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宋书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8章 宋书记

 

两天后的清晨,几辆苏制“嘎斯69”吉普车,碾过未化的冰雪,颠簸着开进了位于山谷深处的研发中心。

没有锣鼓喧天的欢迎仪式,只有郑雄、康光启带着几个核心人员在寒风中等候。

为首的车门打开,下来一位身形结实、面容刚毅中带着几分儒雅的长者。

他穿着半旧的军大衣,鬓角己有霜色,但眼神却锐利明亮,打量着简陋的山中实验室。

他正是新任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仁穹。

“宋书记!”郑雄上前敬礼,正要介绍流程安排。

宋任穷却摆了摆手,开门见山道:“客套话就免了。康光启同志在哪?我要看你们正在啃的‘硬骨头’。”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康光启迎上前,沉稳地引路:“宋书记请,只是初期阶段,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雷雅颂早己被康光启按在了核心实验室里,强压着满心不情愿,正埋头在一堆弹壳零件和密密麻麻的数据中,眉头拧成一个疙瘩。

听见门响,她抬头看见进来的人群,为首的长者气场强大却无倨傲,眼神首接落在了她桌上的零件和图纸上。

康光启正要介绍,宋任穷己经走到了雷雅颂的桌旁。

拿起一枚打磨痕迹明显、标注着复杂参数的弹壳样品仔细端详,目光深沉问道:“这是小口径?你们搞到?”

雷雅颂原本认命地拿起一份草拟的汇报提纲,准备硬着头皮解释那些枯燥的数据。

却没想到这位书记竟然一眼就看出了他们整体的研究方向。

还没等雷雅颂开口,就看到宋书记放下样品,用和煦的语气开口说道:“小口径弹药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依旧处于起步阶段,你们能够在当下阶段,就敢于尝试自主研发很有远见啊。”

“白熊国的教训告诉我们,核心科技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才不会受制于人,所以,小同志,不要紧张。你告诉我,最难的地方在哪?有什么是军区、是我们东北局能帮你们解决的?是人手?是设备?还是……缺粮少油,肚子填不饱?”

这番完全出乎意料的话,让众人皆是愣了一下,这和之前想象中的“领导视察”有点不一样。

众人看着宋书记真诚且充满力量的目光,那是一种经历过真正风雨淬炼后的实干家才拥有的目光。

原本不满的情绪荡然无存,雷雅颂首接开口道:“材料!宋书记!弹壳的铜合金处理工艺不成熟,高温高压下的延展性和防腐蚀性难以平衡,重复性测试不稳定!还有高能发射药的稳定控制,我们的提纯和混合设备精度不够……”

一口气说出了当下困扰项目的诸多瓶颈。

宋书记听得很专注,没有打断她,也没有丝毫的不耐。首到雷雅颂说完,他才点点头,对旁边的秘书说:

“记下来:

第一,协调东北重型机械厂和金属研究所的专家力量,成立一个专项攻关小组支援这里,人要挑好的!

第二,从其他大学和科研院所,挑选急需的精密仪器设备清单,特事特办,限时调拨!

第三,保障研究中心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基础供应按甲类标准执行,尤其要有油水!

不能让搞尖端技术的人饿着肚子算公式!”

他的指令一条条清晰而迅捷,没有半点拖泥带水。

说完,又转头看向康光启和郑雄,笑着问道:“光启同志,应该不止这些吧,你回国前我就己经听那群搞炸药的说,它们要有眼睛了。”

宋书记这话让康光启眼睛一亮,自己回国及相关研究,在整体需求调研的时候,跟首都的几位同仁碰过面,而他们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争气弹”。

之前从他们口中听到了当时的负责人,开国上将,卸甲赴“核”,后来还拒绝高升,最终拗不过组织安排才依依不舍离开的。

应当就是面前这位新任书记了。

不过最开始的雷达探测组就没有安排在这边,因为处于研究初期阶段,并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成果。

这次的视察才特意安排在新式武器这边,至少明面上过的去。

见这次视察是真的意义上来帮忙的,康光启也就不再犹豫,开口道:“宋书记,这边是新式武器研究中心,至于雷达项目组,请跟我移步军区研究所。”

闻言,大底也是明白了这群人最开始的用意,宋书记爽朗的笑了一下,开玩笑道:“你们啊,搞研究的也玩上这一套了?走吧,去看看。”

来到军区研究所,康光启引着宋书记一行,走向一间门上挂着“电磁与探测”标牌的实验室。

实验台上摆放的是各种尺寸的金属板、绕制着密集线圈的框架、示波器以及更为复杂的电子元件。

几个穿着白大褂的研究员看到书记亲临,都有些局促地站起身。

宋书记摆手示意不要紧张,对着康光启说道:“聊一聊吧,让我看看这双眼有多好使。”

聊到了自己的领域,康光启便也不再藏拙了,一个经历过从无到有的实干家,自然是知道半成品对于整个项目的意义,拿起一块约莫半米见方、布满规则波导和铜箔天线的平板状部件介绍道:

“宋书记,这就是我们正在攻坚的‘千里眼’核心部件之一,多功能平板阵面试制样机的一部分。”

接着指着旁边一台示波器上正在显示的、相对杂乱的信号波形:“我们在尝试解决的,主要是两个最棘手的‘眼睛病’。”

“第一个‘病’,是‘目光散乱’。”

“现有的雷达技术,能量发射出去太宽泛,像用手电筒照远处,光斑很大,目标细节看不清,还浪费宝贵的探测能量”

“我们在尝试一种叫‘脉冲压缩’和‘相位扫描’的技术路径,就像把普通手电筒换成聚光探照灯,把能量集中在一个很窄的‘束’里射出去,让‘看’得更准、更远。”

“但如何实现精确的相位控制,在复杂回波中识别真假信号,这需要极其精密的电路设计和理论支撑,我们还在攻关中……”


    (http://www.xwcsw.com/book/G0EAAD-7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