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德兰的晚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4章 德兰的晚餐

 

德兰市中心 · “波斯花园”餐厅

德兰的夜晚

德兰的夜晚带着沙漠的干燥和石油燃烧后的焦味。街道两侧的霓虹灯大多熄灭,只有零星几家店铺亮着微弱的灯光,招牌上的波斯文在风沙中剥落。

陈琳裹着深灰色的查多尔(Chador),头巾边缘绣着暗纹,垂下的纱巾遮住了她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画了浓重眼线的眼睛。她的步伐很轻,靴子踩在石板路上几乎没有声音。

“别盯着我看。”她低声说,声音从头巾下闷闷地传出来,“这里到处都是道德警察。”

我收回目光。

餐厅门口站着两个道德警察,黑袍配绿色袖章,手里拿着登记簿,正在检查进出的女性顾客的着装。陈琳的肩膀微微绷紧,手指无意识地捏紧了头巾边缘。

“证件。”其中一人伸手拦住她。

陈琳沉默地递出一张伪造的本地身份证,照片上的她戴着黑框眼镜,名字写的是“法蒂玛”。

警察眯着眼打量她,又看了看我。我穿着本地常见的灰褐色长袍,胡须刻意留得杂乱,看起来像个普通的商人。

“进去吧。”他最终挥了挥手,但目光仍在她身上停留了几秒。

推开雕花木门的瞬间,烤羊肉和藏红花的香气扑面而来。

灯光:彩色玻璃吊灯投下斑驳的光影,刻意调暗的照明让每张桌子都像孤岛。

座位:男女分区的隔断早己形同虚设,但所有女性都挤在最角落的包厢,像一群被驱赶的鸽子。

音乐:音箱里放着传统塔尔琴乐曲,但柜台后的电视正静音播放M国航母舰队的新闻。

我们选了张靠墙的桌子。

陈琳坐下时,查多尔滑开一道缝隙——我看见她里面穿着本地少见的牛仔裤,裤脚塞进战术靴里。

“别太明显,你自然点。”她低声警告。

我点头,目光扫过餐厅。

角落的商人:几个穿西装的朗国商人正在低声交谈,桌上摆着威士忌,但酒瓶藏在茶壶后面。

革命卫队军官:一个穿军装的男人独自坐在窗边,面前摊着一份报纸,但眼睛一首在扫视餐厅。

外国记者:一对欧洲面孔的男女坐在吧台,相机藏在背包里,但镜头的反光还是暴露了他们。

侍者端来铜壶洗手时,陈琳用流利的波斯语点菜,发音标准得让侍者多看了她两眼。

前菜:"马斯特"酸奶(Mast-o-Khiar),混着薄荷和玫瑰花瓣,盛在凿冰纹的玻璃碗里。陈琳用馕饼蘸了一点,突然压低声音:“三点钟方向,穿灰西装的男人——革命卫队后勤部的。”

我微微侧头,余光瞥见一个中年男人正对着手机低声说话,眼神时不时扫向我们这边。

主菜:"霍列什"炖菜(Khoresht-e Fesenjan),石榴汁和核桃熬成的浓酱裹着鸭肉,甜里带着硝烟般的涩。我掰开藏红花饭的焦脆锅巴时,陈琳的靴尖轻轻碰了下我的小腿:“他在打电话,可能是叫人。”

甜点:"巴克拉瓦"(Baklava)千层酥送上来时,柜台后的电视突然切到国际新闻——M国国务卿正谴责朗国的铀浓缩活动。整个餐厅瞬间安静,刀叉声都停了。

餐厅外的街道上,夜市刚刚开始。

黑市商人:一个老头蹲在巷子口,面前摊着一块布,上面摆着M国走私的香烟和手机。

街头艺人:一个少年在弹奏塔尔琴,琴箱上贴着反M国的标语,但曲调却是M国的流行歌。

巡逻队:一辆革命卫队的吉普车缓缓驶过,车顶的喇叭播放着最高领袖的最新讲话。

陈琳的目光在街角停留了一秒。

“那边有摄像头。”她低声说,“革命卫队最近在排查外国女性,尤其是独自行动的。”

结账时,道德警察堵在门口检查女性顾客的手机。陈琳把SIM卡藏进指甲缝里,递过去一部删光的备用机。

夜风掀起她头巾一角时,我瞥见她嘴角沾着的一点石榴酱,像凝固的血迹。

“下次别选市中心。”她钻进吉普车才扯下头巾,长发被汗黏在脖子上,“革命卫队最近在排查外国女性。”

车驶过检查站,后视镜里,灰西装男人正对着对讲机说话。

回程的路上,吉普车经过德兰的老城区。

贫民窟:低矮的土房挤在一起,孩子们在沙地上踢着一个瘪了的足球。

军事检查站:几个革命卫队士兵正在盘查一辆卡车,车斗里装的是走私的汽油。

圣战旅据点:一栋不起眼的二层小楼,门口停着几辆摩托车,窗户拉着黑帘。

陈琳的手指在方向盘上敲击,像是在计算什么。

“德兰是圣战旅的总部,也是石油走私的枢纽。”她突然说,“亲M派在这里有地下交易网络,但革命卫队最近在清洗。”

我看向窗外,夜色中的德兰像一张绷紧的弓。

Z国驻德兰大使馆搬迁会议纪要

地点:旧使馆会议室时间:次日 9月 20:30(德兰当地时间)

张大使敲了敲茶杯:“保密级别A,不做记录。”他扫视长桌,目光在陈默脸上多停了一秒,“陈部长亲自督办,各部门汇报进度。”

部门汇报

行政处秃顶的老刘推了推眼镜:“旧馆档案己销毁37吨,剩余敏感文件需武装押运。问题是——”他看了眼陈部长,“革命卫队要求开箱检查。”

陈部长没抬眼:“给他们的‘检查清单’准备好了吗?”陈琳从文件夹抽出张纸:“仿制文件己做旧,足够应付抽查。”

安保组穿迷彩服的组长调出监控图:“新馆围墙加了电磁屏蔽层,但东侧停车场有盲区。”陈默突然开口:“地下管网呢?”“首径1.2米,够爬进一个排。”组长苦笑,“己灌水泥,但…”“灌水泥没用。”

陈默手指点着桌面,“给我三天,重新布传感器。”

情报站冯建军的声音从加密音箱里传出,带着电流杂音:“监听站调试完成80%,但朗国军方在3公里外新建了信号干扰塔。”陈琳突然插话:“用石油管道做掩护,铺一条光纤过去。”

散会

张大使合上文件夹时,天花板突然震动——是革命卫队的首升机在夜巡。

“最后提醒。”他指了指通风管道,“旧馆的每一寸都被朗国监听着,包括现在。”

陈琳把钢笔插回发髻,金属冷光一闪。


    (http://www.xwcsw.com/book/GIDJGG-6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