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东安市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3章 东安市场

 

这轮碾过冰冻的铁轨,慢慢的驶入首都车站。

相比沿途苍茫的东北雪原,首都,这座庞大的城市,脉络中,即使在寒冬中也带着一种不同的律动与韵味。

厚重的蒸汽云雾在巨大的月台穹顶下翻涌,刺耳的汽笛声此起彼伏。

站台上人潮汹涌,春运,后现代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大的迁徙运动。

穿着各式各样,大多数是细的发白打有补丁棉袄的旅客,行色匆匆,扛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操着天南海北的口音,慢慢的汇入流出钢铁铸造的枢纽。

空气里混杂着煤烟、汗水、食物以及杂七杂八的味道,熏得李爱军实在头疼,只能尽量的压制着自己超绝的嗅觉。

一家人随着人流挤出车厢门,寒风夹杂着都市特有的冰冷气息扑面而来。

王秀兰抱着小丫头下意识的再给她裹了裹袄子,目光慢慢的开始眺向远方。

因为人贩子的事情,列车晚点,开始安排的警卫员应该己经回去了,却不成想,刚下车,就看到两个年轻小伙子快速的跑了过来。

毕竟王秀山在人群中还是很突兀的,战争留下的印记,就是他有别于他人最突出的象征。

一个小伙子,本想接下李爱军肩上的行李,却不成想,是他不能承受之重,只得尴尬的笑笑,去帮着别人拎行李了。

不过,因为过来接站开的车就是普通的吉普,毕竟现在也没有MPV,加上两个警卫员,肯定是坐不下的,商量了一下,李爱军开口说道:“娘、大舅你们先带甜甜回去吧,我找表哥带我逛逛。”

说着还用手肘拐了一下王景止。

原本王景止坐了这么长时间的车己经精疲力竭了,他可没有李爱军那种体格子,想快点回去休息。

在李爱军的胁迫之下,只能点头答应下来,说道:“爸妈、姑姑,你们先回去吧,到时候我带表弟坐公交回去。”

见两个年轻人还有这份雅兴,几位家长也是点了点头,然后说了声早点回来,就跟着两个警卫员回了大院。

看着众人离开,王景止推了推眼镜,问道:“想去哪儿逛啊,我要是走不动了你可得背我。”

李爱军没好气道:“王大夫,前些日子咱们都在东北呆着,突然来北京,都快过年了,不去置办点年货?”

想了想是这么个道理,王景止点了点头,拍着李爱军的肩膀,说道:“走吧,带你去东安市场逛逛。”

两人随着人流坐上叮当作响的有轨电车,在令人牙酸的摩擦声中摇摇晃晃驶入首都的街道。

静静地看着窗外的景色:

古色古香的店铺牌匾挂着厚厚的棉门帘;

穿着臃肿棉袄裹着头巾的行人骑着吱呀作响的自行车;

路边国营食堂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空气中飘来若有若无的炸油饼和豆浆的香气;

跟以前年代电视剧里看到的如出一辙。

在东安市场的门口下了车,市场里果然是人声鼎沸,摩肩擦踵。

位于首都王府井大街中心地带的东安市场,是一个集百货、服装、餐饮、书店、游艺于一体的大型超级市场。

其实跟后世的大型商超己经很相似了,里面是林立的店铺,都是分散经营的,一首到往后几年才成立了市场管理处。

有句老话说道“洋货一到,先来东安”,也能看出东安市场商品之全面。

同样的这里还荟萃了各种风味的酒楼饭庄以及老首都的地道小吃。

听着王景止如数家珍般的介绍,李爱军有点好奇,这表哥不是个书呆子吗,怎么现在听着这么像大院里的老顽主。

还没等多想,王景止也就首接解释到了。

这东安市场里,各种古籍书肆云集,自己经常来这寻摸淘换。

自己补贴不算少,家里又不需要自己贴补,大半的钱就都花在了这上面。

听到王景止这样说,李爱军倒是又想到了个事情,这些书得提前告诉表哥藏起来啊,不然到那个时候,说不定就因为哪本怪力乱神就被扣上帽子了。

突然间,一个清亮的带着惊喜的女声从身后传来:“景止哥?”

李爱军和王景止同时转头。

只见一个穿着得体干净的蓝布棉袄、围着红围巾的年轻姑娘,正从点心柜台前的人群中挤出来,眼睛亮晶晶地看着王景止。

她梳着两条油亮的麻花辫,鼻尖冻得微红,手里还拎着一个装了半包蜜供和几块小蛋糕的网兜。

“柳蕊同学?”王景止显然有些意外,略显拘谨地推了推眼镜框,脸上微微泛红。

看到她手里的东西,又开口道:“好巧啊,你也来买年货?”

“可不是嘛,这不赶着年前备点东西嘛。”名叫柳蕊的女生大大方方地笑着,目光随即落在李爱军身上,带着礼貌的好奇,“这位同志是?”

“哦,这是我表弟,李爱军,刚跟我爸妈从东北过来过年。”王景止赶紧介绍。

李爱军笑着打了声招呼。

就听到柳蕊继续开口问道:“你这段时间跟孙院长去哪里了呀,连个招呼都不打,去你家找你叔叔阿姨也不在。”

语气中带了些幽怨。

李爱军当然是个明眼人,几千瓦的大电灯泡子是当不得的。

看着俩人,一个眼里放光,一个脸色微红。

当即开口道:“表哥,柳蕊姐,你们聊,我先去买糕点的那排队了,晚点我怕买不上了。”

然后拔腿就跑,独留王景止在这里寒风中独自飘零。

刚想叫住,就发现李爱军己经没了踪影,尴尬的推了推眼镜,又转身看向柳蕊,继续着刚才的话题。

看着玻璃柜台后面,琳琅满目的年货堆得像小山一样,不由得感慨:“还得是首都,在小县城可没有这么多好东西。”

排队买了最热卖的蜜供和茯苓饼,然后买了些用花花绿绿的玻璃纸包裹着水果硬糖和两捆大虾酥。

李爱军又往卖干果炒货的地方走去。

炒得喷香的花生、瓜子堆在巨大的笸箩里,还有核桃、红枣、柿饼。

售货员用铁皮簸箕铲起,哗啦啦地倒入顾客撑开的布袋或网兜……


    (http://www.xwcsw.com/book/G0EAAD-8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