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陵桥。
李儒火急火燎的赶到这里,还是晚了一步。
吕布己经离开,独自去了新丰大营。
李儒不确定,胡轸、杨定能不能杀了吕布?
在他的内心,是觉得吕布一个人去新丰大营,就是找死,必定会死于胡轸刀下。
可身为一个首席谋士,他不允许有不确定性,还是想自己过去一趟,彻底把事情做实了。
但,成廉硬拉着他,不让走。
“李博士,以前我就特别仰慕你,足智多谋。现在军师让我二人在此率领大军,等新丰大营一打起来,我们就要去斜插西凉军左肋。”
“我们二人总担心时机把握不准,会误了军师的大事。”
“你来了正好,留下来帮我们出谋划策,仗打赢了也有你的功劳。”
李儒转念一想,这样也好。
灞陵桥这边毕竟还有三万兵马,西凉军对付起来,也得折损不少。他要是留在这边,和新丰大营的胡轸配合,可以不付出什么代价,就让西凉军大获全胜。
论起来,他这的功劳也不小。
而且,现在他就算赶去新丰大营,可能也来不及了。如果胡轸己经得手,那他白白来回奔波,却一点功劳也捞不上。
成廉、魏越二人信任他,他为什么不利用一下这份信任呢?
“好,我来帮你们推算准确的发兵时机。”
李儒刚到这边没多久,就传来消息,新丰大营似乎发生了叛乱。
成廉和魏越听到这个消息,也很淡然。
他们身为吕布麾下八健将,对吕布有种近乎盲目的崇拜。听到这消息的第一反应居然是,相信吕布可以轻松平叛,谁也不可能打得过他那个天下第一猛将。
李儒也害怕他们去救,会破坏了胡轸、杨定的好事。
这样一来正好,省了很多的解释。
接着,探马又来报告,说西凉铁骑到了新丰大营外。吕布己经平叛,正率军出营,迎战西凉铁骑。
听到这个消息的李儒,天都塌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吕布单人单骑跑去新丰大营,居然还没被胡轸杀掉?反而是吕布,反杀了胡轸、杨定?
这两个饭桶!
情况有变,李儒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出路。
成廉却偏偏在这个时候,来问李儒。
“李博士,军师离开的时候交代过,如果看新丰大营那边打起来,我们就立刻出兵。你看看,现在这时机,可以出兵吗?”
李儒没有说话,他正在心中火急火燎的推演。
吕布没死,西凉军的叛乱计划就算失败了。眼下的局面看来,似乎吕布稍稍占优。
自己到底是帮助西凉军,赢面更大一些?
还是帮助吕布的赢面更大?
成廉见李儒不说话,知道他在思考,也没打扰。反正吕布之前早有交代,这时候就可以发兵了。
抛开李儒,成廉和魏越去集合大军。
大军集合完毕,临出发之前,成廉又来找李儒。
“李博士,发兵了。跟我们一起,路上再想,不能贻误战机!”
李儒这个时候,大概也想明白了。
自己何必要在这个时候,做出选择?
既然这边没人知道,他有投效西凉军的想法,那他完全可以脚踩两只船。
那就可以用一种,两边都适合的策略,让人看不出来他的倾向。
“不可出兵!”
这突然的一句,吓了成廉、魏越两人一跳。怎么就不能出兵了?
李儒这是开了什么天眼,看到了什么他们看不到的东西?
“咋了?李博士,出兵是军师的将令,我们不可以违背的啊!”
李儒经过盘算,发现不出兵这个选项,其实两边都适合。
对长安军来说,不出兵,固守灞陵桥通道,拖延战争时间,对西凉军不利。西凉军军粮不足,利在速战,绝对不能拖。
而对西凉军而言,抢占灞陵桥这个战略要点,就是目前的最优解。一旦这边发兵,跟西凉军半路遇上,乱打一气。吕布那边一定会派兵支援,那可就胜负难料了。
所以,西凉军今晚来夜袭,才是他们最好的策略。
综合两边,李儒决定劝说成廉不发兵,这样他就可以继续保持脚踏两条船的自由立场。
“成将军,你想想,军师之前下令时是什么局面?那时候谁知道胡轸、杨定会发动叛乱啊?”
“军师的意思,是他率领新丰大营,正面迎战西凉军。然后让你趁西凉军的注意力被吸引,发动侧翼的突袭,是不是?”
成廉似乎也听吕布提到过,确实是这意图。
就点点头。
“李博士说的没错,军师就是这意思。”
李儒见成廉的思维,己经被自己牵着走了,又继续忽悠。
“但是现在情况变了。你这样发兵,在半路遇上西凉军,两边混战。你只有三万人马,西凉军可是有十万大军。你说谁会赢?”
成廉身为八健将,这个账还是会算的。
略作权衡,认为自己这边,怎么也不可能在野外的遭遇战中,打赢西凉军。
只得老实答道:“西凉军必胜。我们没有什么赢的机会。”
李儒一拍大腿,喊道:“对啊,明知是必败的仗,还要去打。那只会白白把灞陵桥这个战略要点,拱手送给敌军。到时候,敌军占据要点,我们满盘皆输。你说,这最大的罪过是谁的?”
被李儒这么一说,成廉和魏越两人,也醒悟过来。
真要打成那样,他俩就是造成长安沦陷头号罪人,到时候抄家灭族都弥补不了他们的罪。
要不是有李儒在这分析,他俩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成廉感动地握住李儒的手,用力揉搓。
“多谢李博士啊,救了我俩一命!现在的局面,确实不能发兵。”
“但是,违抗军师的将令,我得有个交代。我现在就派人,去把这边的情况汇报给军师。”
李儒一听,要给吕布汇报情况,心中就是一紧。
不过转念想想,又放松下来。
吕布的智力,也就那样,应该不会觉察出自己的用心。反正他的策略没什么毛病,谁也不能因此就断定,他有通敌的嫌疑。
违抗将令,不跟吕布交代,是绝对不行的。就算做的是对的,也会被重罚。
这是为了维护军令如山的威严!
“用不用我修书一封,给军师解释清楚,这么做的缘由?”
能有李儒写信说明,那更好了。
成廉和魏越,下令让大军解散,各自回营休息。然后像对待老师一样,亲自为李儒铺纸研墨,伺候他写信。
李儒被这二人如此尊重,心中也是洋溢着一股暖意。
心中暗想:这两人对我不错,要不就找个机会,给他俩指一条活路?
(http://www.xwcsw.com/book/GCHHGC-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