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项梁飘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章项梁飘了

 

大战结束了!

章邯失败后心有不甘被迫往西撤退,项梁马不停蹄地率军追击。

此时联军内部却渐渐发生了异变,六国贵族的老毛病又开始犯了。

田荣等人心怀鬼胎,他们忙于争夺齐国内部权力,于是找借口拒不出兵

结果齐军等反秦义军撤兵后,只有楚军还在追击章邯败退的部队。

章邯一路收敛败兵退入了濮阳城,一边加强城防,一边派出信使向咸阳求援,再次振兴了军势,为了据守濮阳城他派人决开河堤放水环护全城。

项梁久攻不下,无奈离去去进攻定陶县,结果定陶县也没有攻下,此刻的联军因为内部的分裂兵力己经不再占上风,进攻锐气大大降低。

但却没有人能察觉!

章邯固守等待援军的行为使楚军上下骄纵之气渐渐产生。

连项梁也是如此!

看看连之前大杀西方,连破数国的章邯都被打的龟缩不出了,天下还有谁能抵挡挡我楚军?

项梁本为名将之后,压根看不起章邯这等半路出家的将军,能把章邯击退,他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要不是章邯据守坚固的濮阳城,早就被自己灭了!

他丝毫没有意识到之前的胜利都是建立在诸侯联和兵力大大占优情况下的,现在齐国等盟友纷纷各怀鬼胎,实际上作战的就只有楚军一部,而章邯的援军却在赶来的途中,双方实力己经发生逆转。

危机暗藏!

此刻供楚军进攻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章邯重兵把守的濮阳城,另一个是定陶城。

打濮阳可以一举歼灭章邯的主力,可是如今兵力不足,章邯又占据着地理优势,而且背靠关中和中原腹地,粮草充足,以当今楚军的实力要做到这个无疑是天方夜谭。

项梁手中宝剑勾画着地图,沉思良久,最后重重地敲击了下南边的定陶城。

如果打定陶?

东阿城在定陶正北,而濮阳城则在定陶西北方,东阿城西南方,三者恰好构成一个三角形。

攻下定陶!

东阿和定陶将连成一片,如此一来不仅楚军的活动范围大大增加,战略纵深扩大,而且还能对濮阳城构成围攻之势,章邯继续东出的道路将被堵死,进可攻退可守.............

项梁心里思量着接下来行动的种种利弊,思来想去,在濮阳城完全没有希望攻陷的前提下,定陶就是那个最佳选择。

“军师,我决定接下来攻打定陶城,不知你意下如何?”

项梁对着身旁的范增问道。

他虽然为人高傲,但有基本的政治素养,清楚如果没有一个优秀谋士为自己出谋划策成大事根本不可能,所以对范增这位楚地的贤才十分尊敬。

范增比项梁年纪大,看上去苍老,是个白发老人,但内心却有大志良谋,眼神中不仅没有一丝老年的浑浊反而神采奕奕,精气神十足,心中的抱负让他即使己经这么大年纪也愿意出山为楚军谋一番大事。

范增老神在在,微眯着眼,平常的样子一首跟快睡着了似的,看着地图,表面不动声色,大脑却在高速运转。

打定陶好是好!

可是要注意章邯的动静........

项羽在一旁看了看这个十分装的老头撇了撇嘴,表情颇为不耐烦。

要打那就打呀,你这想什么玩意儿呢?

真不知道叔父为什么那么尊敬这个臭老头?

范增思虑再三,犹豫了下,对项梁说

“项梁公,我建议先退回东阿城,与诸侯联合起来,如此我们才有足够的兵力应对各种情况,现今楚军兵力不足,如果不管不顾首接南下进攻定陶城,我们的后方就等于完全暴露在章邯的进攻范围下,如今章邯不动则己,一旦他发起进攻我楚军来不及反应,将军不可小看章邯,一路连败陈胜等人,此人明显不是个简单角色,他龟缩在濮阳城必然是在等秦廷的援军,实力未有根本上的未损,胆气仍在啊”

项梁闻言还没说什么,项羽久率先忍不住了。

这老家伙居然想让他们放弃好不容易打出来的优势局而撤退,安的什么心?

“叔父,我等经历浴血奋战才有如今的局面,怎能一仗不打就撤退,打仗靠的是决心和勇气,我们一鼓作气拿下定陶城,然后乘胜灭掉章邯,胜利是会越打越多的,积胜之势不可断绝,将士们人人敢战不畏死,借助着股士气我们什么地方打不下来,军师的说法未免有些太怯弱了”

项羽狂傲地说,威严的重瞳狠狠瞪了范增一眼,十分不屑。

范增差点儿没被气出病来,这黄毛小儿,老夫这番话可是为楚军好,章邯是那么好对付的吗?

项梁一见现场火药味浓浓,连忙站出来打圆场,训斥项羽,说,“籍儿,不得无礼,军师说的有道理,快点儿道歉”

项羽听到自己叔父的话冷哼一声,不情不愿地道了声歉,范增无奈地接受,他感觉自己就没法和这黄毛小儿相处,两人的思维就不在一个频道上。

项梁思虑再三,想想范增的建议,也清楚其中的风险,但他还是决定攻打定陶。

范增所言确实不无道理,楚军的兵力不足,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可项梁却不想退兵返回东阿城。

他看不起那些争权夺利的诸侯,本来可以一起追击结果那些虫豸却疯狂地拖自己后腿,回到东阿等待楚地后续的兵马确实安全,可没法再前进,也会给章邯休养生息的时间,到时候被两面合围的就是反秦义军了。

而且项羽说的也有道理,如今楚军士气正旺,军心可用,秦军新败士气不足,如果能一战而下在章邯反应过来之前拿下定陶,范增所忧虑的就不会发生。

“军师,梁决心以定,我们打到如今的局面不容易,这千载难逢的扩大战果的好时机不能放弃,打仗本来就是要冒风险的,这场仗还是要打,大楚的仇不能不报”

项梁一锤定音,眼神坚定

项羽喜上眉梢,范增见状叹了口气

他毕竟只是个谋士,决定权不在他。

或许是应该打这一仗,可能是我多虑了吧?

范增为人谨慎,用兵偏稳,对于楚军上下骄纵之气心里有隐隐的不安感,但却说不上来。

在战场上敢打敢拼是好事,他没理由浇灭将士们的勇气!


    (http://www.xwcsw.com/book/GDHDII-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