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暗自下套,党同伐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16 章 暗自下套,党同伐异

 

启祥宫内,暖意融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福橘清香与龙涎香混合的独特气息。

万历皇帝慵懒地斜倚在罗汉床上,享受着郑贵妃亲手剥好的橘瓣。那清甜微酸的汁水在口中化开,让他因久卧而有些滞涩的味蕾也舒爽了不少。

郑贵妃见他眉眼间带着几分惬意,便柔声笑道:“皇爷,这南边新贡的福橘,滋味可还爽口?妾听闻,这橘子不仅酸甜开胃,还能理气化痰,对皇爷的龙体是大有裨益的。”

她声音娇柔婉转,如同春日里最和煦的风,轻轻拂过万历皇帝的心头。

万历皇帝微微睁开浑浊的眼,瞥了她一眼,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含糊地“嗯”了一声,算是回应。

他喜欢郑贵妃这种无时无刻不将他的身体放在心上的体贴。

“皇爷若是喜欢,妾明日便再吩咐御膳房,让他们想法子多弄些来。”郑贵妃顺势说道,一边说着,一边又拈起一瓣橘肉,细心地剔去上面最后一丝白络,才送到万历皇帝唇边。

万历皇帝张口含住,慢慢咀嚼着,半晌才道:“这东西金贵,又是早春时节,能尝个鲜便是了,不必铺张。”

他虽然沉溺享乐,但也知道有些东西并非取之不尽。

郑贵妃闻言,立刻用帕子轻轻按了按眼角,声音中带上了几分委屈和心疼:“皇爷说的是哪里话!您是九五之尊,富有西海,天下万物皆是您的。别说这区区几颗福橘,便是天上的星星月亮,只要皇爷您想要,臣妾也恨不得能给您摘下来!只要皇爷龙体安康,心情愉悦,便是耗费再多,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又带着几分小女儿家的娇憨,万历皇帝听了,心中熨帖无比。

他知道郑贵妃这话多半是奉承,但他就是爱听。这宫里宫外,多少人盼着他早日归天,又有多少人是真心实意地关心他的身体?唯有眼前这个女人,数十年如一日,总是能说到他的心坎里去。

他伸出手,轻轻拍了拍郑贵妃保养得宜的手背,声音也温和了几分:“就你这张嘴会说话,惯会哄朕开心。”

郑贵妃顺势依偎进万历皇帝的怀里,将头轻轻靠在他的肩上,语气中带着无限的依恋:“妾说的可都是真心话!在妾心里,皇爷您就是妾的天,妾的依靠。只要能日日夜夜陪在皇爷身边,看着皇爷安好,妾便心满意足了。”

她顿了顿,又像是想起了什么,抬起头,一双水汪汪的凤眼望着万历皇帝,带着几分好奇和关切问道:“说起来,今日太子那边,似乎又为了‘出阁讲学’的事情上疏了?皇爷可是为此事烦心了?”

她这话问得极有技巧,既像是随口一提,又像是真心关怀,将一个“贤良淑德、体察君心”的贵妃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万历皇帝闻言,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不耐,但很快便被他掩饰了过去。他不想在郑贵妃面前流露出对太子的不满,那会显得他这个做父亲的太过刻薄。

他淡淡地说道:“不过是些臣子们的老调重弹罢了,朕自有道理,不碍事。”

郑贵妃立刻冰雪聪明地接话道:“皇爷圣明,自然是高瞻远瞩。太子殿下如今也己是而立之年,想来也是想为皇爷分忧。只是这讲学之事,确实繁琐,又耗费精神。皇爷心疼太子,想让他多休养些时日,也是一番慈父心肠。那些臣子们,哪里懂得皇爷的苦心呢?”

她这番话,看似既捧了万历皇帝,又暗暗点出太子“年己而立”,似乎又在不经意间为太子说了句“好话”,显得自己大度得体,不偏不倚。

实则句句都在强化万历心中对太子能力的疑虑和对讲学必要性的轻视。

明面上是理解皇帝的“慈父之心”,实则暗藏玄机,强调身子骨康健了些是刻意提起太子的身体,看似关心,却是在提醒万历——太子身体底子弱,暗示他并非强健之躯,经不起“繁琐”和“耗费精神”的讲学。这戳中了万历内心深处对太子健康的一丝隐忧。

另一个突出“繁琐”、“耗费精神”将本应正常的太子教育,刻意描绘成一种沉重的负担。暗示太子可能承受不了,或者更阴险地暗示——太子本人其实也未必真想承担这份辛苦,只是迫于压力?这为万历的拖延找到了一个“体贴”的借口,也无形中贬低了太子求学的积极性。

尤其是说万历心疼太子慈父心肠,将万历的怠政和压制,美化为“心疼”和“慈爱”,既捧了皇帝,又给太子的正当诉求(讲学)蒙上了一层“不识好歹”、“不体谅父亲苦心”的阴影。让万历在心理上更倾向于自己的不作为是“正确”的。

万历皇帝听了,果然心中舒坦了不少。他最烦那些大臣们拿祖制、拿孝道来压他,仿佛他这个皇帝做什么都是错的。

还是郑贵妃懂他,知道他并非不想让太子学习,只是不想被那些大臣们牵着鼻子走罢了。

“哼,他们懂什么?”万历皇帝冷哼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

“朕当年登基之时,年方十岁,还不是在母后和张先生的辅佐下,将这大明江山治理得井井有条?读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历练和悟性。常洛那孩子,性子还是太软了些。”

他话锋一转,又将话题引回了太子身上,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

郑贵妃立刻敏锐地捕捉到了万历皇帝情绪的变化,她没有顺着万历的话去贬低太子,反而柔声劝道:“皇爷,太子殿下性子温厚,也是好事。将来为君,仁厚治国,百姓方能安居乐业。至于历练太子殿下如今也时常处理些宫中事务,想来假以时日,定能堪当大任。皇爷您春秋鼎盛,有的是时间慢慢教导他。”

她这话,既安抚了万历,又巧妙地将话题从太子的“不足”上引开,避免了万历皇帝继续探讨跟太子相关话题。

同时,“皇爷您春秋鼎盛”这句话,也让万历皇帝听得十分受用。

万历皇帝先是盯了郑贵妃一眼,似乎猜到了她的想法。

但还是被她这番话哄得眉开眼笑,伸手揽过她的肩膀,在她额上轻轻一吻,笑道:“还是爱妃深明大义,最懂朕心。有你陪在朕身边,朕便是再大的烦恼,也能消散了。”

郑贵妃在他怀中娇羞一笑,声音糯糯地说道:“能为皇爷分忧解愁,是妾的福分。只要皇爷开心,妾便什么都愿意做。”

两人又依偎着说了些体己话,殿内的气氛温馨而暧昧。

郑贵妃总有办法让万历皇帝在不知不觉中,将那些令他不快的朝政琐事抛诸脑后,沉浸在她精心营造的温柔乡里。

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地迎合着万历皇帝的心意,既能让他感受到被崇拜、被依赖的帝王尊严,又能让他体会到寻常夫妻间的温情脉脉。

这种炉火纯青的语言艺术和情感掌控能力,正是她能够数十年如一日,稳坐后宫第一宠妃宝座的秘诀所在。

而万历皇帝,也在这份刻意营造的“深情”与“体贴”之中,找到了他作为帝王所渴望的慰藉。

启祥宫的午后,就在这橘香暖语,圣心微澜之中,静静地流淌着。

两人又依偎着说了些体己话,万历皇帝的心情彻底放松下来。

他把玩着郑贵妃柔若无骨的手指,眼神却渐渐变得有些深沉起来,似乎又想起了什么朝堂上的烦心事。

他沉默片刻,忽然开口道:“说起来,今年的京察,似乎也快要有结果了吧?”

京察,乃是明代考核京官政绩的重要制度,每六年举行一次。通过京察,可以黜陟官员,整顿吏治。今年的京察,由吏部尚书孙丕扬主持,自然是朝野关注的焦点。

郑贵妃闻言,心中微微一动。京察的结果,往往牵动着各方势力的消长,也与她和福王的利益息息相关。但她知道,这种时候,自己不宜多言,只需安静倾听便好。

万历皇帝似乎也并非真的想听她的意见,更像是在自言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朕听说,孙丕扬他们,这次是铁了心,想把吏部员外郎汤宾尹,还有那个御史顾天俊给罢黜掉?”

汤宾尹和顾天俊作为宣党和昆党的首领,都是近年来在朝中颇为活跃的官员,但也因其行事风格和某些言论,得罪了不少人,尤其是东林党一派的官员。

郑贵妃依旧没有接话,只是柔顺地靠在万历皇帝的肩头,玉指轻轻在他胸前画着圈,仿佛对这些朝堂之事漠不关心。

她深知,皇帝在谈论这些敏感的政务时,往往只是想找个倾诉的对象,或者说,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彰显他对朝局的掌控。此刻,任何多余的言语,都可能引来不必要的猜忌。

万历皇帝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继续说道:“哼,他们打的什么主意,难道朕会不知道吗?无非是想借着京察的机会,排除异己,安插他们自己的人罢了!一个个嘴上喊着什么‘澄清吏治’、‘为国选贤’,心里头盘算的,还不是那些党同伐异的龌龊勾当!”

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厌倦和洞悉一切的了然。虽然他多年不朝,但对于朝堂之上的那些明争暗斗,他并非一无所知。

相反,他正是通过这种看似“不理朝政”的方式,在幕后冷眼旁观,任由各派势力互相牵制,从而达到他自己权力的平衡。

“汤宾尹,虽然有时候说话不中听,但办起事来还算得力。顾天俊嘛,也是个敢言的御史,朝中总得有几个这样不怕得罪人的‘愣头青’,给那些自以为是的家伙们提提醒,免得他们忘了,这天下,究竟是谁的天下!”

万历皇帝说到这里,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厉色。他最痛恨的,便是那些结党营私,试图挑战皇权的臣子。京察,本是整顿吏治的工具,却常常被他们当成了党争的武器。

郑贵妃依旧沉默着,只是在他话音落下时,恰到好处地抬起头,用那双充满崇拜和信赖的眼睛望着他,柔声道:“皇爷圣明烛照,洞察万里。朝堂之事,纷繁复杂,也亏得皇爷您心中自有乾坤,才能稳坐钓鱼台,任凭风浪起。妾虽不懂这些国家大事,却也知道,皇爷您才是这大明朝的定海神针。”

她这番话,既没有对京察之事发表任何具体意见,也没有偏袒任何一方,只是单纯地表达了对万历皇帝智慧和权威的无限敬仰。这种“无条件的信任”,正是万历皇帝此刻最需要的。

果然,万历皇帝听了她的话,脸上的神色缓和了不少。他伸手捏了捏郑贵妃的脸颊,笑道:“就你这张小嘴甜!不过,你说的倒也没错。这朝堂啊,就像一盘棋,朕不下场,他们才能斗得热闹。斗吧,斗吧,只要他们不太过分,朕便由着他们去折腾。”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种掌控一切的自信,也带着一种对臣子们的不屑与疲惫。

郑贵妃见他不再谈论京察之事,便也聪明地不再提及,转而又说起了些轻松的宫闱趣闻,将万历皇帝的注意力重新引回到了眼前的温柔乡之中。

她深知,在皇帝面前,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沉默,是一门比任何宫斗技巧都更为高深的学问。而她,显然己经将这门学问,修炼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启祥宫的午后,依旧沉静。只是那看似平静的香气之中,却又多了一丝朝堂权谋的硝烟味道,无声无息地弥漫着。


    (http://www.xwcsw.com/book/GIGEFG-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