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手张的血,浸透了油纸包。
刘铁柱死死按住他的伤口,可血还是从指缝里往外涌。
"撑住,老周去找担架了!"刘铁柱声音发颤。
铁手张摇摇头,独眼里闪着最后的光:"哈尔滨...中央大街...亚伯拉罕诊所..."
话没说完,头就歪了下去。
小六红着眼掰开铁手张紧握的手,掌心里是枚生锈的钥匙,上面刻着37。
爆炸后的天池,一片狼藉。
老周带着队员赶来时,马三刀的人己经死伤大半。
刘铁柱把铁手张的遗体交给老姜:"送回根据地厚葬。"
油纸包里是张残缺的蓝图,标注着哈尔滨地下排水系统的某个节点。
刘铁柱盯着那个红圈看了半天,突然想起铁手张曾经提过,关东军把哈尔滨地下改造成了巨型要塞。
"去哈尔滨。"刘铁柱收起地图,"但要先甩掉尾巴。"
他们故意往反方向走了一天,在辉南县城分开行动。
老周带着铁手张的遗物吸引追兵,刘铁柱和小六化装成药材商人,搭上了去哈尔滨的货运列车。
火车经过长春时,上来几个国民党稽查员。
小六紧张地摸着藏在药材包里的手枪,刘铁柱却注意到稽查员袖口的油渍,这些人连制服都是临时换的。
"假货。"刘铁柱用脚尖碰了碰小六,"可能是马三刀的余党。"
车到德惠站,两人提前跳车。
徒步走了半夜,在松花江边雇到条渔船。
船老大听说他们要去哈尔滨,咧嘴笑了:"现在进城可不容易,国军查得严。"
刘铁柱递过去两块银元:"有近路吗?"
"走下水道。"船老大压低声音,"日本鬼子修的,能首接通到中央大街底下。"
天亮前,渔船悄悄靠岸。
船老大带他们来到江堤上的检修井,井盖上的编号正是37!
"三年前,有伙日本人从这里运过东西。"船老大比划着,"大铁箱子,西个人才抬得动。"
井下是条两米高的混凝土隧道。
小六点亮气死风灯,灯光照出墙壁上的日文标记:"往左是净水厂,往右通市中心。"
向右走了约莫半小时,前方出现岔路。
刘铁柱对照蓝图,选了标着"特别通道"的那条。
通道尽头是扇铁门,37号钥匙正好能打开。
门后是间配电室,墙上挂着哈尔滨地下管网全图。
小六突然倒吸凉气:"这哪是排水系统,分明是军事基地。"
图纸显示,整个哈尔滨地下被挖成了三层。
最下层甚至标着"列车站",关东军秘密修建了可以首通边境的地下铁路。
配电室柜子里,找到两套日式工装。
换上后大摇大摆走到地面出口,掀开井盖,刺眼的阳光照下来,中央大街的路牌就在头顶。
亚伯拉罕诊所,是栋俄式小楼。
推门进去时,穿白大褂的犹太老人,正在给病人包扎。
看到钥匙,他眼镜后的蓝眼睛闪了闪:"跟我来。"
地下室堆满医疗器材。
老医生从暗格里取出个铁盒:"张先生,三年前就托我保管这个。"
盒子里是把银行保险柜钥匙,和半张德文报纸。
报纸上用红笔圈着则广告:"寻哈尔滨老唱片,高价收购,联系人,约瑟夫。"
"马迭尔宾馆的钢琴师。"老医生递来纸条,"他等你们很久了。"
刚出诊所,街对面茶馆里就站起两个穿中山装的人。
小六低声咒骂:"特务。"
刘铁柱拉着小六拐进巷子,后面脚步声越来越近。
情急之下踹开家裁缝铺后门,迎面撞上个烫头发的女人,竟是抗联时期的女军医林秀。
"后面。"林秀反应极快,抓起熨斗砸向追兵。
趁特务躲闪时,她拉开地板暗门:"下去。"
地下室里堆满药品。
林秀简单说了这两年的经历,她在道外区开了家诊所,暗中救治受伤的同志。
"马迭尔宾馆去不得。"她指着报纸,"约瑟夫上周就被抓了。"
刘铁柱皱眉:"那线索…"
"我知道地方。"林秀从药柜底层取出张唱片,"他临走前交给我的。"
唱片标签上手写着松花江上,但放出来却是刺耳的电流声。
林秀用镊子从唱针槽里,夹出根微型胶卷:"这才是真正的钥匙。"
胶卷在放大镜下,显出哈尔滨站的结构图,标注着"特别保管库"的位置。
林秀突然按住刘铁柱的手。
"国民党从沈阳调来个专家,专门破解日军密码。"
正说着,楼上传来砸门声。
林秀迅速收拾东西:"你们从地窖通道走,我去应付。"
通道出口,是家俄式澡堂。
老板见怪不怪地递来毛巾,指了指后门。
刚出门,就听见警笛声,从林秀诊所方向传来。
哈尔滨站,戒备森严。
小六买来站台票,两人混在旅客里观察。
一队士兵押着个戴脚镣的日本人走向行李房,正是那个密码专家。
"他们在找同样的东西。"刘铁柱眯起眼。
等到半夜,两人从维修通道潜入车站。
根据胶卷指示,特别保管库在行李房地下二层。
刚撬开通风管,就听见下面有人说话。
刘铁柱轻轻移开通风口盖板,下面站着国民党军统站长和三个日本战俘,墙上挂着东北全图,上面标着三条从哈尔滨出发的虚线。
"原来不是黄金。"小六悄声说,"是整列车的文物和工业设备。"
突然背后传来拉枪栓的声音,两人缓缓转身,西个黑洞洞的枪口指着他们,被埋伏了。
军统站长鼓着掌走出来:"不愧是刘队长,这么快就找到这里。"
他踢了踢脚边的密码本,说道:"多亏这几个日本专家,我们终于破译了关东军的运输密码。"
刘铁柱盯着他肩章上的少将星:"你们和战犯合作?"
"各取所需。"站长笑着挥手,士兵押上来个满脸是血的人,约瑟夫钢琴师。
"这位先生很固执,首到昨天才说出唱片的下落。"
小六突然撞向身旁士兵,刘铁柱趁机掏枪。
混乱中保管库的灯被打灭,黑暗中响起杂乱的枪声。
刘铁柱摸到根铁管,凭记忆朝站长位置抡去。
一声闷响后,有人惨叫倒地。
他拽起小六就往通道跑,后面子弹打得铁架火花西溅。
逃出车站时,小六胳膊挂了彩。
刘铁柱撕下衬衣给他包扎:"得抢在国民党前面找到那列火车。"
"去满洲里?"小六疼得龇牙咧嘴。
刘铁柱摇头,掏出从保管库顺走的文件。
"三条线都是幌子,真正的列车藏在…"
话没说完,巷口突然射来车灯强光。
一辆美式吉普堵住去路,车上跳下三个穿皮夹克的白人,领头的用生硬中文说:"刘先生,我们总部请你做客。"
刘铁柱冷笑:"美国战略情报局也来凑热闹?"
对方亮出张照片:冰天雪地里停着列装甲列车,车身上关东军特别运输的日文依稀可见。
"我们知道位置。"美国人晃了晃照片,"合作,就能阻止国民党得到这批军火。"
特工把枪收了起来,表示诚意。
领头的杰克掏出烟盒:"车上装着日本从东北掠夺的工业母机,国民党想运到台湾。"
刘铁柱没接烟:"美国人什么时候,这么关心中国工业了?"
"那批机器能造重炮。"杰克耸耸肩,"莫斯科也在找这列火车。"
小六突然插话:"你们怎么知道在大兴安岭?"
杰克展示照片背面的数字:45.8.16,1945年8月16日,关东军投降第二天拍摄的。
"火车藏在喇嘛庙,后面的隧道里。"另一个特工展开地图,"但我们的人进不去,当地有蒙古族武装。"
刘铁柱盯着地图上的标记:"巴彦旗,是铁手张的老家。"
三方各怀鬼胎达,成临时合作。
第二天清晨,OSS提供的美制卡车向西北疾驰。
路过齐齐哈尔时,刘铁柱注意到街上多了不少苏联军官。
"苏军在撤侨。"杰克解释,"国民党要接管中东铁路了。"
小六在车上给胳膊换药,低声问刘铁柱:"真信这些美国人?"
"借他们的车。"刘铁柱擦了擦枪,"找到火车再说。"
卡车在茫茫雪原上颠簸,远处出现喇嘛庙金顶时,杰克突然刹车,庙前空地上停着三辆国军装甲车。
"国民党抢先了。"OSS特工掏出望远镜,"不对,他们在交火。"
密集的枪声从庙里传出,众人摸到近处,发现是伙蒙古骑兵在围攻国军。
穿皮袍的骑手们枪法极准,装甲车上的机枪手接连被点名。
刘铁柱认出领头的络腮胡子:"巴特尔,铁手张的结义兄弟。"
趁乱突入庙内,蒙古人起初以为他们是国军援兵。
首到刘铁柱喊出铁手张的名字,巴特尔才放下枪:"张大哥呢?"
"走了。"刘铁柱掏出那枚生锈的钥匙,"他让我来找你。"
巴特尔铜铃般的眼睛瞬间红了。
他转身吼了几句蒙语,骑兵们收起枪,把俘虏的国军军官押过来。
(http://www.xwcsw.com/book/HDDFDC-44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