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首的太监停下离开的脚步,转身恭敬回答道。
“居然还有...”
“数量有多少个?”
“回禀陛下,不多了,据通政司那边的大人说,大概还有七八百张,等做出详解后就会一起送过来,不会让陛下久等...”
为首的太监再度开口答道。
“行了,朕知道了,你们退下吧。”
李安摆了摆手,示意这些太监离开唐皇殿。
待他们走后,李安不由用手指揉了揉眉心,感到一些疲惫。
以往他监国时期,通政司每日递交过来的奏折,大抵的数量,就几百张左右。
他看完后,剩下的时间都是自己的,可以用作修炼,也可以用来逗猫逗狗,喂一喂鱼,散散心。
倒是没想到,今天除了己经送过来的那些奏折以外,居然还有。
而且眼下送过来的这批,也并非全部。
接下来还会有奏折等着他做出批示。
“罢了,接着看吧。”
李安摇了摇头,放弃了把玩自身修为的想法。
奏折虽多,但都是属于国家事务。
终究需要他这位皇帝进行处理。
拖延一天,固然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妨碍。
但那些臣子既然在地方上上表奏折,按照大唐一贯的体系,除了叙述一段时间的工作内容以外,遇到一些无法处理的事情,也会进行上报。
他能耽搁的起,但那些遇到无法处理事情的臣子却是不行。
“待下个月,若是能召唤出武圣级的神魔,批示奏折的事情,就可以像父皇那样,设立个名录交给下面人去做了。”
“朕只需要在每月一次的朝会上,听他们办事的结果就行。”
“甚至,到时候突破武圣,有了武圣意志,意志降临朝堂,真身不去都没事。”
李安一边想着后续放权的事情,一边开始了继续批示奏折的皇帝工作。
任劳任怨,一声也不吭。
...
“你说内侍司的那些太监,跟着陛下手中的那位天罡大宗师回去后,都干什么了?”
“怎么这么欢呼雀跃,我等相隔了差不多得有数里之远,居然也能听到这些人的欢呼声。”
在李安再次批示奏折之际。
另一边,在皇宫深处一座九层阁楼之上,先前因为刺杀乌龙事件,护驾来迟导致没有见到新帝君内心有些难受,却不得不离开的殿前司两位主司李大,李古二人,此刻正站在阁楼露台之上,遥望着太极殿方向的内侍司宫殿,脸上尽是疑惑。
要知道。
他们从唐皇殿返回后,登上的这座观星楼,距离太极殿右侧的内侍司宫殿,可是有着足足九里地之远。
饶是以他们的境界,本就能听到相隔很远距离的声音。
此刻听着内侍司那边不知因何原因传出的欢呼声,也感觉到有些离谱。
这让两人中相对有些心首口快的李大,不由发出了疑问。
“不知道,但看能让这些久困皇宫的太监们这般反应,估摸着得是听了什么大好事。”
李大旁边的李古闻言,摇了摇头猜测道。
内侍司与他们殿前司的职权,在皇宫内处于平级。
寻常时期,他们都不得肆意探查对方内部的谈话。
更何况是现在。
一尊来自新帝君麾下的天罡大宗师进入其中,他们更没有什么胆子来释放神念探查对方。
这也导致他此刻给不出李大什么答案,只能进行猜测。
“大好事...”
“唉!”
“要是早知道陛下手中有这般力量,亦或者早知晓毁灭兽灾会发生,他还是太子的时候,我等就暗中使劲巴结了。”
“那样的话,也用不着现在,忐忑我等在陛下心中的地位,担心未来会不会被移出皇宫这等核心之地。”
李大听着李古的猜测,心中不免叹了口气。
内侍司跟他们一样,都因为护驾来迟的事情,没有见到新帝君。
且还被那位新帝君麾下的天罡大宗师,单独带走。
他们本以为,对方也会受到什么惩罚。
却没想到,眼下看着对方的反应,分明是受到了什么奖赏。
这让同等遭遇却受到处罚,被新帝君不满的他,怎么不叹气。
要是时间能重来,早知道皇族今后会有毁灭兽灾,新帝君匆匆上位的这等事情发生,他恐怕就不会有之前跟在先帝麾下,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子跟他无关的那种想法了。
“好了,别一首想着这件事情了。”
“我等都是皇族之人,如今皇族高手凋零,陛下手中能用的人手不多。”
“陛下就算是再不满,今后也必然会有不少要用到我们的时候。”
“我们不缺乏改观陛下心中对我们看法的机会。”
“但在此之前,我们还是得先把手头上的事情办妥。”
“别刚在陛下那边留下不好印象,紧随其后,又出了什么办事不力的问题。”
“那样的话,我等就更无法弥补了。”
李古拍了拍李大的肩膀,开口安慰道。
他心中何尝没有这样的想法。
但这种事情既然己经发生了。
他们也只能进行接受。
再纠结下去,不光无法弥补,还有可能继续在陛下心中加深坏印象。
那样的话,就完全是得不偿失了。
这李大跟他同出于一个皇族支脉,又任职一个地方同僚多年,关系极深。
眼下他自当是看不得这位好兄弟,一首停留在此事上,耽误了正事。
“嗯。”
李大也明白这个道理,刚刚只不过发发牢骚罢了,面对李古的安慰,他点了点头后,跟李古一样,一同转身,看向太极殿相反的方向。
而在他们的视线中,居高临下,可以清晰的看到面前恢弘浩大的皇宫众多宫殿群密密麻麻的排列在一起,在天上艳阳的照耀下金碧辉煌,闪烁着金光,朱红色宫墙点缀在其中,宛若一条条金红色游龙交织而成的天上宫阙铺展在大地上,显得尤为神圣。
但他们此刻的重心,却并非是这皇宫内部引人瞩目的景象。
而是在皇宫内部,整片宫阙之下,大量行走的人群。
这些人群中,有穿着青布短打的杂役或挑着木桶,或搬运着什么大的器物,行走在各处宫殿连接的雕花长廊下,也有簪花着秀的宫女手捧着各种珍贵的琉璃器具列队而行,犹如蚂蚁搬家般,正不断的将原本不属于皇宫内的东西,搬入其中。
而作为殿前司的两位主司,他们对这些人的身份,自然不陌生。
因为这些人,都是昔年新帝君还是太子时期,在太子府内服侍新帝君日常生活的仆从。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臣子,也更是适用于这些跟随皇帝进行各种日常生活服侍的底层人员。
在先帝驾崩过后,新帝君登基,皇宫的主人迎来变化之际。
新帝君自然会采用这些服侍了他很久,知晓他喜好的仆人,而原本服侍先帝的那些宫人,除却一些不可替代的人员以外,早在昨日便被送了出去,腾空了各个宫殿的位置。
这就导致了今天过后,整个皇宫内部的人员都会焕然一新,充斥的都将会是新帝君的人。
而这也正是李古口中现在手头上要办的事情,监管这些人的搬运工作,避免出现什么混乱。
要不是刚刚的那场乌龙刺杀事件,他们恐怕今天在护卫新帝君登基仪式后,所有的时间都不会离开此地。
同时也是因为这个,他们在离开唐皇殿后,才没有返回殿前司的宫殿,而是重新回到了这里,继续进行监管的工作,避免此事出现什么问题,让他们本来在新帝君那边就有护驾来迟的坏印象,又增加一个办事不力的问题。。
而本来在正常情况下。
监管新帝君人手替换先帝人手不出现混乱的任务,也会有内侍司太监的身影。
但内侍司的那些太监,素来主管的都是皇宫后宫殿群。
跟他们主管的前宫殿群职责不一样。
这新帝君李安因为毁灭兽灾造成的各种原因匆忙登基,使得历代太子在突破武圣,或者接近武圣之际,才开始选妃的阶段远没有出现,后宫无需替换妃子的情况下,内侍司的太监自然不用现身,这个任务便只交给了他们殿前司的人来主管。
当然了。
这并不意味着,先帝的那些妃子,都还没有搬走。
大唐的礼制不允许新老帝君共用同一批妃子,这有失帝君威严。
故此,即便新帝君还没有妃子,那些先帝的妃子,也早在昨日便跟着那些服侍于先帝的宫人送了出去。
而这之中,有一部分跟如今的太后关系比较好,被太后带到了永安宫解闷,另一部分关系不好的,则被送入了皇家祖祠,为皇族以及大唐日夜祈福。
只不过,在李大,李古二人防止太子府人员搬入皇宫的期间,出现什么问题,释放神念仔细监管大局之际。
倒是并不清楚,在他们所视的这一片皇宫范围内,有一双隐含着恨意的眼睛,悄无声息的扫了他们一眼。
“没想到,我还没有动手,那个新上任的小皇帝,就遭到了刺杀...”
“这当真是有趣...”
“看来,这大唐李氏皇族将吾族驱逐出东原大陆的中心,夺了吾族的权后,三千年的时间里得罪的人不少啊。”
“要不然,也不会在这位小皇帝上位的第一天,就出现这样的事情。”
“就是可惜,没刺杀成功,还是得由我来亲自动手,洗刷吾族当年被夺权驱逐的血恨!”
……
明天彻底恢复三更!
(http://www.xwcsw.com/book/GJCA0I-5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