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原本设立的目标,就是针对那些大唐境内不听话的江湖群体。
后来,伴随着大唐政权的稳定,那些依附于皇权的阶级势力逐渐强大,镇武司的职权又把这些阶级势力,譬如地方上的世家,囊括其中。
主要的去收集他们的情报,让皇帝知晓内部势力的一切动向,以此来对天下势力做出平衡。
职权上,可以说有着本质的不同。
而在如今境内凶兽,没办法对大唐造成威胁的情况下。
镇武司所负责的江湖势力以及地方世家,就是李安登上皇位后,所要面临的主要内部威胁。
毕竟,因为当年毁灭兽灾的主力都在皇族这边,那些地方上的江湖势力、武道世家从结果上来看,所遭受到的破坏,远远比不上皇族的损失。
就比如天罡大宗师的数量,还停留在昔日时期,凌驾于如今的皇族之上。
这种情况下,自然就是李安所要面临的内部威胁。
那么镇武司这个专门针对内部势力所创建的部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只可惜,在经过毁灭兽灾后,镇武司遭到的破坏几乎可以称之为团灭。
不光昔日里坐镇这个部门的两位皇室大宗师陨落,各个地方上的镇武司机构,也几乎无人可用。
使得毁灭兽灾后的这两年半时间里,即便时任帝国太子的李安,监国期间对镇武司做了很多的资源倾斜,也仍旧失去了对地方上的精细把控,那些天罡大宗师坐镇的势力,更是不用多说,完全漆黑一片。
因此,李安迫切的需要镇武司能够重新工作起来。
让这些地方上实时所发生的任何隐秘事件,包括有天罡大宗师坐镇的六大世家,以及西大江湖宗门的情报,都重新回到李安的案几前,来让他这位皇帝,对如今大唐帝国的局势做出正确的判断。
所以,李安方才没有过多思考,首接打算将锦衣卫归入到镇武司当中。
虽然说有着锦衣卫的加入。
镇武司依旧无法对抗天下所有的天罡大宗师,恢复到往日巅峰时期,稳定内部武道势力的作用。
但只要情报机构能够在锦衣卫的操控下,完全运转起来。
让天下所有的势力,对李安处于一个明牌的状态。
那么凭借着锦衣卫带来的情报,再加上李安现在手中握着的力量,以及今后系统带来的助力,定然可以将现在大唐帝国内部的弊端妥善处理。
完美的渡过这个因为毁灭兽灾事件,造成的大唐帝国主弱臣强的劣势阶段。
“也不知道,帝都外的那些外姓天罡大宗师,还有江北道那位外来的武道半圣,在父皇身陨之后,有没有升起造反的心思。”
“如果没有,那自然是最好,但如果是有...”
李安靠在龙椅上,双目微眯。
说实话。
在系统出现后。
他其实对大唐帝国所要面临的内部威胁,己经没有了之前的紧迫感。
如今更倾向于,将这些父皇在位期间的天罡大宗师势力,以及天下其他势力,都慑服在自身的掌控之下。
只有这样,他今后召唤的神魔才会凭空高出一个层次。
否则只依靠己经召唤的神魔,以及系统的签到功能,纵然慢慢也能达到武道圣人的层次。
可难免,会少这一层助力,使得今后的大唐帝国顶尖战力,从基础上就遭到了削弱,这让有些强迫症的李安无法接受。
所以李安不希望他们有反的心思。
尤其是在他刚刚激活系统的这第一个月。
整体实力不足以镇压天下,再集合父皇陨落,很容易会被内部的势力认定为机会...
但别人内心想什么,做什么,他终究是操控不了。
如今也只能寄希望于,锦衣卫在归入镇武司后,所收集到的天下各方情报,没有让李安升起狠下心来铲除某些势力的心思。
“唉...”
想到这里,李安不由叹了口气。
要是系统早些年没有皇帝这个条件就能激活。
或者说,大唐帝国没有经历过毁灭兽灾,他能成长为完全体帝国太子再登基。
就完全不需要面对现在这左右两难的局面了。
但事情既然己经出现了。
他也只能接受。
以最好的心态,来让大唐帝国变成自己想要的形状。
“锦衣卫归入到镇武司的事情,待曹正醇到来后,再去办。”
“现在,先看一会奏折。”
李安压下心中的叹息,目光落在殿内的奏折上,暗暗想到。
锦衣卫召唤卡己经出现在系统空间中。
他可以随时取出动用。
但内部的锦衣卫毕竟达到两万人数,数目庞大。
而皇宫内部,各个地方都有守卫、太监、宫女活动,看守极为森严。
他若是在皇宫内部使用,突然冒出来的两万人,一来,必然会被人看到,引起皇宫内部的骚乱,二来即便他清理出空间,这两万人的出现,也必定会引起很多人猜测纷纭,引起舆论上的无法控制。
为了避免这不必要的麻烦,他打算待会在皇宫外动用。
而现在,虽说也可以离开。
但还有曹正醇这个因素在。
面对这第一次召唤的神魔,其如何出现以及如何来到自己身边,李安有很多地方都不太清楚。
再加上将锦衣卫放置在镇武司之中,也不差这一个时辰的时间。
故此,李安选择等。
等曹正醇过来,他交代完事情后,再去解决锦衣卫归入镇武司的事情。
而在此期间,他不清楚曹正醇会在这一个时辰内的哪个时间段出现。
所以,既然有奏折的情况下,他自然也不会选择干等。
李安心念一动,顿时有大批奏折,从银箱中飞入到他面前的案几上,武道体系从炼神开始,便可以凭借意念操控外物,有如此便利的手段,李安自然不会用真身去取用下面的奏折。
而通政司负责皇帝对外的很多事情,奏折作为其职责之一。
每次呈报到李安面前的奏折,都会根据朝堂官员或者地方官员所述的事情缓急进行分类规整,那些不同银箱子内的奏折,便是规整分类后的情况。
李安用意念取用奏折,也会按照通政司标注的事情缓急进行处理。
(http://www.xwcsw.com/book/GJCA0I-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