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个崔宝珠,我这是夸你呢。”
李玄之的声音不高,带着点儿揶揄的尾音,在她耳边低低地盘旋,钻进心里。
崔宝珠的心,砰砰砰地跳个不停。
她猛地抬头,撞进他含笑的眼眸里。
西目相对,周遭的一切都虚化成了背景。
她的世界里,只剩下他眼底映出的,那个脸颊发烫、眼神慌乱的自己。
此刻没有言语,却胜过千言万语。
崔宝珠的呼吸,不自觉地屏住了。
她觉得,自己好像……要醉了。
醉在这温柔的月色里,醉在他深情的凝望中。
杨妙莲走过来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一双乌溜溜的眼珠子转了转,脸上露出了然的笑容。
“咳咳,”杨妙莲清了清嗓子,打破了这有些微妙的安静,“宝珠姐姐,李表兄,你们看今晚的月亮,是不是特别圆,特别亮?”
杨显忠也适时接口:“嗯,今夜月色确然极佳,湖上风光也好。”
崔宝珠这才如梦初醒,连忙附和道:“是……是啊,月亮真好看。”
她说完,又觉得自己的话有些干巴巴的,不由得暗自懊恼。
几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说的多是些京中的趣闻。
崔宝珠渐渐也放开了些,不再像方才那般拘谨。
“李公子,往年这个时候,你……都是如何过中秋的?”
她问出这话,心里又有些忐忑。
会不会太唐突了?
他会不会觉得,自己问得太多了?
“我?”
“往年,多是一个人过。”
一个人过?
崔宝珠的心,没来由地揪了一下。
中秋佳节,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
他却说,他是一个人过。
那该是何等的孤寂与冷清?
“那……你的家人呢?”崔宝珠忍不住追问。
“我没有家人。”
“没有父母,亦无兄弟姐妹。”
虽然早就听妙莲提过李玄之的家境凄凉,寄人篱下,但亲口听到他轻描淡写地提起,听在崔宝珠耳中,却让她觉得心口闷闷的,有些透不过气来。
她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安慰的话,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也没有……”李玄之的声音顿了顿,低声在她耳畔说道,“妻室通房。”
“谁……谁问你什么妻室通房!”
李玄之看着她那副羞窘交加的模样,笑意更深了几分。
“嗯,”他慢悠悠地应了一声,语气里带着几分戏谑,“你没问。”
“是我自己,想告诉你。”
崔宝珠:“……”
她觉得自己快要不能呼吸了。
这个男人,怎么……怎么这么会撩拨人心!
她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却发现自己的眼神,根本没什么杀伤力,反而更像是在撒娇。
李玄之低低地笑了一声,那笑声清朗悦耳,像玉石相击,在静谧的夜色中,格外动听。
她连忙转过头去,不敢再看他。
再看下去,她怕自己真的会当场晕过去。
“不过……”李玄之的声音又悠悠地响起,“我倒是听闻,宝珠姑娘……似乎有个心上人?”
心上人?
他说的是赵文靖?
她下意识地便要反驳。
“不是!”她急急地说道,声音都比平日里高了几分,“我早就不喜欢他了!”
话说出口,她才意识到自己反应有些过激了。
“真的?”李玄之挑了挑眉,语气里带着几分探究。
“当然是真的!”
“我以前……以前是年纪小,不懂事,才会……才会看错了人。”
她说到这里,声音不自觉地低了下去,带了几分懊恼与羞赧。
“现在,我早就想明白了!”
“那种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家伙,我才不喜欢呢!”
“哦?”他拖长了语调,“当真不喜欢了?”
“当真!”崔宝珠斩钉截铁地说道。
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她还举起了三根手指,信誓旦旦地发誓。
“我崔宝珠对天发誓,若是我如今还对那赵文靖有半分念想,就让我……”
“就让我变成一只小狗!”
崔宝珠看着他笑得开怀的模样,她有些不自在地放下手,小声嘟囔道:“你笑什么嘛……我说的是真的!”
李玄之看着她那副又羞又恼的可爱模样,眼神温柔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你不用变成小狗。”
“你啊……”
“己经是只小猫了。”
崔宝珠不接话,只羞恼地瞪他。
杨妙莲刚想开口说些什么,站在她身旁的杨显忠,却不着痕迹地轻轻拉了拉她的衣袖。
杨妙莲不解地回头看了一眼自家兄长。
杨显忠对她使了个眼色,微微摇了摇头。
示意她不要出声,不要打扰了那边的两个人。
杨妙莲撇了撇嘴,虽然有些不情不愿,但还是乖乖地闭上了嘴。
杨显忠目光落在不远处的李玄之和崔宝珠身上。
月光将二人的身影拉长,交织在一起,竟有种说不出的和谐与美好。
他看着李玄之凝视崔宝珠时,那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温柔与专注,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陛下……
平日里在朝堂之上,他所见的陛下,总是沉稳睿智,心思深沉,喜怒不形于色。
一举一动,皆带着九五之尊的威严与疏离。
天生便是为了那至高无上的龙椅而生,为了这大齐的江山社稷而活。
有时候,杨显忠甚至会忘记,这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君王,其实也不过是个弱冠之年的少年郎。
可此刻,看着陛下与崔大姑娘相处的情形。
看着他眼底那毫不掩饰的笑意,和眉宇间那份难得的轻松与柔软。
杨显忠才恍然惊觉。
原来,褪去那一身龙袍,卸下那一肩江山。
陛下,也只是一个会为心仪女子而展露笑颜的年轻男子。
也会有少年人的欢喜与悸动。
也会有这般……鲜活生动的模样。
杨显忠不由得想起,方才陛下说起往年中秋,皆是“一个人过”之时,语气中那抹不易察觉的萧索。
便是坐拥万里江山,身侧若无一个知冷知热、真心相待的人,那高处不胜寒的孤寂,又岂是常人所能体会?
崔大姑娘的出现,或许,正是上天赐予陛下的,一抹温暖的慰藉吧。
杨显忠微微勾了勾唇角。
他这个做臣子的,自然乐见其成。
若陛下能因此多几分寻常人的喜乐,少几分帝王的孤高,于国于民,亦是幸事。
(http://www.xwcsw.com/book/EAIEFC-3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