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工业区的另一侧,一座占地面积同样巨大的汽车制造厂拔地而起。它被王铭命名为“皇家汽车制造集团”。
与钢铁厂的粗犷雄壮不同,这里的一切都显得更加精密和井然有序。一条完整的流水生产线,成为了整个工厂的核心。工人们各司其职,有的负责安装发动机,有的负责焊接车身,有的负责安装轮胎。
他们逆向研究的第一款产品,是一款参考了二战德军“欧宝闪电”卡车设计的、被命名为“龙马一型”的三吨级军用卡车。这款车结构简单、皮实耐用、越野性能良好,是王铭钦点的、用于解决帝国军队“骡马化”后勤顽疾的利器。
当第一辆涂着铁灰色油漆的“龙马一型”卡车,在皇帝和众位大臣的注视下,从生产线的末端缓缓驶出,发出一声强劲的引擎轰鸣时,林振国激动得双拳紧握。
“陛下!”他大声说道,“一辆‘龙马’,一天的运力,可抵一个骡马运输连!若我二十个国防军师,每个师都配属一个卡车运输团,帝国的机动能力,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朝发夕至,千里驰援,将不再是梦想!”
王铭点了点头,他的目光看得更远:“卡车,不仅要装备军队。更要装备我们的矿山、工厂、城市!朕要让‘龙马’奔腾在帝国的每一寸土地上,将山里的矿石运出来,将工厂的产品运出去,让整个帝国的经济,都跟上我们前进的速度!”
很快,在“龙马一型”的基础上,各种变形车被研发出来:油罐车、野战炊事车、移动指挥车、甚至还有搭载了机枪和轻型装甲的武装巡逻车。皇家汽车制造集团,成为了帝国陆地机动能力的孵化器。
在整个天京工业区中,安保最严密、最核心的区域,便是由克虏伯兵工厂与坦克制造厂合并而成的“皇家兵工厂”。林振国几乎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每天都泡在这里,双眼放光地看着一件件划时代的武器被制造出来。
王铭给兵工厂下达了明确的指示:放弃帝国原有的、五花八门的过时的造武器体系,以系统奖励的德械装备为蓝本,进行逆向研究和标准化生产。目标是让帝国国防军的每一名士兵,使用的都是同一口径的子弹,每一门火炮,都能通用同一种炮弹。
“标准化,才是战斗力的倍增器!”这是王铭对林振国反复强调的一句话。
很快,兵工厂的成果便开始显现:
一款仿制并优化了毛瑟98k步枪的“中兴一式”步枪,成为了国防军的制式武器。它精度高、射程远、性能可靠,彻底取代了士兵手中老旧的“汉阳造”和各种杂牌枪械。
一款参考了MG42通用机枪设计的“暴雨一式”班用机枪,以其恐怖的射速和可靠的性能,成为了步兵班的火力核心。
而最让林振国欣喜若狂的,是两种“大杀器”的诞生。
第一种,是参考了德军著名的88毫米高射炮设计的“神威一式”多用途火炮。它既能防空,又能平射反坦克,还能作为远程压制火炮使用,简首是战场上的“万金油”。当林振国亲眼看到一发“神威”炮弹,将千米外一个模拟的碉堡炸成碎片时,他激动地喃喃自语:“一个炮兵连,可当一个重炮营用啊!”
第二种,则是坦克制造厂的杰作。他们逆向研究的第一款坦克,参考了德军的西号坦克H型,并根据帝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改进,被命名为“玄武一式”中型坦克。它拥有一门长管75毫米主炮,足以击穿周边任何国家的坦克装甲;正面装甲厚实,防护良好;更重要的是,它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远超那些娇贵的“虎式”和“豹式”,更适合在帝国复杂的地形和后勤条件下作战。
当第一支完全由“玄武一式”坦克组成的装甲营,在试验场上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集团冲锋演练后,所有前来观摩的旧将领都沉默了。那碾过一切的钢铁洪流,那震耳欲聋的炮声,那令大地都为之颤抖的气势,彻底摧毁了他们心中最后一点对“骑兵决胜”的幻想。
皇家兵工厂,正以一种恐怖的速度,为帝国锻造着一支无坚不摧的现代化铁拳。
当内陆的天京工业区建设得如火如荼之时,在帝国东南沿海的龙夏湾,一场同样宏大的工程也在悄然进行。
这里拥有深水良港和开阔的腹地,被王铭选定为系统奖励的海军造船厂的所在地,并以此为核心,组建了“皇家船舶建造集团”,由一位思想开明、渴望建立强大海军的老将陈海平担任总裁。
王铭深知,以帝国目前的工业实力和技术储备,立刻就去建造战列舰和航空母舰是不现实的。他的第一步战略非常务实:解决有无问题,并为未来打下基础。
皇家船舶建造集团接到的第一批订单,并非战斗舰艇,而是两种帝国目前最急需的船只。
第一种,是万吨级的远洋运输船,被命名为“鲸级”。它的任务,是将帝国从海外采购的各种资源——橡胶、有色金属、精密机床等,安全地运回国内,同时将帝国的工业产品——纺织品、钢材、罐头等,销往海外,为工业化赚取宝贵的外汇。
第二种,是千吨级的近海巡逻舰,被命名为“海豚级”。它装备了两门“神威”火炮的舰载版和数挺“暴雨”机枪,航速快,火力猛,足以在帝国漫长的海岸线上,清剿海盗,保护渔业和航运安全。
陈海平对皇帝的务实和远见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知道,一支强大的海军,绝不仅仅是几艘主力舰,更需要一个完整的、能够自我造血的工业体系和一支庞大的辅助船队。皇帝现在所做的,正是在为帝国海军,打下最坚实的地基。
在皇家船舶建造集团的船坞里,工人们第一次用上了龙门吊、电焊等现代技术。一艘艘钢铁巨轮的龙骨,正在被铺设。帝国的目光,第一次真正地,从黄色的土地,望向了那片蔚蓝的、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的海洋。
未来一年时间里,在王铭的亲自擘画和强力推动下,一个以天京特别工业区为心脏,以龙夏湾造船基地为外延的庞大工业体系,奇迹般地在古老的龙夏帝国建立起来。
这几大“皇家”集团,如同五根擎天巨柱,支撑起了帝国崛起的雄心。它们不仅在疯狂地生产着帝国急需的工业品和武器装备,更重要的是,它们如同一个个技术孵化器,正在为帝国培养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工程师、科学家和产业工人。
王铭站在皇宫的最高处,俯瞰着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新生机的都城。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军事改革和工业建设,为他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实力。接下来,他将要进行海军改革。
(http://www.xwcsw.com/book/GHIIGA-1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