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有旨,今陛下观阅奏折,觉察朝廷有恙,有奸臣蒙蔽圣听,损害帝国利益,都察院失职,不堪大用。”
“内侍司为陛下信任之部,今特许内侍司势力可绵延宫外,监察百官,捉询百官失职罪责,监视百官权限,同时参与朝廷运转政务,各级部门,上至朝堂,下至县衙,左至军队,右至番邦,中至朝廷一切大案要案,内侍司人员皆需坐值监察,随时上报所监视部门一切政务...”
“因皇宫内,还需内侍司人员兼顾,两者不可抛,故此,朕命内侍司,凡七品锻骨境以上人员,单独罗列出来,组建东厂,负责上述政务。”
“七品锻骨境以下人等,依旧负责往日劳作,由东厂全权领导,东厂督主由曹正醇担任,谢不柔为左指挥使、侯里蟹为右指挥使,二人辅佐督主曹正醇,务必肃清朝堂上下,以证圣听。”
“钦此。”
曹正醇雄视两位跪在地上接旨的内侍司大太监,缓缓将陛下命令一字不少的颁布出来。
“这...”
跪在地上的谢不柔、侯里蟹,小心翼翼的抬起头看了曹正醇一眼,又互相对视一眼,两个人心神巨震。
要知道。
他们在听旨前,因为刚刚那假乌龙刺杀事件,护驾来迟,内心本就忐忑不己。
本以为,陛下让曹正醇交代给他们的事情,就算不是什么惩罚,恐怕也得是什么削减他们权力的事情。
毕竟。
以前的内侍司,就他们两个修到了二品地煞境,是当之无愧的内侍司太监领头者,自然掌握了内侍司无上权力。
但如今。
曹正醇这位不知道如何修成天罡大宗师的大太监,腾空出世。
有天罡大宗师领头,内侍司的权力,自然就不能再让他们两个小小的二品地煞,占了大头。
陛下要宣布的事情,肯定是跟这些有关。
为此,他们也做好了让权的准备。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陛下要宣布的事情,不是削减他们的权力,也就罢了。
居然还无限的增大了他们的权力。
是的。
无限的增大了。
之所以如此说法。
是因为,以前的内侍司,权力只局限于皇宫这座永远无法出去的牢笼之中。
在这座上有帝君坐镇的深宫内,他们的权力再大,又能大到哪去?
顶多就是在职权范围内,拿捏一下他们负责的事务罢了。
可现在。
帝君的一道命令,让他们从此可以涉及天下事务,以往在他们面前高高在上的朝堂百官,威风凛凛的将军,也将成为他们视下的笼中鸟雀,更别说天下的臣民,皇权特许,谁敢不从?
这种情况下,就算是有曹正醇压在他们头上,又怎能不算是权力无限增大呢?
至于说,皇族在经过毁灭兽灾后,没了往昔武圣皇帝坐镇时的荣光。
这个时候,他们得到这种权力,出去监察百官,代皇命巡视天下,可能有着很大的危险。
但别忘了,他们现在己经知道了新帝君手中掌握的恐怖底蕴。
抛开以前威震天下的武安王不说。
新帝君这般年岁就修成了天罡大宗师,未来是肯定可以成为武道圣人雄主的。
有武道圣人作为背靠,整个天下谁敢欺辱他们这些身负皇命之人?
当然,他们拿未来作为依据,现在肯定是不现实的。
但抛开这两位不说。
他们的督主本身也是一尊天罡大宗师。
在整个大唐帝国,皇族外部天罡大宗师,不超两手之数的情况下,一尊天罡大宗师现在作为依靠,谁敢对他们下手,那岂不是打脸曹正醇?
可以说,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他们都有支撑,这种情况下,陛下赐予他们的权力,对于他们而言,将宛若鱼入东海,鸟腾天空,尽可大展宏图。
甚至不止他们,凡内侍司以往七品锻骨境以上太监,也将不用再居于这座深宫之中,一辈子抬头看看,就能看到头了,都将有了希望,改变了人生。
“两位,还愣着干什么?”
“还不快接旨?”
曹正醇冷声道。
“奴婢谢陛下赏识,今后势必为陛下肃清朝野,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可以说,李安的这道命令,让谢不柔和侯里蟹陷入了巨大的恍惚之中,竟一时间忘记快点接旨,曹正醇的提醒,让他们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瞬间反应过来,连忙起身接下这道陛下口谕。
而他们深知,这是陛下赏识他们,让他们不用再一辈子困于此地,所以内心对李安,瞬时产生了无限的崇敬,暗暗发誓,一定要办好陛下吩咐。
“今日只是陛下口谕,因为东厂的组建绝非一时一日之功,需提前做好准备。”
“而明日,陛下会亲口在朝会上下旨,本督主也会去陛下主持的百官朝会,现身于百官面前,届时,会有明确的圣旨经由通政司下发,到时候,你们便可以去执行东厂的职责了。”
“现在,你们把七品锻骨境以上的太监,悉数招至内侍司宫殿,让本督主先看一看。”
曹正醇看着激动的谢不柔和侯里蟹,抿了一口茶水,淡淡开口道。
东厂这等部门,出现在大唐。
定然是要宣告文武百官以及天下的。
避免因为这些人不知东厂的存在,产生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但这是明天的事情。
至于现在。
他则要亲自开始,颁布东厂的细则,明确东厂的职责范围,以及对东厂的这些人做出一些限制。
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
他今后负责的东厂,要为陛下负责。
陛下给予内侍司权力的目的,是让他们去肃清朝野,避免朝臣在外,陛下在内,从而对陛下做出什么蒙蔽圣听之事。
而不是让这些内侍司太监出去后肆意妄为。
如果不加以限制,这些久居深宫的太监一旦出去,权力必将失控。
“是,督主大人,我们二人这就去办。”
侯里蟹两人顿时躬身退出内侍司主殿,而离开后的他们内心充斥着无限的激动。
一来,他们的人生境遇从此要大幅改变。
二来,他们也看到了自身修为蜕变的希望。
要知道,以前皇族赐予太监们修行的功法有缺陷,只能修至二品地煞境,可现在,曹正醇修至天罡大宗师,这意味着,新帝君手中,很可能,不,定然是有着太监修行功法的天罡大宗师后续境的篇章。
他们若是办好了差事,是不是意味着,他们也有机会,像曹正醇这样,成为天罡大宗师?
只不过现在一切才刚开始,光是帝君的这道命令,就让他们占了巨大的便宜,他们安敢开这样的口,只能待后话再说了。
...
“陛下,殿前司李大,李古两位主司求见,请求陛下赐他们护驾来迟之罪。”
另一边,在曹正醇开始处理内侍司转变东厂机构之时,唐皇殿内,李安本打算待李千水走后,就去处理锦衣卫归入镇武司的事情,却在这时,周迪再一次走入唐皇殿,躬身禀报。
原来,在李千水因为被李安和曹正醇多次震惊后。
虽忘记参他们护驾来迟一事,可当李千水走出唐皇殿后,看到在外面候着的他们,瞬间又想起来这回事。
只不过,李千水毕竟己经向李安表明离开了,即便想起来这回事再回来,也不是回事。
于是,便让这两人自己来找李安谢罪。
“不必让他们进来了,告诉他们,免去他们一年俸禄算作此次事件的责罚,今后工作不可再出现差池,否则,自己辞去殿前司主司之职。”
李安摆了摆手,示意周迪说道。
相比于锦衣卫归入镇武司的事情。
见两个殿前司的主司,无关紧要。
但此次事件,对方确实是来迟了,需要予以责罚,不过念在他们为皇族之人,事件本身又涉及到自己,责罚的大小全由他一个人说了算,便稍作惩戒,以示警告。
“是,陛下。”
周迪拱手,正准备出去。
却在这时,又听到李安开口。
“对了,通报二人后,再去一趟镇武司,告诉代司长李章,朕给他们镇武司补充了一些人手。”
“是,陛下。”
周迪听后,再度拱手,虽然内心疑惑,但陛下之命,他只需要负责通报即可,随即恭敬转身离去。
周迪走后,李安心念一动,将先前所观奏折,吸入手中,然后朝着唐皇殿外一步跨越而去,瞬间消失在了唐皇殿。
皇宫之中,的确有武道阵纹密布,不管是内侍司、殿前司、金吾卫,还是武安王,亦或者其他闯入皇宫的高等级武者,都不能调动大地煞气以及天空罡气,只能凭借肉身赶路。
但这样的限制,对于主修皇族帝君功法的他而言,没有意义。
因为这些布置,本意就是限制帝君以外所有踏入皇宫的武者所设立,以此来彰显皇族帝君的威严。
故此,在皇宫之中,李安是完全可以调动这些大地煞气和天空罡气的。
没有像外部武者那样的限制。
李安武道半圣的修为,自然可以一步就瞬移数千米,不会被任何人察觉。
(http://www.xwcsw.com/book/GJCA0I-3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