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元年正月十八,渤海湾的浮冰因「镇海号」的首航而碎裂。林则徐站在甲板上,看着船头的雷神像劈开冰面,锡硼钢甲与冰层摩擦时迸发的蓝光,竟将海面映成流动的琉璃。
"约翰先生," 他指着罗盘上稳定的指针,"磁导纹果然能避开英夷的磁场干扰。"
约翰技师调试着新制的「海眼探测仪」,仪器核心是块从英舰残骸中取出的磁导螺旋桨碎片:"林大人,这碎片在咱们的锡硼钢磁场里反而成了绝佳的信号放大器。" 他忽然指着示波器上的波纹,"渤海湾海底的五行磁雷阵,咱们能精确到每颗磁雷的位置了。"
养心殿的舆图前,林枫看着虎门船厂送来的战船分布图。十三艘锡硼钢舰呈北斗状列阵,每艘船的坐标都与《禹贡》地脉节点重合:"鄂顺," 他用硼钢笔圈出天津卫的标记,"把和珅当铺改建的磁导基站全换成锡硼钢塔,塔基埋入《河图》方位的五金镇物。"
千里之外的加尔各答港,纳尔逊盯着手中的磁雷分布图,图上的蓝色光点正是清国战船的实时位置:"清国的钢船不仅能抗磁,还能反用咱们的磁雷定位?" 他的马鞭重重抽在海图上,"通知舰队,启用备用的 ' 锡火鱼雷 '—— 就算炸不掉钢甲,也要让海水里的酸性物质烂掉他们的龙骨。"
汉阳兵械局的熔炉前,张铁臂正在锻造「镇海王」号的备用钢甲。新炼的锡硼钢锭表面浮现出天然的海浪纹,那是暹罗锡矿与长江水淬火的印记:"约翰先生,您瞧这纹路!" 他用钢钎挑起钢锭,"比咱给乾隆爷造的九龙剑还多三分水性。"
约翰技师将钢锭放在显微镜下,晶间分布的锡粒竟形成了类似鱼鳔的中空结构:"上帝!这是天然的浮力腔!" 他忽然想起《南船记》的「水密隔舱」,"把这种钢用在船底,咱们的战舰就算被击穿十层甲,也能像巨鲸一样浮在海面。"
恭王府的地窖深处,和珅盯着水晶球里的渤海湾战局,翡翠扳指终于断裂。影像中,清国的锡硼钢舰正在磁雷阵中自由穿行,每颗磁雷的爆炸都在为钢甲淬火:"刘全," 他的声音像生锈的齿轮,"把咱们埋在长江口的锡火鱼雷全引爆,就算淹了汉阳兵械局,也要让嘉庆的钢船变成废铁。"
刘全捧着染血的密信跪地,信纸边缘焦黑:"中堂,长江口的鱼雷被林则徐用锡硼钢网兜住了,咱们的细作... 都成了钢水的引子。"
和珅望向墙角的《海权兴衰录》,页间夹着的锡磷火弹残片正在氧化。他忽然笑了,笑声中带着最后的疯狂:"海权?" 他指向案头的地球仪,"没有永动磁石的大清,就算有锡硼钢舰,也守不住这西海五洲。"
惊蛰日的虎门海滩,「镇海号」的册封仪式正在举行。林枫亲手将锡硼钢鼎沉入海底,鼎身刻着《尚书?禹贡》的九州水脉图:"此鼎镇西海,此钢护八荒。" 他望着海面下隐约的锡硼钢栈道,"告诉天下,大清的海权,不在磁石的诡谲,而在这千锤百炼的钢铁里。"
当册封礼炮响起,渤海湾的海底突然传来闷响。约翰技师的探测仪显示,五行磁雷阵正在快速衰减,而清国的锡硼钢舰周围,竟形成了稳定的反磁场护罩:"陛下!" 他激动得镜片起雾,"咱们的钢舰在改变地磁场,磁雷阵反而成了咱们的导航标!"
这一日的英夷舰队,刚进入渤海湾就陷入诡异的磁场漩涡。纳尔逊看着罗盘逆时针旋转,突然发现所有磁雷的引信都指向清国战船:"见鬼!" 他望着越来越近的锡硼钢舰,"他们的钢甲在给磁雷充电,咱们的鱼雷全成了回马枪!"
"开炮!" 林则徐站在「镇海号」的指挥塔上,看着锡硼钢炮口喷出的火舌,炮弹表面的雷神纹与磁雷阵产生共振,"对准他们的轮机舱,那里的锡火蒸汽最经不起磁导冲击!"
炮弹命中的瞬间,英舰的轮机舱爆发出青蓝色火焰。锡磷蒸汽与磁雷能量相互撕扯,最终在海面上形成巨大的漩涡,将英舰缓缓拖向海底。纳尔逊在下沉的舰桥上,最后看见的是清国战船上闪烁的锡硼钢甲,像极了传说中的镇海神兽。
深夜的汉阳兵械局,林则徐看着新收到的暹罗密信。信中夹着粒「星辰锡」的母矿,矿核里竟嵌着天然的五行纹:"约翰先生," 他指着矿核的切面,"暹罗王说这是雷神的眼睛,能看透海洋的诡谲。"
约翰技师将矿核放在探测仪上,仪器突然发出强光:"林大人!这矿核能自动校准磁偏角,咱们的战船就算开到天涯海角,也不会迷失方向。" 他忽然想起和珅的永动磁石,"更妙的是,它能让锡硼钢甲的逆磁场扩大十倍。"
春风带来暹罗使者的朝贡船队,船头悬挂的锡硼钢旗与清国战旗遥相呼应。林则徐摸着胸前的「镇海」护心镜,镜面上新刻的星图正是「星辰锡」的矿核纹路:"《海国图志》说 '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咱们的海权,终究要握在自己的钢铁手中。"
这一夜,渤海湾的海底栈道终于贯通。工匠们将英夷的磁雷残骸嵌进栈道,每块锡硼钢砖上都刻着此战的功绩。当第一缕春光照亮海面,「镇海号」的桅杆上升起了新的旗帜 —— 那是用锡硼钢片拼成的龙旗,在海风中招展,仿佛在向世界宣告:这片海洋,从此有了能抵御一切侵略的钢铁长城。
嘉庆元年的春天,就这样在海权初立的轰鸣中到来。林枫站在紫禁城的城墙上,看着南方送来的捷报,忽然想起约翰技师说过的话:"海权的争夺,本质是钢铁与火的较量。" 他摸了摸腰间的锡硼钢刀,刀鞘上的「镇海」二字与战船上的雷神像遥相呼应,"传令下去," 他轻声说,"在每座沿海城池都建一座 ' 海神庙 ',让后世子孙知道,咱们的海权,是用敌人的火、异国的锡、工匠的血,共同锻造的不朽传奇。"
当渤海湾的冰层彻底融化,锡硼钢舰的编队开始了首次远洋巡航。林则徐站在甲板上,看着船舷切开的海浪中闪烁的蓝光,忽然明白:这场持续了整个寒冬的钢铁之战,不过是海权觉醒的开始。而他手中的锡硼钢剑,眼中的坚定,以及心中对这片海洋的热爱,都将在未来的岁月里,化作永不熄灭的火焰,照亮大清走向深蓝的航程。
(http://www.xwcsw.com/book/GDCGFA-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