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二次战略目标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7章 第二次战略目标

 

这一日,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周潜的营帐内。贾诩带着一个青年,神色匆匆地来到周潜面前,说道:“主公,我为你引荐一个人。”

贾诩转身,指着身旁的青年介绍道:“这是剑师王越的弟子史阿。”

“史阿见过将军。”史阿抱拳行礼,身姿挺拔,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毅与自信。

“快快请起。”周潜赶忙扶起史阿,目光中满是欣赏。

贾诩微笑着补充道:“主公,史阿剑术精湛,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定能为我军增添助力。”

“主公,臣先去处理事务了。”贾诩说完,便告辞离去。

贾诩走后,周潜看着史阿,说道:“史阿,我任命你为剑术教授,负责教导我童子军剑术,务必将你的精湛技艺传授给他们。”

“臣领命。”史阿毫不犹豫地应道,声音坚定有力。

时光流转,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耕期。大地复苏,万物生长,这是一年中至关重要的时节,对于黄巾军来说,也是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周潜深知此时需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总结,为未来的发展制定明确的方向,于是召集众人准备召开年终总结会议。

周潜端坐在营帐首位,看着麾下众人位列两班,人才济济,心中满是欣慰。文臣武将各有所长,可谓文武双全。

武有张牛角、卞大、黄忠、徐晃、褚飞燕、张白骑、李大目、林勇、左髭、丈八、卞喜等将领,他们在战场上勇猛无畏,是黄巾军的坚实武力保障。文有张宁、阎忠、贾诩、田纪、甄逸、马震、白术等谋士,他们足智多谋,为黄巾军的发展出谋划策。

会议开始,田纪率先起身,向周潜汇报:“主公,如今我军治下,共有百姓八十六万六千五百七十八人,计三十三万八千两百一十一户。拥有土地六十二万亩,粮草储备达一千三百万石。”

甄逸接着说道:“主公,目前我军税收所得并不多,府库大量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商业买卖产生的收益。”

张牛角随后起身,神情严肃地说道:“主公,我军现有主力军一十二万,卫戍军三万,后备军二万,屯田军一十八万。拥有甲胄一十二万领。当下,三万主力在蓟县与敌军对峙,一万主力驻守井陉关防范并州太原方向的敌人,两万主力在军都陉防范代郡的鲜卑及匈奴。待春耕过后,卞将军可动用西万主力展开南部攻势。”

“好,那我就等卞将军的好消息了。各位先生,等我军以太行山为屏障,成功阻隔东西之后,我军的发展方向应指向何处?我本意是进攻蓟县,但又担心此举会过度刺激汉庭的神经,引发与汉庭绵延日久的战争。目前我军的战略规划应当是‘高筑墙,广积粮’,在这两到三年内,我并不想与汉庭正面冲突。”周潜目光扫视众人,神色凝重地说道。

“主公,既然如此,我军在占领太行山后,应勤修内政,广开财路。如此,我相信再过两三年,我军实力必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阎忠率先发表意见,他的策略主打一个“稳”字。有时阎忠也颇感无奈,自家主公对主力军的装备要求极高,坚持每人必须配备一件甲胄才可。换做他来指挥,仅凭借手上现有的十万件甲胄,便能组织起一支百万大军。不过,他也清楚,再过两年,以主公的能力,甲胄数量应该可以翻两倍,届时黄巾军出击,定能如摧枯拉朽一般。

“主公,阎师所言极是。然而,我军如今己被汉军高度警惕。幽州蓟县、冀州常山巨鹿、并州太原,更不用说司隶地区,我军被团团围住。恐怕汉军不会轻易让我们安心发展。”贾诩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文和先生,可有妙计?”周潜急忙向贾诩问计。

“主公,我军与朝中不少官员暂时保持着不错的关系。他们认为我军实力尚在掌控范围内,且进攻我军会让他们自身损失惨重,所以会为我军从中斡旋。但我军不可能停滞不前,必须谋求发展。依我之见,现在我军的突破口在于代郡。”贾诩说着,手指向地图上的代郡。

“有理。塞外鲜卑时常侵扰代郡,致使代郡残破不堪。而且并州的朔方、云中、五原、定襄等郡己被鲜卑及南匈奴占据。汉军想必希望我军与胡人交战,而我军若能占领这些地方,不仅可以获得优秀的养马地,还能解决太行山地区耕地不足的问题。我看朔方等郡十分适合我军发展。”阎忠连忙补充道。

经过一番深入的讨论,众人对未来的战略方向达成了共识。会议结束后,各将领迅速奔赴各自的岗位,开始执行既定的任务。

卞大领西万大军南下,士气高昂。他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太行山地区的占领,为黄巾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大军一路前行,所到之处,百姓纷纷夹道欢迎。黄巾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深得民心。

张牛角继续坐镇幽州前线,与蓟县的敌军对峙。他加强了营地的防御工事,日夜巡查,丝毫不敢懈怠。同时,派出大量斥候,密切关注敌军的一举一动,确保能够及时应对任何突况。

而在太原方向,周潜任命黄忠为主将,统领一军,防备太原方向的敌人。黄忠到任后,迅速熟悉地形,整顿军备,训练士卒。他深知责任重大,太原方向的敌军随时可能发起进攻,必须严阵以待。

周潜则坐镇井陉县,统筹全局,防备冀州方向的敌人。他一方面关注着各条战线的情况,及时做出决策;另一方面,积极组织百姓进行春耕生产,确保粮食供应。同时,他还不断思考着如何进一步发展经济,增强黄巾军的实力。

贾诩则加大了锦衣卫的活动力度,收集各方情报。他深知在这复杂的局势下,情报是制胜的关键。通过锦衣卫的努力,黄巾军对汉军、世家大族以及塞外胡人等各方势力的动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周潜的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http://www.xwcsw.com/book/GIIEIF-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