机工效的出发点上,按照历史发展轨迹,三年后的63式自动步枪是不错的选择,首创了“步冲合一“理念,采用活塞短行程导气式原理,20发弹匣,可单/连发转换。

但是79年在对越作战中,63式故障率达 15%,被迫紧急重启 56半生产线。

虽然特殊时期生产管理混乱导致了枪械品质的参差不齐,但是也暴露出了这款枪的一些弊端。

后面对越侦查作战催生的产物,79式冲锋枪,依旧存在无保险装置,易走火,弹匣容量 20发,火力持续性不足的问题。

所以最后个事的应该是81年定型的81式自动步枪,基于AK结构改良,借鉴AK-47的可靠性,改进导气系统,故障率极低。

同时当年的两山轮战中,81式在潮湿环境下连续射击 500发无故障,被战士称为“老黄牛“。

特别符合现在生产力的匹配,同样的又是领先世界的枪型。

不过因为并没有上手过,李爱军靠着理念性的引导,雷雅颂基于当下生产力的匹配性设计,在王秀山实战派的修改下,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反复修改,一款新81式的设计图纸就此诞生。

不过按照命名方式来说,现在应该叫它“61式”了,比前世整整早了20年。

因为现在李家村的整体救治研究己经有了显著的缓解,王景止他们研究小组基于三黄汤的基础改进的复方三黄汤,对于三种型号的细菌所产生的神经影响,都能够得到有效治疗。

现在李爱军一家子也都能够随意出行了,除了研究小组这边留了一个排的兵力做警备保护,其他的监管也都撤了。

被隔离的这么多天,一家人倒也不显得闲闷,但是一放开就不一样了,孟婉如拉着王秀兰和小丫头就去城里游玩了。

雷雅颂沉浸在新式枪械研究中对其他的东西都不感兴趣了,李爱军是想去,但是被雷雅颂拉着也就走不开了,王秀山懒得动,毕竟腿脚不便,爬山是真的累。

在图纸最终竣工的那一天,雷雅颂火急火燎的带着李爱军就回了军部,郑雄、雷振国以及其他几位团长,外加己经回来的康光启及其研究团队,坐在一起就新“61式”自动步枪开了个秘密会议。

康光启震惊的倒不是这款先进的61式自动步枪,而是后面李爱军提到的小口径高速弹药的研究设想,因为很多其他国家己经有相应的未来机械化步兵作战的设想与研究,小口径高速弹药己经在秘密研发了,而这个年仅16岁的少年竟然会有着这样的前瞻。

当然用李爱军的话解释就是:“现在的枪太笨了,子弹还少,自己玩弹弓打鸟都知道,捡的石子小,飞的又快又准,而且口袋里装得多,总不能打鸟用板砖吧,就想着子弹应该也是越小越快,越小越轻,装的也就越多。”

在座的都是用枪的好手,自然也明白李爱军话里的意思,最终在康光启的拍板下,61式自动步枪的研制和小口径高速弹药的研发一起确定,作为未来军区军工厂明面上的产业。


    (http://www.xwcsw.com/book/G0EAAD-7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