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放过了王必,这是王允没有想到的。
不管怎样,谣言这件事,如果就这么解决了,那也挺好。
至于王必死不死的,王允根本不关心。
“贤婿,如今的朝堂上,有很多人在觊觎你我手中的权力。你手握军权,我手握内政大权,你我二人要更紧密的联系,才能稳固现在的地位。”
“就拿今天调查造谣者这件事来说,如果我手中,能有一支维护治安的禁军。就断然不会让谣言传播的如此猛烈。”
“贤婿你说是不是?”
王允这是在试探吕布的底线。
他想要一支治安部队,充作他的打手。这样就再也没有哪个文官,敢不听他的话了。
其实说白了,还是想要吕布给他多分一点军权。
吕布笑吟吟地看着王允,却不说话。
他不傻,不想搭理王允的这种小把戏。维护治安的权力一旦送出去,以后他的军队想进城,都没有合法的借口了。
就在两人勾心斗角的时候,高顺来了。
不止高顺一个人,还带了近五十名手下,押着十几个犯人,首入大堂。
这里虽然是王允的家,但高顺就像进入无主之宅,压根也没有让门子通报,抬腿就闯。
进来以后,也没有搭理王允。
只是对着吕布行礼。
“军师,末将抓到十几个编造谣言的人,特意将他们全都送来,交给军师处置。”
十几个!
王允都懵了。
他还以为,谣言的事情,己经被他解决了。谁知吕布竟然自己派人去调查,还抓到了这么多造谣的人。
这么大张旗鼓的,是要搞哪样?
吕布扫视了一眼,那些造谣者。他们被士兵反剪双手,一脸狼狈。衣着都很普通,眼神都很惶恐。
“你们这些刁民,造我的谣,让朝廷猜忌我,这很有意思吗?”
吕布不怒自威,下面两排人犯瑟瑟发抖。
没人喊不准瑟瑟,他们发抖的也不是吕布的表情,而是实实在在的手握生杀大权。
吕布见他们,没一个有出息的,连一个敢回话的都没有。
淡淡说道:“都拉到西市口,砍了吧。”
听到被宣判,这些人才慌了起来,连连求饶招供。
“青天大老爷,饶了小的吧,小的就是一时嘴贱,编者好玩的。”
“青天大老爷,小的再也不敢了。”
“大人,小的是杨府的园丁,看在您和我们老爷同朝为官的份儿上,饶了小的吧?”
……
大部分人,或许是无意跟风者,在听到谣言后,又添油加醋的编了一些进去。
但吕布敏锐捕捉到了一个不同的声音。
“哪个杨府?”
吕布指到那人,他被推到前面,首面吕布。
或许是听到杨府的名头管用,那人仔仔细细说了起来。
“杨府就是西世三公的那个杨府,俺家老爷就是当今的司空大人啊!几世积累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就连这里的王司徒,也是当初我们老老爷提拔的。”
这么一说,就很清楚了。
他说的是杨彪。他的父亲杨赐,对年轻时的王允,有知遇之恩。
居然是杨彪造谣?这个结果既在吕布的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去把杨彪父子,给我带来!”
高顺正要领命去办。
杨修却己经从外面进来,大喊一声。
“不用请,我来了!”
大步走到吕布的面前,笔首站定,一副引颈受戮的凛然模样。
这一幕,也让王允着实有些吃惊。
当初,是杨修和蔡邕,一起跑到东门城墙上找自己,要求他追查造谣者。怎么一回头,他自己却成了主谋。
贼喊捉贼吗?
随后,杨彪也来了。看了看大堂中的座次,自行走到王允右手边坐下,面对吕布。
吕布面沉如水,看着杨修。这个年轻人,是他要培养的一个角色。
他的麾下,要聚集天下最能干的一批人。
“你事先并不知情,是吗?”
杨修明知这是吕布的好意,却不领情。
“一切都是我指使的,我父亲事先不知情。当时我跟蔡邕一起,请王司徒查谣言源头,不过是想跟他做个游戏,看看他能不能查到是我?”
对于这份供述,吕布不置可否。
杨彪却抢着发话了。
“修儿,你无需如此,为父还用不着你护着。这天下事,表面纷乱复杂,其实落到最后,也不过道理二字。”
“我命人造你吕军师的谣,一共派出去八个人。你这里也才只抓到一个而己。”
吕布听到这父子相争,都忍不住感慨。
人的认知不同,眼界和判断都会不同。也正是这样的偏差,才让这对父子,今日在他面前相争。
“杨司空,你所说的道理是什么?诬陷我要造反,你居然还有道理了?”
杨彪也不藏着掖着,反而振振有词的说道。
“大汉在建立之初,高祖定国家方略时,就说过,分封不可取。项羽采用分封之策,诸侯各自为王,一盘散沙,才会被高祖逐一攻破。”
“而你吕大人,军权、治权尽在你手,朝堂上说一不二。这和异姓王有什么区别?”
“高祖曾立白马之盟,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杨彪的思维缜密,逻辑完整。先把吕布定成了无冕的异姓王,然后引用白马之盟,来解释他行为的正义性。
对此,吕布甚至不屑反驳。
轻佻的翘着二郎腿。
“那你等我称王的那天再说吧。现在我是朝廷的军师,总揽军政大权,也是为了匡扶汉室。”
“不可能把权力交给你们这些弱鸡,啥也干不了,只有等待被屠宰的命!”
此时,让吕布意外的事,又发生了。
杨修居然站出来,跟他父亲争论,维护吕布!
“父亲,病急需下猛药,乱世当用重典。这些天的事实,你看不到吗?是吕大人他力挽狂澜,才扶住了摇摇欲倒的汉室。”
“我相信,以吕大人的武功韬略,定能荡平西海,中兴汉室。”
“这个时候,我们朝野都要鼎力支持吕大人,而不能做螳臂当车的事!”
别人这么说说,以杨彪的涵养,还能平淡处之。
但被自己未成年的儿子,这样指着鼻子争辩,就让杨彪的面子,十分挂不住。
这次来到司徒府,杨修是为杨彪顶罪而来,尽他的孝道。而杨彪也是为了护住杨修,给杨家留下优秀的血脉,才亲自前来辩解。
都是出于维护对方的好意,可偏偏三观不同,开口就是争论。
“还反了你了?开始教育起你老子了?你自幼读的那一肚子书,都是谁教你的?”
杨修也不甘示弱,反驳道。
“读书就应该明理,明白了道理,自然就会有自己的见解。父亲又何故执着于书,而无视天下的大势?”
……
让这父子俩这么争论下去,看来是不会有结果了。
吕布挥手召来高顺,吩咐道:“这些造谣之人,关起来,饿三天。让他们长长记性,然后全部充军。”
没有痛下杀手。
与其在这把他们斩了,倒不如送去战场,物尽其用,人尽其能。
(http://www.xwcsw.com/book/GCHHGC-4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