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多,住的地方就不够了。
单位发起了集资建房的信号,大家一呼百应。
金宝霖的级别早够了,之前她就以有住房而拒绝了单位分房。现在集资,修的还是筒子楼。
云晓生倒是没拒绝单位分房,他主要是用于午休,下班了还是回院子。
随着经济发展,大街小巷己经没那么畅通无阻,而且规划改造还让云晓生必须绕路才能回家。
绕路也就罢了,主要是必须经过一个公园,门口经常有男同志向他搭讪。
起初他不知道其用意,好心停下后见对方眼神与肢体语言不对劲,他立刻跑去叫人,火速带人将其以敌特身份扣下。
结果乌龙一场,知道后可把他恶心坏了,自行车愣是踩成了风火轮。
云晓生的父母前年被分派到国外驻大使馆,他平时也不回那里,冷冰冰的,一点人味都没有。
金宝霖下班回家,迎面而来的就是一束玫瑰花:“还带根?从哪儿挖来的?”
“朋友家里有种,我觉得咱们家院子里也能种。”两人只在家吃晚饭,用不着全部留着种菜。
云晓生从裤兜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递给她:“打开看看。”
盒子里面是一条顶奢钻石项链,每颗钻石都有冰糖大小,在日光下熠熠生辉,闪烁着流光溢彩的诗意。
“我之前托人留意的,戴上看看?”
云晓生上前帮忙,满意的点头:“我一看就知道适合你。”
金宝霖将项链收好:“很漂亮。”
开放后,京都治安勉强还能维稳。其他地方地方帮派严重,抢劫杀人,犯罪率飙升,毫无法制可言。
公安警力大大不足,被迫弄了个到处借调的计策。只要是年轻人,就可以先穿上警服做事,然后根据情况转正。
也就是最开始的辅警。
各单位也开始试行劳动合同制,上次开会,金宝霖就己经听到到取消接班制度的建议,马上就要开始施行。
云晓生说:“我看中了一套西合院,距离咱俩上班的单位都近。”
“买。”金宝霖一锤定音。
户主急着出国,云晓生确认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后果断付款。两人请人花了两天时间搬家,云晓生连院子里的土都要铲走。
金宝霖扶额。
随他去吧,反正又不是她做事。
搬进新家,冰箱、空调、洗衣机、彩电、有线电话、台式电脑这些都安装好后,两个单位的人都来庆祝乔迁之喜。
腰间别个大哥大,走路都带风。
少一个人不争房子,那他们能争到的好福利房又能多出一套了。
后来,云晓生又搞来了一架钢琴,兴趣来了弹了两次就放着吃灰去了。
房子请了保姆,没有需要金宝霖动手的地方。
八十年代中末,大量外国文学进入国内,大大瓜分了国内市场。大家渴望见识外界的文学,冲击着国内报刊的销量。
高越觉得很不服气,凭什么这些国外的混的比国内的还好?他们明明也有很多好文章!
于是她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国外的能在国内畅销,那么国内的为什么不能反销出去呢?
高越兴冲冲的搜集来了不少市面畅销、出版商看好的小说,并且找来洋人,用自学的、充满口音的外文对话。
别人或许不敢说,但高越认为,洋人也分地区,也有口音,说不定她这样的中式口音才最好听。
洋人也没觉得有口音哪里不对,反正他能听懂就好。语言的作用就是沟通,没必要太精益求精去追求所谓的纯正口音。
说不定国内所认为的纯正,在国外其他地方就是方言。
洋人听了连连摇头:“越,你介绍的书听起来都很有趣,但里面有太多专有名词了你懂吗?你该明白我们这些外国人喜欢看什么。”
“推理就是推理,恐怖就是恐怖,这里有很多词语是你们这儿的特色。我们不了解,也没办法理解。”
“小说应该更纯粹一点,纯粹的讲一个故事。现在进入国内的外文小说在其他国家一样非常火爆。就像是披萨汉堡和炸鸡,无论哪个地方的人都能立刻接受它,并且疯狂爱上它。”
洋人的话犹如一道闪电劈在高越头顶。
是的,这些文学都带着很深的本土文学印记,彰显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韵味习俗,篆刻着悠悠长河的岁月峥嵘。
但是国外有什么?历史虚无,一群强盗,他们能理解什么?深奥一点根本看不懂,翻译更是大难题。
高越脑中灵光乍现:“你等等,我给你讲讲另一本。”
她讲的正是金宝霖的第一部作品《难!难!难!》
哪怕她翻译的很别扭,但洋人自己会提炼核心,然后顺着去思考,不时为里面的构思拍案叫绝。
“越!这本写的很好,在国外一定会畅销的,我相信它肯定能登上王座!”
随即,洋人摇摇头:“不过你需要更专业更精准的翻译。”
高越:“……我会好好找的。”
实际上,想要找到合适的翻译很难。
她找的翻译都被洋人否决,说这些翻译的水平还比不上他这个外国佬。
高越崩溃的把金宝霖约出来:“这是一个扬名的大好机会,但是我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
金宝霖把薄薄的肉片放进火锅里涮烫:“这有什么?我这里有一本翻译好的,你拿去给那个洋人看看,可以的话就首接印刷。”
高越:“啊?”
一天后,她翻看着翻译精确又简短的外文,目瞪口呆:“天啊,你是从哪里请来的大神啊?”
“这算什么大神?”金宝霖摊手:“走了,我上班去了。”
洋人看了更是如获至宝:“越,看在我帮了你这么大忙的份上,印刷的外文版本能不能让我提前买几本,我相信一旦在国外出售,我根本买不到!”
高越拿到的可不止第一本的翻译,而是金宝霖所有书的翻译都有。
她马不停蹄向上面提交申请,通过审核后正式开始印刷。
与此同时,她又按耐不住好奇心,去按照翻译人员名单上孤零零的一个人名去找,结果找到了外交部。
高越傻眼了。
她和金宝霖有一种默契,彼此只谈文学。
所以高越只知道金宝霖是在企业干部,并不知其真实姓名与来历能耐。这会儿,她才知道自己有多低估这位作家。
三个月后,终于走完所有程序的书籍与配备的连环画正式抵达海外。
被高越邀请的洋人主动请缨做了海外经销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疯狂在各个大杂志版面打广告,与所有知名作家联动。
等民众正式开始传阅后——
使世界为之疯狂的金宝霖文学己然降临!
(http://www.xwcsw.com/book/G0GCHI-8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