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了快半个月的路,总算是回到京城了。天边的日头己经斜到西 边,金灿灿的光照在紫禁城高耸的城墙上,那些青砖被晒得发亮, 连墙缝里的杂草都像镀了一层金边。
城门口站岗的侍卫穿着锃亮 的铠甲, 腰杆挺得笔首, 一见我们这队人马,立刻齐刷刷地低头 行礼。
我坐在马背上, 抬头望着城楼上飘动的黄龙旗,心里说不 上来是什么滋味 —— 这一趟南下巡查,说是看新政的成效,可实 际遇到的麻烦事, 比奏折里写的多得多了。
没工夫多感慨, 我翻身下马, 随手把缰绳丢给身后的随从,抬脚 就往乾清宫方向走。
宫里的小太监们个个机灵,远远瞧见我过来, 连忙贴着墙根跪下, 嘴里喊着: “ 给殿下请安! ” 有几个年纪小的 还偷偷抬眼瞄我,估摸着是头回见着穿便服回宫的皇子。
我冲他 们摆摆手, 脚下步子半点没慢。这会儿最要紧的,是赶紧把南边 的事一五一十禀给皇上。
乾清宫的门槛还是那么高,我抬脚跨进去的时候,袍角差点被绊 住。 大殿里飘着龙涎香的味儿, 混着地砖缝隙里渗出来的凉气, 叫人脑子清醒不少。坐在龙椅上乾隆爷正在翻阅奏折,但面容显 得有些乏力, 听见动静抬起头, 那双眼睛却跟鹰似的, 首首扫过 来。
我赶紧跪下磕头: “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 ”
“ 起来吧。 ” 皇上把朱砂笔搁在砚台上,声音听着还算和气, “ 这趟 差事跑得不轻松吧? ”
我站起身, 从袖子里掏出早就备好的奏本,双手捧着递过去: “ 回 皇阿玛,各省的新政大体还算顺利,只是有些地方官手脚不干净。 苏州织坊那桩案子, 儿臣都写在里头了。 ”
说完偷偷瞄了眼皇上 的脸色 —— 前阵子听说西阿哥在户部闹出些动静,我这趟偏巧又 查出江南织造局的猫腻, 保不齐要扯出什么麻烦。
皇上接过折子,慢悠悠地翻着页。大殿里静得能听见蜡烛芯爆开 的 “ 噼啪 ” 声。 我盯着地毯上的蟠龙纹, 后脖颈渐渐冒出汗来。
忽 然听见上头 “ 嗯 ” 了一声, 抬头正对上皇上微微点头的模样: “ 林则 徐这事办得漂亮。该查的查,该罚的罚,没给那帮地头蛇留脸面, 倒是难得。 ”
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赶紧接话: “ 林大人确实铁面无私, 苏 州知府还想拿五千两银子堵他的嘴, 结果被当场扔出门外 ……”
“ 老西那边 ——” 皇上突然打断我的话,手指在折子边沿敲了两下, “ 你就不用再往下查了。 ”
这话跟盆冷水似的泼下来,激得我后背发凉。我攥了攥袖口,低 头应道: “ 儿臣明白。 ”
皇上像是看出我心思, 忽然叹口气: “ 纪昀明日就到天津港了。 你派人去接他, 先在你府里住一宿, 不急着进宫。 ”
我愣了一下。纪昀这老头子几个月前被我派去出使日本,如今回 来必然有很多事情要汇报,可能会有些事情不适合在朝堂上公议。
于是我恭恭敬敬地行礼: “ 儿臣这就去安排。 ”
退出大殿的时候,日头己经落山了。宫墙外头传来打更的梆子声, 几个小太监提着灯笼小跑过来引路。我摆摆手让他们退下, 自己 沿着长廊慢慢走。夜风裹着御花园的桂花香吹过来,倒是把方才 的燥意吹散了些。
回府的马车上, 我把小七叫到跟前嘱咐: “ 纪大人的船估摸天亮 前靠岸, 你带上二十个护院,再备两顶暖轿。告诉他我己备下酒 菜给他接风。 ”
小七跟了我七八年, 办事最是稳妥, 当下拍着胸 脯保证: “ 主子放心, 保管把纪大人安安稳稳接回来! ”
等马车拐进王府胡同, 老远就看见门房提着灯笼在台阶上张望。 管家早得了信,带着十几个下人候在门口。
我边往书房走边吩咐: “ 把西跨院的客房收拾出来, 炭盆现在就去烧上。 纪大人腿脚怕 寒, 被褥要加厚的。 ” 想了想又补了句: “ 晚饭让厨子炖锅羊肉汤, 多放当归枸杞。 ”
推开书房门,案头那盏琉璃灯还亮着。我回想着白天在乾清宫的 经过,揣测着乾隆帝的用意,但皇上既然发了话,这些烫手山芋, 怕是得换个法子处置了。 我揉揉发酸的眼睛,忽然听见前院传来脚步声。
小七隔着门禀报: “ 主子, 纪大人的船提前到了, 这会儿己经进城了! ”
(http://www.xwcsw.com/book/HFIDCJ-8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