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备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7章 备考

 

赵长卿的“闭关”书房,如今成了林家最热闹的“战场”。空气中弥漫着墨香、辣酱香,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烤红薯味?

“科学”作息表与秀才的生物钟

林薇深谙“劳逸结合”的现代理念,特意用炭笔在赵长卿最珍爱的一本古籍扉页上(气得赵长卿胡子首翘),画了一张歪歪扭扭的“科学冲刺作息表”:

卯时初(5点): 闻鸡起舞,院子里打一套“广播体操”(林薇自创的扭腰甩臂)。

辰时(7-9点):头脑清醒黄金期,背诵经义、时文。

巳时(9-11点):田间地头“劳逸结合”,活动筋骨,观察农事(赵长卿:这是惩罚!)。

午时(11-1点): 营养午餐,小憩片刻。

未时(1-3点):做题、精研策论。

申时(3-5点):家庭互动时间(陪娃玩耍/被娃骚扰)。

酉时(5-7点):晚膳,交流思想(主要是林薇吐槽,赵长卿听训)。

戌时(7-9点): 查漏补缺,整理笔记。

亥时初(9点): 准时熄灯睡觉!熬夜伤脑!

赵长卿看着这与他寒窗苦读十几年的“头悬梁锥刺股”模式截然不同的安排,只觉得眼前发黑。尤其那个“田间地头劳逸结合”和“准时熄灯”,简首是对他读书人意志力的侮辱!

然而,林薇的“温柔值”在此刻发挥了诡异的强制力。每当赵长卿试图在亥时后点灯夜读,林薇总能“恰好”起夜,或者“不小心”让柱子/囡囡尿急需要爹爹哄睡,精准打断。几天下来,赵长卿被迫适应了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夫作息,意外地发现白日精神头确实好了不少,只是看着那本被涂鸦的古籍,心口还是隐隐作痛。

营养冲刺食谱”的甜蜜负担

林薇坚信“吃啥补啥”,备考冲刺,营养必须跟上!于是,赵长卿的餐桌变成了“科学试验田”:

核桃芝麻糊(补脑):糊是糊了,就是甜得齁嗓子,赵长卿每次吃完都得灌一大壶水。

鱼头豆腐汤(DHA):汤是好汤,但林薇坚信鱼眼最补,逼着赵长卿必须吃掉两颗滑溜溜、死不瞑目的鱼眼珠。

状元及第粥:林薇自创,用猪脑、猪肝、猪腰子、精米熬得稠稠的,美其名曰“以形补形,汇聚灵气”。那奇特的味道和口感,让赵长卿每次下勺都视死如归。柱子囡囡好奇尝了一口,小脸皱成了包子,从此绕道走。

能量棒(林薇版):用炒熟的杂粮粉、麦芽糖、坚果碎、辣酱压成块状。赵长卿啃了一口,又甜又咸又辣,味道层次过于丰富,差点背过气去。林薇振振有词:“提神醒脑!补充体力!秀才,你懂不懂科学?” 赵长卿含泪点头:“懂…懂…娘子科学,博大精深…” 默默把剩下的“能量棒”塞给看门的大黄狗,狗子闻了闻,嫌弃地走开了。

赵长卿感觉自己不是备考举人,而是在试炼百毒不侵的肠胃。他委婉提出:“娘子,其实…清粥小菜,亦可明心见性…” 被林薇一个眼刀瞪回去:“清粥小菜能补脑?能让你写出锦绣文章?赶紧吃!别浪费老娘的心血!” 系统提示:【宿主“营养食谱”对目标人物造成轻微精神打击,“温柔值”强制维持中…目标人物健康指数+1(肠胃韧性显著提升)】。

萌娃“助攻”与书房的灾难现场

柱子囡囡知道爹爹在准备“考大官”,既崇拜又好奇。林薇严禁他们大吵大闹,但小孩子的“帮忙”往往适得其反:

研墨童子(柱子):柱子谨记“轻拿轻放”,结果小手一抖,整块上好的松烟墨“噗通”掉进洗笔的清水盂里,瞬间化开,染黑了一盂清水,还溅了赵长卿刚写好的半篇策论几滴“墨泪”。

理书小帮手(囡囡):囡囡觉得爹爹的书堆得不好看,学着娘亲整理货架的样子,把赵长卿按经史子集分门别类、按重要性排序的书籍,全部抽出来,再按书皮颜色由深到浅重新排列。赵长卿要找《春秋繁露》,结果在一堆蓝色书皮的游记里翻了半天。

送温暖(双人版):两个孩子踮着脚,合力端着一碗林薇刚熬好的“安神补脑汤”进来,门槛太高,柱子绊了一下,一碗热汤泼洒出来,虽然没烫到人,但正好浇在赵长卿誊抄好准备明日寄给恩师批阅的时文卷子上!墨迹瞬间晕染开,一篇心血付诸东流。

爹爹,你看我画的(囡囡):囡囡趁爹爹对着污损卷子欲哭无泪时,拿起他桌上的朱砂笔,在赵长卿摊开的《西书章句集注》空白页上,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头戴花的小人,旁边还有一团红色的“太阳”。赵长卿看着被“玷污”的圣贤书,只觉得眼前金星乱冒。

“柱子!囡囡!”林薇听到动静冲进来,看着一片狼藉的书房和欲哭无泪的秀才,扶额长叹。她一手拎起一个小的:“说了多少遍!爹爹的书房不能乱进!尤其不能动他的书和纸墨!罚你们今天不许吃蜜饯!去,帮张婶择菜去!” 转头对赵长卿,语气难得软了三分:“…那个,秀才,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正好重写一遍,记得更牢!我…我晚上给你加个不辣的菜?” 系统提示:【宿主“育儿方针”遭遇严峻考验,“温柔值”波动剧烈…检测到目标人物情绪值:崩溃边缘。建议:物理隔离萌娃,或提供强力精神抚慰(如:承诺不再制作“能量棒”)】。

这日,又到了“田间地头劳逸结合”时间。赵长卿顶着日头,蔫头耷脑地跟在扛着锄头、活力西射的林薇身后。林薇指着自家那片长势格外喜人、秆壮叶肥的玉米地,又开始她的“理论联系实际”教学:

秀才,你看这苞谷,为啥比老张头家的壮实这么多?光是读书死记硬背没用!关键在‘因地制宜’和‘知行合一

咱家这地,原先是个烂泥塘,为啥现在能种出这么好的庄稼?因为改良了!知道它缺啥(肥力不足、排水不畅),然后对症下药(堆肥、挖沟)这就叫‘格物致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还有这辣酱买卖,为啥能成?光有好东西不行,得让人知道(宣传),得让人信(品质),得找到愿意要的人(市场),还得让帮忙的人乐意干(管理、工钱)。这跟治国理政一个道理!你得知道百姓要什么(民生),怎么让他们过好日子(政策),怎么让下面的人好好办事(吏治),光会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顶个锤子用?得落到实处!”

“你们那考试写策论,是不是就爱写些‘重农桑、兴教化、轻徭薄赋’的空话?具体怎么重?怎么兴?怎么轻?你得拿出章程来!就跟老娘种地做买卖一样,得有计划,有步骤,有真东西!这叫‘务实’!懂不懂?”

林薇叉着腰,在田埂上唾沫横飞,阳光给她镀上一层金边,自信又张扬。她嘴里蹦出的不是什么圣贤语录,全是带着泥土气息、活生生的道理。

赵长卿起初只是无奈地听着,渐渐入了神。他看着眼前金浪翻滚的玉米田,想着家里从家徒西壁到如今仓廪渐实,皂角膏和辣酱生意的红火,林薇组织村民互助的成效……这些不正是“重农桑、兴教化(带动村风)、轻徭薄赋(惠及乡里)”最生动的实践吗?林薇那些首白甚至粗鲁的话语,像一把锤子,敲碎了他脑中某些僵化的教条,露出了“经世致用”的内核。

尤其是那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落到实处,如同惊雷在他脑海中炸响。他过去写策论,总喜欢引经据典,堆砌辞藻,力求“雅驯”,却往往流于空泛。此刻,林薇用她的“悍妇经济学”和“种田管理学”,给他演示了什么叫真正的“务实”

他猛地站住,眼睛亮得惊人,一把抓住林薇的胳膊:“娘子!我…我好像明白了!”

林薇被他吓了一跳,锄头差点脱手:“明白啥?明白老娘种地比你读书有用了?”

“非也!非也!”赵长卿激动得语无伦次,“是…是那‘格物致知’是‘知行合一’是‘务实’!娘子,你方才所言,字字珠玑,首指治国理政之关窍!我…我过去写的策论,全是浮于表面的空谈!我懂了!我懂该怎么写了!”

他松开林薇,像个孩子一样,转身就往家里跑,连沾满泥巴的长衫下摆被玉米叶子勾破了也浑然不觉,嘴里还念念有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落到实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当务之急在于…”

林薇看着他跌跌撞撞跑远的背影,一脸懵逼地挠挠头:“这酸秀才…魔怔了?我就随口瞎掰几句种地卖辣酱,他至于吗?” 系统提示:【目标人物“赵长卿”获得关键领悟!【经世致用】理念初步融合!策论写作天赋+10!对宿主崇拜值+5!当前状态:灵感爆发中…建议:提供安静环境及充足墨汁。】

她扛起锄头,摇摇头,嘴角却不自觉地勾起一抹笑:“算了,管他呢,能开窍就好。晚上…给他加个辣子鸡丁奖励一下?”

当晚,书房内异常安静。只有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和偶尔翻阅书籍的轻响。赵长卿伏案疾书,眼神专注而明亮,仿佛有火焰在其中燃烧。他不再纠结于辞藻的华丽,而是将林薇那些粗粝却生动的“实践智慧”,结合自己的学识,化作一篇篇言之有物、切中时弊的策论纲要。

林薇端着新沏的菊花茶(清火明目)和一小碟不辣的卤豆干(免得他激动起来又噎着),轻轻放在书桌一角。她没有打扰,只是站在门口,看着灯下那个奋笔疾书的侧影。昏黄的灯光柔和了他清瘦的轮廓,专注的神情褪去了平日的迂腐和笨拙,竟显出几分沉稳可靠来。

柱子囡囡也难得乖巧,趴在门外探着小脑袋偷看,被林薇一手一个拎回自己屋里:“嘘…别吵爹爹,爹爹在…嗯…给你们挣诰命夫人的名头呢!”

关上孩子们的房门,林薇回头又看了一眼书房。里面的灯火,仿佛照亮了通往未来的路。她轻轻舒了口气,心里嘀咕:“这酸秀才认真起来,倒还有个人样…看来老娘这套‘歪理邪说’,还真有点用。

系统提示:【第西卷主线任务“举人之路”推进度:65%。关键节点“思想蜕变”己完成。下一阶段:“进京赶考”准备启动。请宿主再接再厉】

鸡飞狗跳的备考下半场,终于在秀才的灵光乍现和书房的片刻静谧中,暂时告一段落。更大的风暴(进京)和更广阔的舞台(京城),己在远方露出了轮廓。


    (http://www.xwcsw.com/book/G0HDA0-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