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正文
——————
不说皇帝们听了苏辰讲述汉景帝的事迹之后,是怎么想的。
这时候的苏辰,己经继续开始准备回答下一题了。
【恭喜宿主答对题目,目前所有题目全部答对,奖励己经发放,请继续努力。】
【是否继续答题?
是否】
苏辰瞥了一眼手机时间:“时间还早,继续吧。”
【新一轮题目正在为你随机抽取,请耐心等待。】
【抽取结束,请仔细审题,思考之后,回答问题。】
【请问答题者,现代网友戏称汉武帝刘彻得到了华夏历史上的最强嫁妆,说一说,他这个最强嫁妆是怎么一回事?】
最强嫁妆?
娶一个贤妻,还附带三张ssr人物卡?
苏辰看完题目,脑海里回荡着在网上看到的这几句玩笑话。
他还真没想到,这个系统还挺与时俱进的嘛,这样的题目都出出来了。
思索一下,苏辰笑着回答道:
“这里说的汉武帝最强嫁妆,说的就是,汉武帝刘彻娶了卫子夫之后,得到了卫青、霍去病还有霍光三人辅佐。”
“为何这么说呢?”
“因为卫青和霍去病面对匈奴,百战百胜,反正只要有他们俩,匈奴没有在他们手上占到便宜。”
“反而是,每次匈奴遇到两人,都会败得很惨,汉武帝解决匈奴这个大隐患,卫青和霍去病占据大部分的功劳。”
“至于霍光,在汉武帝死后,他辅佐皇帝,将被刘彻打得国家凋零的萧条局面收拾过来,带着汉朝度过了困难时期。”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汉武帝刘彻娶了一个卫子夫,就得到卫子夫的弟弟卫青,还有卫子夫的外甥霍去病和霍光,他们三人的帮助,改变了汉朝的命运。”
“所以,后世人们开玩笑说,汉武帝刘彻娶了卫子夫,真的是得到了华夏历史上最强的嫁妆了。”
在某种方面,汉武帝刘彻能够有那么大的功绩,还真的多亏了人家卫青和霍去病。
某种程度上,汉武帝刘彻也算是吃了卫子夫的软饭了。
…………
清朝,乾隆年间。
北平,紫禁城,乾清宫
“还真如仙人所说,汉武帝娶了卫子夫,赚大发了,最强嫁妆名副其实啊。”
乾隆听苏辰这么一说,会心一笑,有点羡慕刘彻。
要知道卫青、霍去病还有霍光,这三人可都是难得的人才,就这么被刘彻得到了。
换做是乾隆,他也想要。
人才没人会嫌多。
————
明朝末年,崇祯年间。
北平,皇宫。
“卫青和霍去病,这正是朕最需要的人啊,要是有了他们,朕就可以将那帮建奴解决掉了。”
朱由检真的羡慕刘彻有两员大将,还都是专门对付异族的。
朱由检也很想要卫青霍去病这类的人才,实在是北边的后金是个大隐患。
朱由检看重的是,两人专克异族的这一方面,当年匈奴在卫青两人手上,一路败逃。
说他们俩是匈奴克星一点都不为过,朱由检就是看上他们这一点特性了。
朱由检真的希望能够有这样的手下,帮助他将后金解决。
不过,朱由检想归想,现实是不可能的。
如今的大明内部极度腐败,官员只知道贪污,即便是有如卫青和霍去病的武将,也解决不了后金。
为何?
还不是因为后勤得不到保障。
玛德,你想想,人家在前面打仗,一帮贪官污吏在后面贪污粮饷,能够打赢才怪呢?
当年的卫青与霍去病之所以将匈奴打得嗷嗷叫,那是因为后方汉武帝全力支持,官员很给力。
不然,没有后方的支持,再能打那也没有用。
再有就是,崇祯本身就很多疑,即便是有像卫青和霍去病那样厉害的手下,难保他不会在奸臣的谗言之下怀疑两人。
连皇帝都不信任了,那么还怎么打赢。
汉朝的卫青和霍去病能够打败匈奴,与汉武帝的信任有很大关系。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你既然都用别人了,只能相信了。
不然,你干脆首接不用得了。
————
另一边。
明朝初期,洪武年间。
应天府,皇宫。
“妹子,你还别说,这个汉武帝还真的是赚大了,不仅娶了一个贤惠的老婆,还得到三个绝世人才,运气也是没谁了。”
朱元璋看着马皇后,笑呵呵地说道。
“嗯,你还别说,卫青霍去病还有霍光,这三人,对汉朝的贡献真的很大,汉武帝刘彻运气不错。”
马皇后轻轻点头,赞同朱元璋的话。
卫青和霍去病击败匈奴,为汉武帝除去心头大患,改变了局势。
霍光帮刘彻收拾烂摊子,把汉朝从崩溃边缘拉了回来。
这三人绝对是有大功于汉朝,刘彻确实是赢麻了。
“呵呵,汉朝的卫青和霍去病确实厉害,不过,我大明也不弱,徐达叔父、蓝玉舅父还有我的岳父常遇春,这些可都是厉害的武将。”
朱标闻言,呵呵一笑,自信满满。
“哈哈哈……”
“标儿你说的不错,咱大明的武将不会弱于任何一朝。”
朱元璋一听朱标这话,眼睛亮了,开怀大笑。
确实,他手下的武将可不弱。
徐达、蓝玉、常遇春等人无不都是一等一的武将。
“唉~,说到常遇春,他为大明浴血奋战,立下赫赫战功,却没有享受太平生活,咱们有愧于他呀!”
马皇后想到常遇春,眼神黯淡下来,叹了口气,很是心痛。
“是啊,常兄弟每逢大战总是身先士卒,不知为大明流了多少血,负了多少伤,可是没想到却在归来途中去世,真让人心痛啊!”
朱元璋笑容敛去,有些伤感。
当年,北伐胜利,将元朝皇帝赶出去之后,大明统一,不过,班师回朝的途中,常遇春却患病而亡。
这是朱元璋心里的遗憾。
“岳父虽然不在世,不过,父皇没有忘记他的功劳,厚待他的子嗣族人,想必在九泉之下,他也安心了。”
朱标开口说道。
“嗯,咱们不能亏待常遇春的亲人。”
朱元璋点点头。
————
(http://www.xwcsw.com/book/GD0GCC-4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