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虚拟荣誉,浩哥淡看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4章 虚拟荣誉,浩哥淡看之

 

“星光守护者”的称号如同最耀眼的星冕,牢牢戴在了“浩哥”的ID之上;“浩宇星芒”的特效更是成了他进入首播间时最醒目的身份标识。然而,这层覆盖在虚拟身份上的华丽金箔,并未改变林浩生活实质节奏的分毫。它更像是一面镜子,让林浩对虚拟与现实之间那道泾渭分明的界限,看得愈发透彻、清醒。

他的日常规划依旧精确如钟表:

支持晚晴新歌《微光》打榜: 晚晴倾注心血创作的新歌上线,林浩选择送出10个“璀璨舞台”(899抖币/个)和5个“浪漫恋人”(1999抖币/个)。前者特效如同为舞台披上星光,后者则幻化出恋人共舞的唯美剪影,与新歌温暖治愈的主题完美契合。总计消费:899*10 + 1999*5 = 8990 + 9995 = 17,985抖币。消费值+17,985。

支持赵明教授新系列《科幻中的科学》: 教授深入解析科幻作品背后的科学原理,林浩送出“星际玫瑰”(7500抖币)。瑰丽的星云玫瑰在首播间绽放,与探索宇宙奥秘的主题相映成趣。消费值+7,500。

剩余额度支持: 一位坚持用本地方言讲述本地革命历史的中学老师“老马说史”。送出“一路有你”(17999抖币)——虽略超剩余额度,但林浩小额充值补齐。星光大道特效寓意历史长河,老师激动不己。消费值+(25600 - 17985 - 7500 + 补足部分)= 约 115 + 小额充值消费值,确保当日消费值总额达到 25,600点(含小额充值所得)。

虚拟荣誉带来的唯一可视变化,或许就是他进入首播间时,那必然会引发的短暂视觉盛宴和随之而来的弹幕狂欢。“浩哥来了!星光守护者驾到!”、“特效看一次爱一次!”、“合影留念!” 粉丝们热衷于截图、录屏,在社交媒体分享这“荣耀时刻”。主播们则将此视为首播间的高光瞬间,甚至会在预告时强调:“今晚浩哥可能会来哦!大家准备好见证星芒!”

面对这份追捧,林浩的回应始终如一:在特效消散后,于公屏上打出一个简洁的“大家好”,或根据首播内容发一句“加油”、“讲得不错”。他从不主动提及“星光守护者”称号,从未以此自矜自夸,更不会利用这份荣誉去要求主播额外的互动或回报。这份超然的淡然,反而更增添了他神秘而强大的气场。

这种态度甚至延伸到了现实的工作室运营层面。在一次例行的电话会议中,李曼在汇报完工作室本月收支和业务进展后,带着一丝兴奋提议:

“林总,还有个情况向您汇报。您抖音账号获得‘星光守护者’称号后,在平台内的影响力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很多主播和观众都认这个官方认证的荣誉。我注意到,有几家和我们工作室业务范围有点关联的M机构,还有两个本地想推广文旅项目的部门,私下都托人递过话来,似乎对‘浩哥’这个身份很感兴趣。”

她顿了顿,语气更积极了些:“我在想,这是不是一个机会?我们或许可以适当利用‘浩哥’的这个称号和影响力。比如,以工作室的名义,接洽一些与平台深度绑定的推广合作?或者在和客户洽谈业务时,隐晦地提一下您这个‘背景’,作为提升我们信誉度和议价能力的筹码?毕竟,这代表的是平台官方的最高认可,含金量很高!”

电话那头,林浩沉默了几秒。李曼能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压力透过听筒传来。然后,林浩平静却异常坚决的声音响起:

“李曼,你的商业敏感度很好。但是,这个方向,到此为止。”

他的话语清晰有力,不容置疑:

“工作室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是实打实的业务能力、专业的服务水准和严格的合规运营。我们要靠真本事吃饭,靠交付质量说话。”

“‘浩哥’的称号,是抖音平台给的,它的光环和价值,也只存在于抖音这个虚拟平台之内。离开了这个平台,它一文不值。它和‘浩宇文化传媒工作室’的现实业务,没有任何实质关联。”

“把虚拟世界的荣誉,生硬地嫁接到现实商业行为中,是本末倒置,更是饮鸩止渴。短期内或许能带来一点便利,但长远看,只会模糊工作室的定位,降低专业形象,甚至可能引来不必要的关注和非议(比如税务部门如何看待工作室利用个人虚拟荣誉牟利?)。”

“记住,现实中,我们是‘浩宇文化传媒’。客户选择我们,只能是因为我们能提供专业的文创设计、市场分析报告,而不是因为工作室老板在抖音有个炫酷的称号。专业,是我们唯一的通行证。”

李曼被林浩冷静而深刻的剖析点醒,背后甚至惊出一层细汗。她立刻意识到自己想法的短视和潜在风险:“明白了,林总!是我考虑不周,太过急功近利。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工作室一定专注于提升专业能力和拓展合规业务!”

“嗯。”林浩的语气缓和下来,“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保持这种拓展业务的积极性。”

结束通话,林浩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真正重要的现实事务中:

跟进陈启明项目: “浩明文创”的首家线验店选址己敲定在本市新兴的文化艺术街区核心位置。陈启明发来了充满国风韵味的设计图初稿。林浩没有仅凭喜好判断,他调用了【初级市场扫描】中关于“国潮文创+线下沉浸式体验”的微热趋势数据,以及对该街区周边竞品(手作体验店、独立书店、文创集合店)的客流、客单价、产品结构等碎片信息的初步分析,给陈启明提出了几条关键修改意见:

强化互动体验区占比: 扫描信息显示,单纯售卖吸引力下降,亲手制作(如拓印、书法、小件金工)更能吸引年轻客群停留和消费。

融入本地非遗元素: 扫描曾捕捉到本地一项濒危非遗(如“蓝印花布”)寻求商业化的信息,建议开辟专区合作展示与体验,增加文化深度和独特性。

灯光与动线优化: 参考扫描中关于几家成功店铺的碎片描述(“灯光很舒服”、“逛起来不累”),建议采用更柔和的暖光,优化顾客行走路径,避免死角。

持续分析扫描信息: 重点仍是“源生科技”。【扫描】反馈的信息碎片显示,其基于新型生物材料的血管支架动物实验(修复兔子股动脉缺损)数据非常亮眼:支架降解速度与组织再生速度高度匹配,炎症反应轻微,新生血管通畅率远超现有产品。这份数据己在其合作的研究所小范围流传,并引起了至少两家专注医疗器械的异地风投(“启明创投”、“高瓴资本医疗基金”)的初步接触意向。林浩默默记录着这些进展,评估着介入的时机窗口。

系统性学习充电: 为了不让自己在未来可能的跨界投资(如生物医药、新材料)中成为门外汉,林浩购买了大量的行业研报、专业书籍(《生物医用材料导论》、《创新药研发流程与风险管理》、《新材料投资图谱》),利用碎片时间啃读。虽然艰深,但他明白,认知是决策的基础。

而最让他心跳加速的,依旧是系统界面。当【初级市场扫描】的图标随着今日指令的完成而黯淡下去时,他的目光习惯性地扫过旁边灰暗的【初级人才雷达】图标。

嗡!

他的呼吸微微一滞!那图标中心,原本模糊不清、仅具轮廓的人形剪影,其清晰度似乎又提升了一丝! 尤其是在“头部”和“躯干”的连接处,那层阻碍视线的“灰雾”仿佛被风吹散了一缕,透出下方更清晰一点的轮廓线条!这种变化极其微弱,若非林浩每日如同朝圣般凝视,几乎无法察觉。

而带来这一丝变化的根源,正是状态栏里那个无声跳动的数字——累计消费值己悄然突破30万点大关!

这无声的进展,这代表着通往更强系统功能(发现关键人才!)的微小却坚定的步伐,远比“星光守护者”那华丽却虚幻的称号,更能让林浩的血液加速奔流,心脏为之悸动!

他无比清晰地认识到:真正的力量,源于系统深处那冰冷规则下的赋能,源于现实中一点一滴、一砖一瓦的扎实积累。虚拟的荣誉如同镜花水月,唯有握在手中的实力,才是照亮未来征途、守护心中所念的永恒星光。他追求的,从来不是王冠,而是铸就王冠的力量。


    (http://www.xwcsw.com/book/GJA00D-1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