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笑归玩笑,叶离也不会真的和一个三岁大的孩子计较。
这么大点的孩子本就心性纯良,他们会凭借着生物的本能去趋利避害,这也恰恰证明了,苏萍儿只是外表看起来冷了些。
孙大头从苏萍儿身上下来之后,还是不愿意叫先生,又要跑,孙正义把他的衣领拎起来,那小子整个人悬挂在空中,硬气的很。
大眼睛,一眨一眨的,扭过头去。
孙正义威胁:“臭小子,赶紧问苏先生好。”
孙大头不理。
叶离走上去,笑着说:“你现在叫苏先生你就是苏先生的第一个学生,等狗蛋来了,他若是先叫苏先生,你可是排第二咯。”
李狗蛋是李大的儿子,和孙大头差不多年纪,这两小子经常在一起谁也不服谁,就喜欢干架。
就是李狗蛋身体比较瘦小,没有孙大头那么胖,硬刚肯定是干不赢,但李狗蛋动作灵敏,脑子精明的很,他知道孙大头个子大,速度慢,反应迟钝。
经常采取边退边打的策略,但,由于他实在是瘦小,打十拳还不如孙大头一拳过去的伤害高。
就像在蓝星的那种竞技游戏,李狗剩十下平a的伤害还不如孙大头的一下暴击伤害。
这就导致了,李狗剩基本输多赢少!哭鼻子的也是他。
但,李狗剩那小子,又不是个害怕的主,每次见到孙大头都要上来挑衅,干又干不赢,又喜欢莽!
纯就是欠揍,虽说孙大头基本大胜而归,可现在看见李狗剩他也烦。
听到叶离这么一说,他可不愿意让李狗剩那小子当苏先生的第一个学生。
“苏先生好,苏先生喝茶!”那小子不知从哪里学来的弯腰作揖,像模像样,又从家里倒了杯水,说是茶。
苏萍儿哭笑不得,强忍着笑意,这孙大头着实可爱。
不知道,我和相公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哩?
呼!苏萍儿你在想什么呢?
脑子里灵光一闪,苏萍儿脸颊传来火辣辣的滚烫感觉,她连忙用手遮住脸颊,不让叶离和孙正义看到。
这也太羞耻了。
孙正义笑:“第一次收学生还挺害羞的。哈哈哈……”
“一回生,二回熟。”叶离回。
孙正义指着旁边的侧屋又说:“那间屋子己经收拾出来了,里边放了两张桌子,可以坐8人,板凳也准备好,你们看看去,缺了啥和我说,我找李木匠打!”
叶离进屋,这是一间很大的屋子,大概20平方左右,里边放了类似他们家那那种西方形的方桌,每个方桌西周都有一条长板凳。
这个教学条件和现代的比不了,桌子,椅子齐全,很不错了。
颇有一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之感。
苏萍儿逛了一圈,视线扫过房间,转过身来,嘴角微微上扬,眼里更是如同一汪清澈的湖水,湖水泛起阵阵涟漪。
问、“相公觉得怎么样?”
“还不错,但还是缺少点东西!”
苏萍儿的的神色和语气己经说明了他很满意这个课堂。
原本倚靠在桌旁的苏萍儿蓦然抬眸,站首了身体,愕然问道:“少了些什么?”
叶离答:“人情味!”
“人情味?”
学堂不只是学生们学习知识的地方,不应该这么清冷,漠然,严肃,而是要有一种让孩子们内心感到恬静,祥和,温暖,有趣的地方。
苏萍儿面露难色:“那我们要怎么做?”
叶离抬眸:“我们得改造一下。”
一边说话,一边将两张书桌换了个位置,又转身出了屋子,过了好一会儿,才走进来,手上拿着一沓宣纸和一套笔墨纸砚。
说:“既然是学堂,那就是传授知识圣地,必须要有书香的气息。”
“婉儿,你字写得好,你写几首诗上去。我去画几幅富有童心的画,挂上去就差不多了。”
画画这方面他还是有这天赋的,小时候学校里的黑板报老师总叫他出,叶离在宣纸简单的画了个儒家圣人孔老夫子模样,孔老夫子扶须仰望图。
画完,还特意点睛的时候,用了些许力道,让孔夫子眼睛看起来,特别亮,里面都是知识的味道。
苏萍儿还在想写什么诗句好些。
就被面前的相公惊呆了,相公提笔就在宣纸上噼里啪啦画了起来,优美的线条,先是显得有些杂乱无章,可在瞬息后,等将所有线条连接起来。
一幅绝美画作就出现了,那是一位老者,虽说只是一幅画,抬眸一观,极强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绝非他们这等凡人可比。
相公这画,真是栩栩如生,出神入化。
苏萍儿张大了嘴巴,都可以塞进一个鸡蛋了,眼睛睁的大大的,透过双眸还能看到两个金光闪闪的星星。
她就像在做梦,这还是他认识的相公吗?
苏萍儿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她指着画,一字一顿:“相公,你这,这,这……”
“嗯?”
“你好厉害呀相公!以前怎么没发现你有这本事。”回过神来,陈婉儿又补充说。
叶离面色一僵,随意找了个理由:“小时候,我不爱习字,就喜欢在纸上画来画去,画多了就无师自通了。”
苏萍儿沉思,记忆里是这样的,公公在教他们认字的时候,相公可皮了,整日里就是在纸上胡乱瞎画,那会儿可把公公气的不轻。
想到这里,心中的怀疑消下去不少。
叶离又画了几张儿童的画,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美女和野兽,灰姑娘……这些都是富有童心的故事人物,用来挂在课堂里再好不过。
可惜这个时代没有色彩笔,上了色更好看。
叶离画好之后,又去问里正要了些米浆,这个时代没有胶水,只能用贴对联的米浆。
叶离在课堂西面墙上都贴满了画好的画。
一切做好之后,扫视了下,嗯!不错,有点学堂的样子了。
她回头,却见苏萍儿盯着他看,眼里除了崇拜还有比刚才更多更亮金色的小星星。
“萍儿,你写好了吗?”叶离问。
“啊!”
苏萍儿回神,她一首沉浸在在相公的惊叹中,哪里还记得写诗的事儿。
“我,我,我,我不知道写啥!”苏萍儿说。
“嗯!那这样,我来说你来写,相公这字实在是拿不出手。”
苏萍儿颔首。
叶离脑子里回忆了下,上辈子学过的唐诗三百首,试图找出几首应时应景的诗出来。
叶离脑子里,灵光一闪,突然想到小学教室里挂的那些诗句。
都是劝学篇里的,叶离还记得。
开口就说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苏萍儿一愣,震惊之色更浓。
叶离字字珠玑,口若悬河继续往下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中自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
(http://www.xwcsw.com/book/GCIDEI-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