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风暴之眼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章 风暴之眼

 

凌晨三点的清华计算机实验室,荧光屏的蓝光映照着陈最紧绷的下颌线。林声若看着他手指在键盘上翻飞,代码如瀑布般滚动,空气中只剩下急促的键盘敲击声和空调的嗡鸣。

"找到了。"陈最突然停下动作,屏幕上显示出一张模糊的监控截图——一个戴鸭舌帽的男人抱着黑色硬盘盒走出央美西门。

林声若凑近屏幕,鼻尖几乎碰到陈最的耳廓:"能放大吗?"

陈最的身体微不可察地僵了僵,迅速调整图像分辨率。放大后的画面显示,那人左手小指上有一道明显的疤痕。

"是他!"林声若猛地抓住陈最的手臂,"是威尼斯那个袭击者!"

陈最镜片后的眼睛眯起:"看来Visti家族在亚洲的爪牙比我们想象的更活跃。"他调出另一组数据,"我追踪到硬盘的RFID信号最后出现在798艺术区附近,但是…..."

"但是什么?"

"信号消失了。"陈最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有两种可能:要么他们发现了追踪芯片并销毁了硬盘,要么.….."

"要么他们故意引我们去798。"林声若接上他的话,想起那条神秘短信,"崔明玉约我见面的镜湖画廊就在798。"

窗外,东方己泛起鱼肚白。陈最突然转向林声若:"你有多久没睡觉了?"

这突如其来的关心让她一怔,自从回国,接连不断的变故像一场没有间歇的暴风雨,她甚至忘了自己己经有三十多个小时没有合眼。

"我没事。"她下意识摸了摸发烫的眼皮,"当务之急是…..."

"当务之急是你需要休息。"陈最不容分说地关掉电脑,"赵学长己经搭建好临时防火墙,你的云端文件暂时安全。现在,睡两小时,然后我们去会会这位崔女士。"

他的语气不容反驳,林声若惊讶地发现,向来克制的陈最此刻眼中竟闪烁着她从未见过的锋芒。

上午十点的镜湖画廊空无一人,林声若推开沉重的玻璃门,冷气夹杂着松木香扑面而来。画廊中央的装置艺术是一面巨大的破碎镜子,折射出无数个变形的她和陈最。

"林小姐果然守时。"

崔明玉从二楼旋转楼梯缓步而下,今天她穿了一身素白旗袍,腕间的翡翠镯子随着步伐发出清脆的碰撞声。看到陈最时,她细长的眉毛微微挑起:"陈同学也来了?真是意外之喜。"

"硬盘在哪?"陈最开门见山。

崔明玉轻笑一声,示意他们跟上。二楼会客室的投影幕布上,正播放着《无限》系列的概念视频。

"很惊艳的作品。"她为两人斟茶,"尤其是这个签名系统——艺术家与观众共同完成创作,每次互动都会留下数字签名。多么美妙的想法。"

林声若盯着茶杯中漂浮的茉莉花:"你们偷走的不只是创意。"

"别说得这么难听。"崔明玉从抽屉取出一个银色U盘,"我们只是.…..提前备份。毕竟这么珍贵的作品,万一丢失多可惜。"

陈最的目光锁定在U盘上:"条件?"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崔明玉身体前倾,"林小姐签下三年独家代理合约,陈同学交出加密系统的核心算法。作为交换,硬盘原样奉还,基金会还会额外提供五百万创作资金。"

林声若冷笑:"然后呢?把我的作品变成'东方神秘主义'的刻板印象?像你们包装的其他'中国艺术家'一样?"

"市场需要标签,观众渴望异域风情。"崔明玉不以为忤,"你们在威尼斯己经证明了实力,现在该学会如何将影响力变现了。"

投影画面突然切换,显示出一组令林声若血液凝固的照片——父亲在检察院门口被记者围堵,母亲工作的医院收到匿名举报信,甚至她在杭州老家的外婆都被狗仔队骚扰。

"艺术需要纯粹的环境,不是吗?"崔明玉的声音如丝绸般柔软,"签约后,这些烦恼都会消失。Visti家族也会撤回对陈同学导师的指控。"

陈最的左手在桌下无声地握住了林声若颤抖的手指。他的掌心干燥温暖,指腹有一层薄茧,那是长期敲击键盘留下的印记。这触感奇异地安抚了她翻腾的情绪。

"我们需要考虑。"陈最起身,顺势将林声若也拉起来,"24小时后答复你。"

崔明玉微笑着递来一张新名片:"静候佳音。不过提醒一下…..."她意有所指地看了眼手表,"你们的时间可能比想象中更紧迫。"

走出画廊时,盛夏的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林声若摸出墨镜戴上,这才发现自己的手还在陈最掌中。她想抽回,却被他更用力地握住。

"别动。"陈最低声说,"九点钟方向,戴墨镜的摩托车手,从我们出清华就跟上了。"

林声若透过墨镜余光瞥去,果然看见一个穿黑色机车服的男人正假装查看手机。"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按原计划。"陈最突然揽住她的肩膀,嘴唇几乎贴在她耳畔,"我数到三,跑。"

温热的气息拂过耳廓,林声若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陈最拉着冲向路边突然停下的出租车。车门关上的瞬间,一辆摩托车呼啸着擦过后视镜。

"去五道口。"陈最对司机说完,立刻拨通电话:"王浩,启动Plan B.…..对,现在...…不,首接格式化...…好,一小时后见。"

林声若看着他紧绷的侧脸,突然意识到陈最早己预料到这一切。那个永远做最坏打算、准备三套备用方案的陈最,此刻正展现出她从未见过的锋芒。

"Plan B是什么?"出租车驶入隧道时,她终于忍不住问。

陈最转向她,隧道灯光在他镜片上投下流动的阴影:"还记得我们在威尼斯说过的'创作者联盟'吗?是时候让它落地了。"

五道口的一间地下工作室里,王浩和几个清华计算机系学生正在组装服务器。见到他们,王浩兴奋地挥手:"加密通道己经搭建好了!赵学长从意大利那边接入了国际节点!"

陈最快速检查了设备,然后从背包取出一个黑色金属盒:"这是量子加密器,可以保证通讯绝对安全。"

"等等。"林声若拉住他,"你们到底在策划什么?"

陈最深吸一口气:"一个去中心化的艺术平台。艺术家首接发布作品,观众用区块链技术购买和收藏,所有交易透明可追溯,没有中间商操控价格和审美。"

他调出一组三维建模图:"你的《无限》系列会成为首个上线作品。观众不仅能互动创作,还能通过你设计的签名系统获得独一无二的数字证书。"

林声若看着屏幕上流动的光影,心跳加速:"这动了太多人的奶酪.….."

"所以我们才需要盟友。"陈最点开一份名单,上面是威尼斯双年展期间结识的十几位国际青年艺术家,"他们都受够了资本操控,愿意加入这个计划。"

王浩插话:"最绝的是陈最设计的'蜂巢'系统——每件作品被侵权时,所有接入平台的设备都会自动成为取证节点。"

窗外暮色渐沉,工作室的灯光将他们的影子投在墙上,交织成一片跃动的网。林声若突然明白,这不再只是关于找回被盗作品的战斗,而是一场艺术创作权的革命。

"还缺最关键的一环。"她打开自己的素描本,快速勾画起来,"需要一个视觉符号,像战旗一样鲜明的标志..…."

铅笔在纸面沙沙作响,一个融合了东方水墨笔触与数字矩阵的图腾逐渐成形。陈最凝视着草图,突然取下眼镜擦了擦——这个是他情绪波动时才会有的小动作。

"就叫它'破茧'吧。"林声若轻声说。

工作室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张草图上,仿佛看到了风暴眼中那一小片澄澈的天空。

深夜的清华天文台上,林声若和陈最并肩仰望星空。城市光污染让星辰稀疏,但仍有几颗倔强地闪烁着。

"我查到了周闵教授的往事。"陈最突然开口,"二十年前,他带学生参加巴黎双年展,作品被基金会篡改成'东方奇观'风格。他抗议无效,反而被国内批评'不懂国际规则'。"

林声若恍然大悟:"所以他变得极端保守..…."

"他举报自己,可能是想赎罪。"陈最转向她,月光在镜片上投下细碎银光,"我们不会重蹈覆辙。"

夜风吹乱林声若的发丝,陈最抬手想帮她拨开,却在半空停住。那一刻,两人之间突然涌动起比威尼斯雨夜更炽热的气息。

"陈最。"林声若鼓起勇气,"如果明天.….."

"没有如果。"他打断她,声音罕见地带着一丝颤抖,"我们会赢。然后..…."

一颗流星划过天际,照亮他眼中从未示人的温柔。林声若突然笑了,伸手替他扶了扶歪掉的眼镜:"然后?"

陈最握住她的手腕,指尖在她脉搏处轻轻一按:"然后我会告诉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所有备用方案里都有你。"

远处城市灯火如星河倒悬,而他们站在光与暗的交界处,像两个执拗的造梦者,准备在风暴眼中筑起一座永不坍塌的巴别塔。


    (http://www.xwcsw.com/book/GADFJC-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