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打仗打的就是后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8章 打仗打的就是后期

 

………………

………………

东汉初期,建武年间。

洛阳城,皇宫。

“文帝和景帝两位先祖开创文景之治,让国家繁荣昌盛,国库充实,给了后面的武帝先祖打败匈奴的底气,功劳巨大!”

虽然刘秀也认为汉景帝刘启做人不地道,不过,那是自己的先祖,自己做为后辈不能说。

于是,刘秀夸赞刘启的功绩。

“确实,看似匈奴是武帝打败的,但其实是,几代皇帝的努力,才换来的成果。”

对于刘秀的话,阴丽华很是赞同。

打败匈奴,这个功劳上,汉武帝功劳最大,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是,前面的几代皇帝,那肯定是有功的。

说句不好听的话,要是没有前面的皇帝,汉武帝刘彻再厉害也没有用。

特别是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两人,他们两人把汉朝治理好,国家繁荣,各地粮仓都是堆得满满的,钱库充裕。

相当于给汉武帝刘彻留下殷实的家底,这才让他有了打败匈奴的底蕴。

俗话说得好,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这后勤就是粮食和钱财。

没有了这些作为保障,哪个士兵愿意给你拼命?

皇帝还不差饿兵呢?

要想马儿跑得快,还要想马儿不吃草,这根本不可能。

没有粮草填饱肚子,没有奖赏,谁给你拼命?

不造反都好了。

————

东汉末年,汉献帝在位时期。

曹操府邸。

“说到藩王,不得不说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还真是狠,堂皇阳谋,彻底解决了藩王的威胁。”

看看先汉初期的藩王,再看看汉武帝以后的藩王,曹操不由得感慨,推恩令真的是太好用了。

推恩令的使用,将许多汉室宗亲搞成了和平民百姓差不多的地步。

就像常常逢人就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的那个刘大耳,曹操知道他就是推恩令的受害者。

推恩推得只能卖草鞋了。

刘备会怎么想曹操不知道,反正要是换做是曹操,他肯定是会骂娘的。

“呵呵,自古以来我华夏就不缺大才,只不过看得到重用没有。”

听到曹操提到主父偃,荀彧笑了笑,并不意外。

华夏这片土地,从不缺乏人才。

有的得到重用,焕发出光芒。

而大多没有遇到明主,埋没在世间。

“文若此言甚是合我心,要说人才很多,不过,识才之人就很少了,主公就是深懂识才用才之人啊!”

郭嘉想到自己的遭遇,对曹操很是感激。

当年郭嘉先投袁绍,不被重用。

然后投曹操,被曹操重用。

君以国士报我,我自当誓死为君谋划。

“哈哈哈,奉孝言重了,吾有今日,非吾一人之功,乃是大家的功劳啊,吾还未谢诸位的帮助呢。”

曹操闻言,豪迈一笑,没有居功,而是真诚地表示感谢。

“主公谦虚了,能遇到主公,我等三生有幸。”

顿时,众人感动了,对曹操更加忠心了。

这么好的主公,可不好找,必须忠诚。

反正就三个原则,忠诚,忠诚,还是他妈的忠诚。

…………

唐朝初期,贞观年间。

长安城,皇宫。

“哈哈哈……”

“大汉棋圣?这些后人可真有意思,给汉景帝搞了这么个称号,你别说还真是形象!”

李世民听完了苏辰的话,绷不住了,笑得不行。

“大汉棋圣”,这个名称一听就很有内涵,有些调笑的意味在里面。

估计听到这个称号的人,都会说,汉景帝刘启下棋本事倒是不大,搞盘外招倒是挺溜。

玛德,下不过你,我就打死你。

“确实有意思,真想看看仙人口中的后世之人是怎么样的,他们的生活应该不错吧?”

长孙皇后闻言,莞尔一笑,随后一脸好奇地说道。

嗯,后世之人,现代网友确实是生活不错。

甚至有好多吃饱了撑的。

这一点长孙皇后说的没毛病。

“呵呵,观音婢,说不定咱们有机会看到的。”

李世民见状,说道。

要是有机会,李世民也想看看,千年之后的后世会是怎样的光景。

————

另一边。

唐朝,唐玄宗时期。

长安城,皇宫。

“说到汉景帝刘启,他的运气还真好,要不是他前面的兄长死了,说不定还轮不到他当皇帝呢。”

听到苏辰提到汉景帝,李隆基微微一笑,开口道。

别说,刘启确实运气好。

原本按照正常情况,轮不到他接手刘恒的位置的。

但是,吕雉去世以后,吕家倒台,刘恒怕被波及,清理掉他的王妃吕氏,其后又暗地里除掉吕氏的几个子嗣。

这才给了刘启机会。

“呵呵,要老奴说,汉景帝刘启的几位兄长死因恐怕不简单啊,与那位汉文帝可脱不了关系。”

高力士也是笑着说道。

“那是自然,有些事情巧合多了,就绝对不是巧合,那位汉文帝可够心狠手辣的。”

李隆基闻言,并不惊讶,显然他看出了问题。

这世间的事情,没有那么多巧合,尤其是在皇家,更是如此了。

李隆基可不认为汉文帝刘恒真的是个大圣人,他的手段和心机厉害着呢。

…………

五代十国,后周。

开封城,皇宫。

“地方势力过大,加上皇帝能力不足,不能威慑地方,只能造成混乱,藩王之乱就是这样。”

柴荣生活在唐朝之后,太清楚地方强大的后果了。

唐朝就是地方藩镇势力过于强大,皇帝手中没有足够势力镇压,这才导致最后灭亡的。

藩镇尚且如此,西汉时期权力更大的藩王更不用说了。

“西汉也是靠着几代皇帝,才慢慢消除藩王的隐患,其中推恩令确实是个阳谋,很有效果。”

“不过,这一切还得建立在皇帝有足够的实力镇压各地的基础上。”

柴荣很清楚推恩令的强大,但是,他很明白推恩令实行,要有足够实力才行。

若是皇帝手上实力不足以让藩王忌惮,推恩令只会招来灾祸。

毕竟,那些个藩王可不会坐以待毙,等到势力被削弱。

只能说,只有强大了自身,才能做想做的事情。

这是柴荣得到的感悟。

————


    (http://www.xwcsw.com/book/GD0GCC-3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