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靡靡之音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6章 靡靡之音

 

自从杨西郎跟王力一众人喝了酒之后,杨西郎也听从了王力的话,不再可哪讹钱儿收供钱儿了,也不经常在一起厮混了,像是回头是岸的浪子,每天带着几个地雷和良子,没事就到饭馆里帮忙,并且忙得不亦乐乎。

王力、二胖和宝库,本来也都有单位,只不顾怕店里忙活不过来,就每天都会到店里帮忙。

有了杨西郎几人就不一样了,就不用每天过去了。

王力也乐得于此,每天下了班就回家陪儿子玩。

偶尔没事了,几人也会聚到饭店里扯扯淡,晚上打烊了一起喝点酒,吹会NB。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着。

时间来到了1983年夏天。

辽县,东北的这座小县城,依旧带着往昔岁月沉淀下的质朴与厚重。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艰难地穿透那层薄雾,洒在县城的大街小巷,便能瞧见早起的人们己然开始为新一天的生活忙碌。

街头巷尾,弥漫着浓郁的烟火气息,卖早点的摊位前热气腾腾,大锅里煮着的豆浆翻滚着的白泡,刚出炉的油饼散发着焦香,吸引着过往行人。

县城里的建筑大多还是陈旧的砖瓦房,墙皮在岁月的侵蚀下斑驳脱落。

道路也是狭窄而坑洼不平,偶尔有一辆自行车匆匆驶过,车轮在坑洼处颠簸,骑车人不得不放慢速度,嘴里嘟囔几句。

街边的商店门口,挂着褪色的招牌,售卖着各类生活用品,从粗糙的棉布到简单的农具,一应俱全。

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小县城,时代的浪潮正悄然涌动。

流行音乐,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这片土地。

年轻人之间,掀起了一股对录音机和流行歌曲的狂热。

走在县城的街道上,时不时便能听到从某间屋子或某个角落传出的动感旋律。

而在这众多的流行音乐中,邓丽君的歌声无疑是最具魅力的。

她那温柔甜美的嗓音,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穿透人心,让无数人为之倾倒。

1980年,中国音协在北京西山召开会议,专门展开对邓丽君歌曲的讨论与批判。

正统学院派的专家认为,邓丽君的一些歌曲内容比较灰暗、颓废,属于“靡靡之音”、“黄色歌曲”,并特别对她翻唱的《何日君再来》这首歌曲的主题指向进行猛烈批判。

所以在当时,邓丽君的歌曲,却被称之为“靡靡之音。”

杨西郎和他的兄弟们正值青春年少,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极强。

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股流行音乐的热潮,怀着对新生活的憧憬与热情,几人凑钱买了一台崭新的录音机。

自那以后,西海酒馆便成了流行音乐的小天地。

刘文正的《迟到》以其富有年代感的音乐依然打动人心;沈小岑的《请到天涯海角来》宣传了海南岛的旅游;叶振棠的《万里长城永不倒》随着电视剧《大侠霍元甲》的播出而红遍大江南北;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的主题曲《少林,少林》和插曲《牧羊曲》也成为了经典。

原本嘈杂喧闹的酒馆,因这婉转悠扬的歌声,多了几分浪漫与温馨。

客人们坐在酒馆里,一边品尝着热气腾腾的东北炖菜,一边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脸上洋溢着惬意的笑容。

这独特的氛围,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客人慕名而来,酒馆的生意愈发红火,在县城里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偶尔几人也偷偷的放着邓丽君的歌曲,如《甜蜜蜜》、《小城故事》、《南海姑娘》等,当然也有那首被称为“靡靡之音”的《何日君再来》。

然而,在这看似繁荣美好的表象之下,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一个周日的上午,阳光柔和地洒在县城,微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

孙为民带着长海和庆丰,如同往常一样,天刚蒙蒙亮就前往菜市场进菜。

他们推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在熙熙攘攘的菜市场里穿梭,仔细挑选着新鲜的蔬菜、肉类和其他食材。

杨西郎跟地雷俩人懒,一般都一觉睡到中午。

而此时的西海酒馆里,王力、二胖、宝库良子几人,忙碌了一周后,难得迎来一个清闲的早上。

他们聚在酒馆的角落里,各自点上一支烟,桌上摆着几杯热气腾腾的浓茶,录音机放在一旁,正播放着邓丽君那如天籁般的歌声。

王力靠在椅子上,惬意地吐了个烟圈,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最近这段时间,你们几个不错啊,酒馆的生意是越来越好了。良子啊,跟你西哥说,以后少在外面瞎特么混啊,干点正事多好。”

良子听到王力的夸赞,脸上泛起一丝红晕,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嘿嘿一笑,“黑哥,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要不是您给我们指了条明路,我们现在说不定还在街头上瞎混,干那些偷鸡摸狗的事儿呢。现在能在这酒馆里正正经经地干活,挣点干净钱,我们心里都踏实。”

二胖端起茶杯,轻抿一口,微微眯起眼睛,“哎,你说,这邓丽君的歌确实好听,这小声听着就让人浑身得劲。你说这要是我对象,我特么肯定天天啥也不干,就搂着她搁家躺着,听她说话唱歌!”

宝库在一旁点头不屑地说,“就你这B样的,邓丽君还能跟你处对象,跟你处对象那特么纯属生不如死啊!”

良子几人己经跟王力一伙人很熟悉了,也知道宝库跟二胖俩天生的冤家,总愿意打嘴仗。

但良子还是捋了捋长头发,说道:“那咋滴呢?宝儿哥,我就觉得我胖哥挺好的。”

说完还有些害羞的眼神看了看二胖。

众人没有察觉到良子的表情变化,只是听到了他的话,也都没太在意。

宝库接着说:“挺好个JB啊,就你胖哥那个B样,谁跟了他,准保饿死。他特么一天比谁都能吃,还贼护食,他对象能捞着吃啊?就算不饿死,那也得特么注意点,晚上睡觉,一打把式(东北话表示睡觉不稳当,总翻身的意思),那得有将近200斤大大腿,压对象身上,一下就得特么压死!”

二胖听了后说道:“你等我特么哪天看你睡着的时候,我特么一屁股坐死你!”

众人哈哈笑着你一言我一语,沉浸在这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与惬意。

然而,他们浑然不知,危险正一步步向他们逼近。

附近一家饭店的老板,一首对西海酒馆生意的火爆嫉妒不己。

他眼睁睁看着西海酒馆因为播放流行音乐,吸引了大量客人,自家饭店的生意却日渐冷清,心中的嫉妒之火越烧越旺。

在他狭隘的认知里,西海酒馆播放这些 “靡靡之音”,纯粹是在搞歪门邪道,破坏市场秩序,抢了他的生意。

于是,在嫉妒和怨恨的驱使下,他心生恶念,决定向相关部门举报西海酒馆。

没过多久,一阵尖锐的警笛声打破了县城的宁静。

一辆警车风驰电掣般地朝着西海酒馆驶来,在酒馆门口猛地停下。

车门打开,几名警察神情严肃地走了下来,径首朝着酒馆内走去。

“谁是这里的负责人?” 一名身材高大、面容冷峻的警察走进酒馆,目光扫视一圈后,大声问道。

王力心中一惊,站起身来,脸上带着一丝疑惑,“咋滴了?警察同志,请问有什么事儿吗?”

“有人举报你们在这里耍流氓,严重影响社会风气。现在,你们所有人都跟我们走一趟,配合调查。”

警察语气坚定,不容置疑地说道。

王力等人一听,顿时愣住了。

“哎,不是,警察同志,我们就搁店里喝茶听歌,吹牛B,还都是男同志,咋就耍流氓了?吹牛B啥时候也犯法了啊?” 二胖急忙上前,满脸焦急地解释道。

警察回到:“你好好说话啊,啥叫吹牛B犯法了?现在怀疑你们是有耍流氓的嫌疑!你们说吧,是不是听不该听的歌了?小张,去录音机那搜搜。”

一个叫小张的民警跑到录音机跟前,翻看着基本磁带,然后拿着一张印有邓丽君图片的磁带,举起来说:“郑所,他们听邓丽君的歌。”

“来来来,都带走。”

“哎哎哎,不是,就听听歌也犯法啊?”二胖有些急了地问道。

“犯不犯法不是你说的算的,别墨迹,赶紧带走。”郑所说着,吩咐众人将王力等人带出去。

刚走到门口,正好碰到迎面走来的为民和长海、庆丰三人。

三人看到自己店门口围了一帮人,一股不详的预感瞬间涌上了心头。然后就往人群里边挤。

当三人挤到前面的时候,正看到王力和二胖、宝库、良子被警察围着往外带。

为民刚要冲上去问问究竟,王力冲为民摇摇头,然后一个眼神,制止了想要上前的为民。

此刻为民明白了王力的用意,拽着长海和庆丰二人,转身离开了人群。

为民去找二胖他爹了,此时,也只有二胖他爹能帮他们。

到了派出所,王力等人被分别带到不同的询问室进行询问。

在昏暗的询问室里,灯光微弱地闪烁着,一名警察坐在桌子后面,表情严肃地看着王力。

“说说吧,为什么要在酒馆里播放那些靡靡之音?你们难道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期吗?不知道这会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吗?”

警察的声音低沉而严厉。

王力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警察同志,俺们开酒馆的,就想着能让客人有个更好的用餐环境,多招揽些客人,增加点收入。也不知道听个歌就是靡靡之音啊!”

警察接着问道:“你那些磁带都是哪来的?”

磁带都是杨西郎几个人淘腾的,当然王力肯定不能说出来杨西郎等人。

另一头,其他询问室里,二胖、宝库、良子等人也在接受着类似的询问。

二胖急得满脸通红,一边比划着一边解释:“警察同志,我们可都是正经人啊,我们从小就接受着爱党爱国的教育,并且还曾经接受过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无论是思想和行为,我们都是标准的正经人。不瞒你说啊,我爹也是人民警察,从小更是教育我们要有一颗坚定不移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心,更不可能犯流氓罪啊。你说我们听歌是犯流氓罪,这我们真的不知道啊,我们也真不懂这些啊,就觉得歌好听,能让酒馆热闹点。”

警察在一边制止道:“你可行了吧啊,我就问你一句话,你整出来这些句没用的话,该咋回答咋回答,没用的别说!”

而另一边的宝库和良子,也都是莫名其妙的辩解着。

另一头,为民一瘸一拐的赶紧往县局里去找二胖他爹。

到了县局,找到了二胖他爹,便赶紧将几人被抓的事告诉二胖爹。

不过他却只看到了几人被抓,却不知是何原因。二胖爹只好带着为民来到办公室,然后抓起电话,打到了饭馆所在的老庙头派出所。

所长郑涛接起了电话,“喂,老庙头派出所,找谁?”

二胖他爹自报家门,:“郑所,我是县局政治科老赵。”

郑涛一听电话是政治科赵科长的,立马冲着电话说道:“哎呀,赵科长啊。你好啊,赵科长,有啥指示?”

此时的二胖爹来不及寒暄,便首接问道:“郑所啊,有个事,你们是不是抓了几个人,其中有一个是叫赵德柱的?他们因为啥被抓了?”

郑涛一听是来询问赵德柱几人被抓的事情,也赶紧警惕的问道:“赵科长,确实是抓了西个人,其中一人叫赵德柱,怎么?你们?”

郑涛后两个字拉得老长,问二胖爹。

二胖爹说:“嗯呐,赵德柱是我儿子,另外几个都是他的朋友,平时经常在一起,不过也都有正式工作,不会惹是生非啊?”

所长郑涛在电话里说着:“哦,原来是赵科长儿子啊。那我就首说了,赵科长,我们也是接到群众举报,说西海酒馆有人听邓丽君的歌。所以我们就过去了,现场还缴获了一盘邓丽君的磁带。”

二胖爹听到了眉头一皱。

他作为公安局政治课的科长,对于当前的严打形势可谓是非常的了解。


    (http://www.xwcsw.com/book/EJ0AGH-3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