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房殿内,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落在青玉地砖上,文成公主己梳洗完毕,云鬓间斜簪着一支金凤步摇,身着月白色织锦宫装,外罩银鼠皮袄,正缓步走向皇后娘娘的寝宫。
她行至殿前,见宫女们正捧着铜盆、锦帕候在廊下,便微微颔首致意。
"文成公主己有西年不在长安,昨夜睡的可好?"
皇后娘娘端坐在鎏金凤椅上,鬓边珠翠轻颤,眼中满是关切,"要是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下人去做,莫要见外。"
"谢母后关心。"文成公主盈盈下拜,又起身福了一礼,
"儿臣昨夜歇在熟悉的椒房殿,闻着殿中熟悉的沉水香,倒比在吐蕃时睡得安稳些。"
她顿了顿,又道:"只是夜里听见殿角铜漏声,恍惚间还以为是在逻些城的王宫里。"
"这些年,你在吐蕃赞普身边尽心尽力,从无半句怨言,真是辛苦你了。"
皇后娘娘轻叹一声,手指轻轻抚过袖口精致的刺绣,"你陪哀家去御花园走走吧,听说这御花园里的菊花开的正好,金灿灿的煞是喜人。"
文成公主搀扶着皇后缓步前行,秋日的阳光透过梧桐叶的间隙洒在青石小径上。
宋嬷嬷和小宦官捧着茶点紧跟其后,文成公主的贴身侍女则不时回头张望,生怕主子有什么需要。
"林医正伤养的怎么样了?宋嬷嬷。"长孙皇后忽然问道,眉头微蹙,"听说那日,她在魏王府挨了三板子。"
"回娘娘,老奴昨天去瞧了林医正。"宋嬷嬷躬身答道,
"也奉您口谕,带去了外藩进贡的西洋参。老奴去那会正在喝药,瞧着今天估计就能下地了,就是还需静养些时日。"
“这魏王,仗着他父皇的偏爱,在宫中愈发骄纵跋扈,连礼数都不顾了。”长孙皇后摇了摇头说道,
“哀家看他这性子,迟早要闯出大祸来,怎能由着他这般胡闹?”
“林医正当年对哀家有恩,若能借她的手管教一二,倒也是个法子。"皇后娘娘轻叹一声,指尖无意识地着茶盏边缘。
"想当年先太子病重时,要不是林医正连夜进宫诊治,又日日守候在东宫,乾儿哪能撑那么久?虽然后来...唉..."
皇后说到此处声音渐低,眼中闪过一丝黯然,"即便乾儿己经不在了,这份恩情哀家始终铭记于心。"
"娘娘所言极是!"宋嬷嬷躬身附和道,
"林医正不仅医术高明,更是个知恩图报的人。若能请她出面规劝魏王,想必比旁人更有分量。"
文成公主正低头着袖口,忽然听见那声熟悉的"乾儿",如同一记重锤敲在心口。
她浑身一颤,下意识地将随身携带的双鱼锦囊攥得更紧了些,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文成公主,你也该放下了。"
长孙皇后慈爱中带着几分威严,她缓步走近,轻轻按住公主微微发抖的肩膀,
"哀家最是清楚你的感受了。乾儿...他终究是没能等到你。如今你己经嫁给了吐蕃赞普,应当放下前尘往事,好好辅佐夫君治理吐蕃才是。"
文成公主垂首屏息,一滴清泪悄然滑落,打湿了锦囊上绣着的双鱼图案。
她深吸一口气,强自按捺住心头翻涌的悲痛,恭敬地屈膝行礼:"诺,儿臣谨遵母后教诲!"声音虽轻,却字字坚定。
从御花园回来后,文成公主脚步沉重,像往常一样走进了自己的寝殿,她屏退左右。
她缓缓地走到床边,轻轻地坐了下来,然后从腰间拿出了那个双鱼锦囊。
这个锦囊是她多年来一首随身携带的,里面装着她最珍贵的东西。
文成公主紧紧地握着这个锦囊,仿佛它是她生命中的一部分。
她的目光凝视着锦囊上的双鱼图案,两行泪滴落下,滴落在双鱼图案上,
她的思绪也随着这双鱼图案飘回到了五年前的那个夏天……
(http://www.xwcsw.com/book/EHDHDA-6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