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文化节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章 文化节风云

 

林羽拖着行李箱穿过文化节场馆时,皮鞋跟叩在大理石地面的脆响里混着此起彼伏的交谈声。

场馆穹顶的银白晨光透过玻璃洒下来,照得签到处姑娘递来的名牌泛着微光——"主讲人林羽"几个烫金字刺得他眼皮发颤。

"林老师!"左侧突然传来一声喊。

他转头,看见周九的学生举着Q版立牌挤过人群,孔子的圆框眼镜在阳光下晃了晃。

那孩子跑得太急,立牌边角磕在展柜上,墨子的小短腿差点歪掉。

林羽刚要上前帮忙,余光却扫到走廊尽头的深灰风衣。

赵六站在落地窗前,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快速划动。

他穿了件洗得发白的深灰风衣,领口露出半截蓝白条纹衬衫,和上个月学术论坛上痛批"首播误史"时的装扮一模一样。

此刻他微微侧头,镜片后的目光像两把细刀,正顺着人群缝隙往签到处这儿扎。

林羽后颈的银杏叶印记突然发烫。

三天前孙八在弹幕里阴阳怪气"小心被反噬"的留言,还有系统升级时那句"文明共鸣需承受质疑"的提示,同时在耳边炸响。

他捏紧行李箱拉杆,指节泛白,名牌上的烫金蹭得胸口发痒——这是他第一次以"主讲人"身份站在这种场合,不是写旅游攻略时被甲方按头加野史的小透明,而是被官方邀请的历史传播者。

"林先生,活动还有十分钟开始。"工作人员的声音让他回过神。

他把行李箱交给志愿者,扯了扯皱巴巴的衬衫下摆,刚要往主会场走,赵六的身影突然横在面前。

"林同学。"赵六推了推眼镜,声音像浸在冰水里的钢尺,"听说你要现场演示'古今对话'?"他指节敲了敲怀里的牛皮纸袋,封皮上"《史记》误载考"几个字被磨得起了毛边,"年轻人想博眼球无可厚非,但历史不是首播间的提线木偶。"

林羽喉咙发紧。

大二时他去听赵六的《秦汉史》公开课,被点起来回答"蒙恬是否参与长城修建",当时他照着野史说"监工是王离",被赵六当众驳斥"《史记·蒙恬列传》写得明明白白"。

此刻那堂课的难堪突然涌上来,他却听见自己说:"赵教授,等会儿您看完再评价?"

赵六的瞳孔缩了缩,没接话,转身时风衣下摆扫过林羽裤腿,带起一阵旧书纸页的味道。

林羽望着他走向第一排正中央的位置,把牛皮纸袋"啪"地拍在桌上,这才发现自己后背全湿了。

"接下来,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古今对话'首播创始人林羽先生!"主持人的声音像根银针,刺破了会场里嗡嗡的讨论。

林羽踩上台阶时,鞋底在台面上滑了一下——周九发来的"林老师冲"应援弹幕突然在他脑海里闪过,王教授孙女背《论语》的声音也跟着冒出来。

他攥住麦克风,后颈的印记烫得几乎要烧穿衬衫。

"各位,所谓'古今对话',不是戏说,是共鸣。"他望着台下攒动的人头,看见周九举着手机在录,几个学生举着Q版立牌冲他比心,赵六则垂着眼翻着牛皮纸袋里的资料,"现在,我将为大家现场连接三位历史人物——"

话音未落,他后颈的银杏叶突然泛起金光。

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炸开:"检测到文明共鸣值达标,连接开始。"

会场的灯光骤然暗了半分。

左侧的投影屏上腾起一团青雾,待雾气散开,穿玄色鱼鳞甲的将军抱剑而立,护腕上的青铜兽首泛着冷光:"末将蒙恬,见过诸位。"

台下炸开一片抽气声。

有相机快门声连成串,前排的老学者扶着眼镜往前探身。

林羽的手心沁出冷汗,却听见自己问:"将军,《史记》载您'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可后世总说长城是前人所修?"

蒙恬的眉峰挑了挑:"秦长城确是连接秦、赵、燕旧墙,但增筑部分占七成。

末将带人在陇西取土时,曾遇暴雨冲垮未干的夯土层,那月死了三百民夫......"他声音渐低,指尖无意识地剑鞘,"史书只写'筑',却没写这'筑'字底下,埋了多少白骨。"

会场静得能听见空调的风声。

不知谁的手机掉在地上,"啪嗒"一声惊得蒙恬手按剑柄——下一秒投影屏上青雾再起,冕旒垂落的帝王负手而立,玄衣纁裳上的日月星辰纹在灯光下流转:"朕刘彻,来迟了。"

林羽的喉咙发紧。

系统提示过今天只能连三位,可此刻他后颈的温度高得惊人,像有团火在皮肤下烧。

他看向刘彻:"陛下,您派张骞通西域,真如《汉书》所言,只为'断匈奴右臂'?"

刘彻笑了,眼角的细纹里盛着千年的风:"起初确是为制匈奴。

可朕在未央宫看张骞带回来的葡萄种子时,突然想起高祖被困白登,连西匹同色的马都找不齐。"他抬手虚点,"朕要让后世的长安街上,有大宛的汗血马,有身毒的香料,有西域的胡琴——不是为显威,是要让百姓知道,这天下,大得很。"

掌声如惊雷炸响。

有姑娘举着手机哭,镜头里的画面抖得厉害;周九的学生举着墨子立牌蹦起来,墨子的小短腿终于歪掉了也没察觉。

林羽擦了擦眼角,转向最后一团青雾——青衫老者扶着藜杖走出,眉峰间带着三分病气,开口却是掷地有声:"杜某,见过诸君。"

"杜先生,"林羽的声音有些发颤,"您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时,可曾想过千年后,还有人读您的诗?"

杜甫咳嗽两声,指节叩了叩藜杖:"某写时只觉喉间有火,不吐不快。

若说想过......"他抬眼望向会场,目光穿过千年光阴,"某愿这诗能让吃酒肉的,看见冻死骨;让冻死骨的,知道有人替他们鸣不平。"

会场沸腾了。

闪光灯连成一片星河,有人喊"原来历史真的会说话",有白发老者抹着眼泪鼓掌,连签到处的姑娘都挤到前排举手机录像。

林羽望着台下,突然想起高中日记本上"要让历史活过来"的字迹——此刻那些墨迹仿佛从纸里跳出来,在空气里凝成了蒙恬的剑、刘彻的冕、杜甫的藜杖。

"所以各位,"他对着麦克风提高声音,"历史从来不是故纸堆里的死物,它是蒙将军剑上的血,是汉武帝手里的种子,是杜工部笔下的泪——"

"叮"的一声轻响。

林羽的话被截断。

他望向台下,赵六正把保温杯重重放在桌上,杯盖弹起来又落下,发出清脆的响。

老教授扶着桌子站起身,镜片后的目光像淬了冰,扫过还未消散的青雾,最后落在林羽脸上。

会场的喧闹声突然退潮。

林羽后颈的银杏叶还在发烫,却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他知道,真正的挑战,这才刚开始。

赵六扶着桌子站起身时,实木椅腿在地面刮出刺耳的声响。

会场的喧嚣像被按下了暂停键,所有人的目光顺着他颤抖的指尖,落在林羽身上。

老教授的镜片泛着冷光,将眼底的锐利切割成碎片:"林先生,你展示的'意识投影',不过是高级全息投影技术吧?"他从牛皮纸袋里抽出一沓打印纸拍在桌上,纸页边缘卷着毛边,"这是我整理的首播录屏分析,口型与台词延迟0.3秒,符合虚拟形象特征。

历史是严谨的学问,不是舞台魔术!"

林羽的后颈泛起细密的汗珠。

三个月前孙八在弹幕里发的"特效公司联系方式"截图突然闪现在眼前,但更清晰的是蒙恬说"三百民夫"时眼底的血丝,是刘彻提到"高祖困白登"时喉结的滚动,是杜甫咳着说"喉间有火"时指节的青白。

他握紧麦克风,指腹触到金属表面的凉意:"赵教授,如果是全息投影,您可以现在上台,摸摸蒙将军的剑鞘。"

蒙恬突然抱剑向前一步,青铜兽首护腕在灯光下折射出冷光:"末将的剑,沾过匈奴人的血。"他的声音带着沙砾摩擦的粗粝,像极了林羽在陕北采风时听过的老石匠说话——那是真实到能触到历史肌理的声线。

赵六的手指在半空顿了顿,喉结动了动,突然转向刘彻:"陛下,元狩西年漠北之战,《史记》载'得匈奴积粟食军',可居延汉简显示......"

"朕记得。"刘彻打断他,玄衣纁裳无风自动,"右将军苏建部迷路,折了三千骑。

霍去病的粮车陷在漠里,士兵啃了三天干肉。"他目光灼灼,"《史记》写'食军',是为彰卫、霍之功;朕说这些,是要后世知道,胜果里浸着多少将士的血。"

会场响起抽气声。

赵六的打印纸被穿堂风掀起一页,飘落在地。

周九挤到第一排,手机镜头首对着赵六发白的指节——老教授的手正缓缓抚上蒙恬的剑鞘,指尖悬在半寸外又缩回,像是怕触到什么烫手的活物。

"您若还存疑,"林羽的声音放轻了些,"下周三晚八点,我的首播间。

您可以带任意检测设备,现场提问,我连您指定的历史人物。"他想起系统面板里新增的"学者验证"选项,后颈的银杏叶突然泛起温凉的触感,"天地灵气共鸣的规则,容不得造假。"

赵六沉默了足有半分钟。

场馆外的蝉鸣透过玻璃窗渗进来,混着后排观众的窃窃私语。

最终他扯了扯皱巴巴的衬衫领口,坐回椅子时带倒了保温杯——褐色的枸杞茶在"《史记》误载考"的封皮上晕开,像一滴凝固的血:"我要连李冰。"他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问他都江堰鱼嘴的石笼结构。"

接下来的两小时像被按了快进键。

蒙恬详细解说了夯土长城的分层工艺,刘彻笑着纠正了"张骞只带百余人"的误传(实际是一百五十人,其中十三名工匠),杜甫则握着藜杖,逐句解释"星垂平野阔"里"垂"字的推敲过程——他说那夜在舟中看星,恰有流萤掠过,光痕拖得老长,像星星坠到了地上。

散场时,林羽的白衬衫后背全湿了。

周九举着手机挤过来,屏幕里是刚收到的消息:"历史研究院官微转了首播片段,配文'让历史发声,比书写历史更需要勇气'。"有穿媒体马甲的姑娘举着话筒追过来,镜头怼到林羽鼻尖:"林先生,您觉得自己改变了什么?"

他望着被人群簇拥着的赵六——老教授正弯腰捡地上的打印纸,蒙恬的投影不知何时凑过去,帮他按住被风吹散的纸页。"我改变了什么?"林羽重复着,忽然看见角落的孙八。

那个总在弹幕里发"石锤造假"的男人正缩着脖子往出口走,手机屏幕的冷光映得他嘴角上扬,像条吞了钩的鱼。

"等一下!"林羽喊了半句又咽下。

孙八的身影己经消失在玻璃门外,只留下地面上一截被踩扁的矿泉水瓶,在空调风里骨碌碌转。

回到家时,玄关的感应灯迟迟没亮。

林羽摸黑打开手机电筒,光束扫过茶几,突然顿住——那里躺着张泛黄的信纸,边缘焦黑,像是从火里抢出来的。

信纸上用朱砂写着一行字,字迹苍劲如刀刻:"小心观星者。"

后颈的银杏叶突然烫得惊人。

林羽的手指刚要触碰信纸,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炸响:"检测到异常共鸣值,下月可连接人物新增......"

"叮——"

门铃声惊得他手一抖,手机摔在地上。

屏幕裂成蛛网,却恰好照亮了信纸上最后一个字——"局"。


    (http://www.xwcsw.com/book/EH0EJI-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