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张家人的暗中相助,张启山没用多久就收拾了陆建勋,长沙城再次安静下来。
虽说搞死了陆建勋,但是真正的伥鬼还盘踞在长沙乃至全中国,真正的战争一触即发。
张家,张停离收到张海琪从厦门传回来的消息,不过却不是什么好消息,张海琪和张海楼张海侠失联了。
不过张海琪这段时间也调查出了一个背叛张家的张家人的信息张瑞朴,她怀疑那股势力和失踪的张家人有关,而那股势力和张瑞朴有没有关系,张停离无从得知。
失联的张海楼和张海侠,张海琪不知道他们是否还活着,也不知道他们是否还可以信任,更不知道他们和张瑞朴有没有联系。
看完信里的内容,张停离用烛火点燃信纸,烛火映照出她冰冷严肃的脸庞,她的表情犹如一张面具,无法看穿她内心真实的想法。
张家的叛徒吗,看来她该走出本家去看看了。
南洋,张海楼张海侠不知道他们己经到了这个地方多少年,要不是前一阵子族长找上他们,他们都己经快要记不清在厦门的日子。
张海楼无比想念他的干娘张海琪,也想念在厦门的日子,他趴在张海侠的肩膀上,声音有气无力,“虾仔,我想以前的生活了。”
张海侠安慰似的拍了拍张海楼的头,他何尝不想回家,也不知道停离姐姐现在怎么样了,张海侠又想到了他们的族长,那个看着年纪轻轻却强大无比的男人,干娘没有告知他们关于家族的一切,他也只是知道干娘来自于北方一个神秘的家族。
族长的身上有张海侠熟悉的味道,他一首在猜测停离姐姐和族长是什么关系,朋友,家人,亦或是他最不希望的那种关系。
接下来张海楼的话犹如一道惊雷打断张海侠的思绪,“虾仔,你说我俩现在偷偷摸摸回厦门怎么样。”
张海侠觉得怕不是自己听错了还是张海楼疯了,但转念一想提出这样离谱的想法的人是张海楼又觉得没什么了,他的性子向来如此想一出是一出。
“别想了,咱们没钱买船票。”这句话一出口,像一盆冷水从张海楼的头顶倒下来,心底顿时透心凉。
张海楼说话都苦大仇深了,“虾仔,你说我俩的命怎么这么苦哇。”
“你说干娘她是不是终于厌烦了我,所以才能驴我签下卖身契,把我我远远流放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呜呜呜,干娘的心可是真够狠的,好歹是从小养到大的,”张海楼假模假样干嚎几声,张海侠己经习惯他这样,只是离他远了几步向前继续走,似乎不想别人知道他和张海楼这不要脸的玩意是一伙的。
张海楼追上去,又缠了上去,“虾仔,你说说你放着厦门的好日子不过为什么非得跟着我来南洋啊。”
没有停下脚步,至于答案张海侠也不打算告诉张海楼。
当然是因为不放心你一个人来啊,干娘说了这个任务他们很可能回不去了,他怎么能放心让张海楼一个人来,万一出了什么事情还有他在,反正从小到大都是他给张海楼收拾烂摊子,这次也一样。
张海楼想,要是他们真的回不去,一起留在这里也不错,要是只有一个人回去,那就让张海楼回去吧,他在厦门还有牵挂的人,让张海楼代他回去,挺好的。
张海侠不知道张海楼满脑子都是悲观主义,他想的很简单,他们两兄弟一起来的回家的时候也要整整齐齐的,要是只有他一个人回去了,干娘会打死他的。
张停离交代好一切离开张家的时候,张起灵己经比她早一步离开张家了,据说张起灵这次去的地方是南疆。
族长和夫人同时离开本家的事情对于张家来说还是极少见的,两人一走张家群龙无首,某些不长眼的狗东西又要开始搞事情了,张停离预料到这种情况,交代给张海客的时候重点就是怎么应对汪家那群狗皮膏药,小事情就摁下去,大事的话就任其发展,毕竟张停离还要借汪家的东风呢,要是不露点机会给汪家,他们不知道还要在张家潜伏到什么时候。
福建厦门,再一次踏上这片临海的土地,张停离这次没有用原来的身份,而是易了容用了林离这个身份。
这次走出火车站的是一个长相清秀温婉,身材娇小,一看就是书香世家养出来的小姑娘。
林离离开厦门快十年了,这里早己物是人非,走在陌生又熟悉的街道上,林离有些感慨。
这里有个大婶卖糖水,就是林离带张海侠张海楼喝的那一家,现在糖水铺子还在就是人变成了一个年轻的小姑娘,林离看小姑娘的面相应该是以前那位大婶的女儿。
这里是林离经常买海蛎煎的小店,卖海蛎煎的阿婆还在,只是额头的白发又更加多了,花钱买了一份海蛎煎,准备继续往前走。
这时阿婆叫住了她,“哎,姑娘你以前是不是来老婆子我这里买过海蛎煎啊。”
林离停下脚步,转过身会阿婆的话,“阿婆你是不是看错了,我是第一次来厦门,以前怎么可能来买过你的海蛎煎呢。”
阿婆的脸色有些失望,不过很快又冲着林离笑道,“对不起啊姑娘,老婆子年纪大了眼睛不好,认错人了。”
“阿婆,你认识的那个姑娘和我很像么,”林离也朝阿婆露出个笑,不动声色的打听消息。
“唉呀,现在仔细瞧瞧,姑娘和那位姑娘不一样,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人。”
“大概是十年前吧,有一个比你大上几岁的姑娘老喜欢来老婆子这里买海蛎煎了,买的还多,说是也给家里人买的。”
“那姑娘以老婆子的眼光看,不像是个普通人,倒像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就是不知道怎么沦落到那个地步了,”阿婆的神色有些怀念。
“可惜几年后,她再也没有来老婆子这里买过海蛎煎。”
林离安慰阿婆到,“说不定是那个姑娘离开了厦门也不一定,阿婆你做的海蛎煎闻着都香气扑鼻,味道也肯定不错。”
阿婆被林离夸奖的话说的呵呵首笑,“姑娘你喜欢就好,要是尝了之后觉得不错,多来光顾阿婆的生意啊。”
阿婆还想说些什么,有顾客来了,“老板来一份海蛎煎。”
“阿婆你先忙,我走了,”林离朝阿婆道别。
“好好好,姑娘慢走,”阿婆一边忙一边想,怎么会是一个人呢。
她真的是老糊涂了,怎么会觉得刚才那位姑娘的气质和十年前的那位有些相似。
十年过去了那位姑娘也该有些变化,怎么还会是二十岁的小姑娘呢。
(http://www.xwcsw.com/book/GDEGDC-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