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却是知道,徐荣这一趟的任务,是吕布安排的,因为当时他也在场。
见到这样的场面,忍不住就要出来为吕布说句公道话。
“徐将军能够孤身入敌营,抓回牛辅。这本身也多亏了吕军师运筹帷幄。至于这牛辅如何发落,我们还是得听听吕军师的意思。”
蔡邕是公认的才子,还是一骑绝尘的那种。凭着这份名望,他在朝堂上说话,还能管点用。
刘协这才知道,原来徐荣去抓牛辅,还是吕布的主意。
顿时来了精神。
“吕爱卿,抓牛辅既然是你的主意,那你先说说,要怎么处置牛辅?”
牛辅惶恐地站在大殿上,左看看胡轸,右看看吕布,这俩都是他以前的亲密同僚。现在却成了能决定他生死的关键角色。
眼睛里满是哀求,和对生的渴望。
吕布对牛辅自然没有什么感情,一点也没看他。
“陛下,牛辅无能,麾下诸将都瞧不起他,对他的将令也是阳奉阴违。臣以为,用牛辅不足以号令西凉军,杀牛辅更不能威慑,反而容易激起西凉军的死斗之心。”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给牛辅封官,宽恕他的罪。然后让牛辅写信去劝降贾诩。只要贾诩一降,西凉军要不了几天就会土崩瓦解。”
吕布这是很认真的出了一条计策。
可他的话音未落,就有人站出来抨击。
“牛辅是董卓谋反案的主谋之一,怎么可以赦免?如果连这样的人都赦免,国家的法律将会崩坏,以后对坏人再也没有震慑力。今后天下百姓都会以为,律法只杀平民,却会绕过权贵!”
这人正是黄琬,出了名的聪慧善辩。
这一番说辞,让人很难辩驳。不知不觉就会以为,如果按照吕布说的做了,将会是国家律法崩坏的开始。
这种时候,就连蔡邕都不帮吕布说话了。
吕布很烦。
做一件什么事,还要应付如此诡辩。有时候,真的就想像董卓一样,一手遮天,逆我者死!让你们再那么多废话,打着为国家好的名义,公然嚯嚯天下。
但是不行,他拿到的不是权臣剧本,而是谋士。
面对这种困境,要想办法破局。
“黄琬,那你跟胡轸去打仗吧。还有件事,你要想办法把马太尉,完好无损的接回来。”
黄琬立刻就不说话了。
他这种人,怼人使绊子可以,但要让他去打仗,他也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
虽然成功逼得黄琬不敢出声,但吕布还是发现了,上至皇帝,下至百官,都是打心眼里不愿意用招安的办法。
有时候,牺牲一部分人,也是不得不为之。谁让他们都要打呢,那就打吧!
“陛下,既然百官都力主发兵剿灭西凉军,那就请胡轸率军出征。不过,只能给他两万人。”
吕布终于松口,在那些大臣眼中,这是他们抗争的胜利。一个个欢呼雀跃的,七嘴八舌就替胡轸答应,还把一顶顶的高帽,送给胡轸。
胡轸这个时候,其实是挺想拒绝的,可是己经骑虎难下。
两万人?去打西凉军十万?
这就是要他死啊!
可是大家在皇帝面前,己经争论了半天,他己经不能说不去。
终于有了结果,刘协愉快的拍板,就这么办!
散朝。
吕布当然不是妥协了,他只是觉得,没必要再跟这些人多费唇舌。
可以利用胡轸的讨伐大军做文章,来一个声东击西的计谋。
大军在手,自己随意调动,谁敢说个不字?
回家以后,吕布就把自己手底下的人,全都召集了起来。
济济一堂。
除了他手下原本的八健将,还有最早从王允手中救下来的谋士李儒,有后来招募的蔡邕、杨修,还有徐荣。
这一次没有叫司马防,吕布看中的是他的儿子司马懿,而不是他本人。这么机密的会议,叫他也没用,而且也不是那么信任他。
众将到齐,大家都知道,是要继续讨论征讨西凉军的事。
全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因为他们这一帮人,才是吕布的嫡系。今后建功立业,都要靠吕布给他们表现的机会。
在这里,吕布完全不用商量,首接分配任务。
这里就是他的一言堂。
“这一仗凶多吉少,我料定,那胡轸必定阵前投降,导致我军大败!”
才说第一句,李儒就提出了质疑。
“温侯,胡轸为什么要投降叛军?长安一断粮,西凉军己经支撑不了几天,不出意外的话,他们最多还有半个月,就要断粮了。胡轸在这个时候投降,跟自寻死路有什么区别?”
吕布看了一眼李儒。
他虽然是死心塌地的投效,但潜意识里仍然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弱智,所以才会质疑。
做谋士,真难啊。
“李儒,说句你不爱听的话。叛军那边有毒士贾诩,他的智谋比你高好几个档次。他会让那些叛军,先在附近郡县劫掠军粮和钱财,稳定军心。”
“你们认为最大的倚仗,就是叛军断粮。但这一点,恰恰反倒成了导致我军轻敌战败的原因。”
李儒低下头去,不说话了。
智谋不如贾诩,他没什么好说的。关键是,贾诩还特么毒辣的一批,让他非常受不了。
西凉军己经身处绝路,在这种绝境下,贾诩确实会让他们出去掠夺。会死很多老百姓,但比他们自己死强。
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一群人,还能有什么底线?
吕布继续说道:“不仅胡轸会投降,等西凉军到达长安城外时,城里也会冒出很多内奸,破坏我们的防守,放叛军进城。”
这不是猜测,这是血的教训。旧剧本里,吕布驻守的长安,之所以被叛军攻下,都是因为那些城中暗藏的内奸。
两军相对,最可恨的就是内奸。但平常他们藏匿于无形,还很难抓。
徐荣这时候主动说道。
“要不我去胡轸军中,把他控制起来。我亲自指挥大军,与叛军对峙?”
徐荣是个稳扎稳打的老将,他这个办法,其实不错。不求有功,只要能坚守,叛军的粮草坚持不了多久,很快就会自己溃散。
吕布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道。
“也好,不过你千万要小心。当心胡轸先对你下手。”
旧剧情中,徐荣就是因为跟胡轸一起出击,结果被胡轸出卖,战死在新丰。
历史的轨迹,总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在吸着事情朝原来那个方向发展。
所以吕布有些犹豫,他有点担心徐荣,怕他重蹈覆辙,再次战死在新丰。
“张辽,你率一支轻骑,在大军后二十里接应。一旦发现不对,你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救徐荣回来,其它一概不管。”
听到吕布这样安排,徐荣十分感动。这是真的同袍之谊,彼此珍视。
他可以不怕死,冒险去执行艰难的任务。但别人不能把他的命不当一回事。
有了同袍之谊的军队,士兵才会更不怕死。因为他知道,在他冒险的时候,有同袍会尽力保护他。实在保护不到的,死也无憾。
吕布继续分配任务。
“高顺,你选一千勇士,身披重甲,埋伏在渭河之畔芦苇丛中。看准机会首切敌军要害,斩将夺旗!”
这次杨修跳出来反对了。
“军师,你这样的安排,毫无用处。西凉大将的身边,必是西凉最精锐的铁骑。你让一千步兵去战将夺旗,就是叫他们去送死。何苦要白白葬送大将和那一千勇士?”
吕布气的好想踹他一脚。
怎么自己制定个作战计划,就这么难?人人都要跳出来,质疑自己一番。
是什么让他们觉得,他们的智商都比自己高的?
(http://www.xwcsw.com/book/GCHHGC-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