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刘大妈偷菜风波后,生活看似恢复了平静。
然而,有一天清晨,苏瑶却没有像往常一样早早起身忙碌。
孩子们察觉到异样,纷纷来到苏瑶的房间。只见苏瑶脸色苍白,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虚弱地躺在床上。
老大焦急地伸手摸了摸苏瑶的额头,滚烫的温度让他心中一紧:“妈妈发烧了!”
孩子们顿时慌了神,老西红着眼圈说:“这可怎么办呀?” 一家人陷入了慌乱与担忧之中。
老大专心照顾着苏瑶,用湿布轻轻擦拭她的额头,试图帮她降温。
其他孩子则围在一旁,看着妈妈难受的样子,心急如焚。
这时,大儿子强忍着内心的害怕,努力镇定地说:“大家别慌,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妈妈教过我们辨认草药,也许能找到退烧的药。”
孩子们听了,纷纷点头,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他们迅速拿上竹篮,按照苏瑶平日所教,分散到山林中寻找草药。
老七和老八记得苏瑶说过,有一种叶片细长、边缘带锯齿的草药,对退烧有帮助。两人在山林里仔细寻找,眼睛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终于,在一片潮湿的草丛中,他们发现了那种草药,兴奋地采摘起来。
与此同时,老三和老西在岩石边找到了另一种苏瑶提到过的开着小白花的草药,据说这种草药与之前的草药搭配,能增强药效。
而老五、老六则在溪边的大树下找到了一些清凉解毒的藤蔓。
孩子们带着采来的草药匆匆赶回木屋。按照记忆中苏瑶处理草药的方式,他们将草药洗净、切碎,放入锅中加水熬煮。
大家围在锅边,眼睛紧紧盯着锅里翻滚的草药汤,心中默默祈祷着妈妈能快点好起来。
草药汤熬好后,老大小心翼翼地端到床边,轻声呼唤:“妈妈,喝点药吧。”
苏瑶微微睁开眼睛,看着孩子们担忧的脸庞,心中满是感动。她微微点头,在老大的搀扶下,勉强喝了几口苦涩的草药汤。
喝完药后,苏瑶沉沉睡去。孩子们守在床边,一刻也不敢离开,眼睛紧紧盯着苏瑶的脸庞,盼望着她能快点退烧。
时间在紧张与担忧中慢慢流逝,苏瑶的额头开始冒出豆大的汗珠,衣服都被浸湿了。孩子们既担心又期待,不知道妈妈的病情是否有所好转。
终于,在傍晚时分,苏瑶的脸色逐渐恢复了一丝血色,额头的温度也开始下降。
孩子们惊喜地发现,妈妈的烧在慢慢退去。老大激动地说:“妈妈有好转了,我们的草药起作用了!”
其他孩子听了,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眼中还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经过孩子们悉心照料,苏瑶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
在苏瑶生病的日子里,老大主动挑起了照顾妈妈和操持家务的重担。他深知妈妈平时的辛苦,也明白此刻家人都需要他的坚强与担当。
每天清晨,天还未亮透,老大就轻手轻脚地起床,生怕吵醒还在休息的妈妈和弟弟妹妹们。
他来到木屋外的小厨房,熟练地生火。干燥的木柴在他的摆弄下,很快燃起了熊熊火焰。
接着,他从储存食物的地方拿出一些之前收获的野菜和在空间种植的蔬菜。他仔细地将野菜和蔬菜洗净,切成均匀的小段。
老大决定为妈妈熬一锅营养丰富的蔬菜粥。他往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等水烧开后,小心翼翼地将淘洗好的米倒入锅中,用勺子轻轻搅拌,防止米粒粘锅。
随后,他把切好的蔬菜放入锅中,加入一点从山里采集的天然盐巴调味。随着锅里的水再次沸腾,蔬菜粥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
熬粥的间隙,老大又来到木屋后面,那里有他们自己搭建的鸡窝。
他轻轻地打开鸡窝门,从里面小心翼翼地取出几个鸡蛋。
回到厨房,他将鸡蛋磕入碗中,用筷子快速搅拌均匀,准备给妈妈做一份鸡蛋羹。
他往蛋液里加入适量的温水和一点盐,再次搅拌后,用勺子撇去表面的浮沫,然后将碗盖上一层保鲜膜,并用牙签扎了几个小孔。他把碗放入蒸锅中,和蔬菜粥一起蒸煮。
过了一会儿,蔬菜粥熬好了,鸡蛋羹也蒸得恰到好处。
老大先盛出一碗蔬菜粥,又将鸡蛋羹端到托盘上。
他轻轻地推开妈妈的房门,走到床边,轻声呼唤:“妈妈,醒醒,吃点东西了。”
苏瑶缓缓睁开眼睛,看到眼前懂事的儿子和冒着热气的食物,心中满是感动。
老大坐在床边,拿起勺子,盛起一勺蔬菜粥,放在嘴边轻轻吹凉,然后递到苏瑶嘴边:“妈妈,来,吃点粥,这是我刚熬好的,很有营养。”
苏瑶微微张开嘴,吃下了这勺粥,粥的温热和香甜瞬间在口中散开,让她原本虚弱的身体似乎也有了些力气。
吃完粥后,老大又喂苏瑶吃了几口鸡蛋羹。看着妈妈吃下东西,老大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妈妈,你多吃点,吃了身体才能快点好起来。”
苏瑶看着儿子,眼中满是温柔与感激:“宝贝,你长大了,妈妈很开心,也很感动。”
在老大做饭照顾妈妈的同时,其他孩子们也没闲着。他们主动承担起了打扫木屋、整理物品等家务。
老七和老八负责打扫房间,将地板扫得干干净净,把杂物摆放整齐。
老三和老西则去井边打水,保证家里的水缸时刻都是满的。
老五、老六和老幺帮忙晾晒衣服,还细心地将晾干的衣服叠好放回衣柜。一家人齐心协力,都在为妈妈的康复努力着。
(http://www.xwcsw.com/book/AHEAGD-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