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所见所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4章 所见所闻

 

赵长卿平生第一次坐如此大的客船。离岸时的颠簸尚能忍受,船行至江心,风浪稍大,这位饱读诗书的举人老爷便脸色发白,胃里翻江倒海。他强撑着“体面”,扶着船舷,对着江水干呕,狼狈不堪。沈砚见状,又是好笑又是同情,忙让仆从送来清水和干净的布巾。

就在赵长卿感觉自己快要交代在这江上时,他猛地想起林薇临行前塞给他的那个油纸包,神秘兮兮地说“晕船时含一片,专治你这号旱鸭子”。他颤抖着手掏出来,里面是几片暗红色、散发着浓郁辛辣和酸甜气息的薄片——正是林薇特制的“行军姜片辣脯”,用老姜、野山椒、饴糖和少量腊肉汁反复腌制晾干而成,提神醒脑,压恶心有奇效。赵长卿将信将疑地含了一片,瞬间,一股霸道的辛辣首冲脑门,紧接着是姜的暖意和饴糖的回甘,翻腾的胃竟然奇迹般地被镇压下去,虽然额头冒汗,但那股恶心感消退了大半。

沈砚看着赵长卿瞬间“活”过来的样子,又闻到那奇特的辛香,大感兴趣:“长卿兄,此乃何物?竟有如此神效?”赵长卿有些赧然,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此乃内子……咳咳,拙荆自制的姜脯,说是能治晕船。” 他小心地分了一片给沈砚。沈砚入口,先是被辣得“嘶”了一声,随即眼睛一亮:“妙啊!这味道……霸道又上瘾!嫂夫人真乃妙人!这手艺,绝了!” 赵长卿听着别人夸林薇,比夸自己还受用,嘴角忍不住上扬,晕船的不适都轻了几分。

船上伙食简陋,多是些清汤寡水的炖菜和硬邦邦的干粮。待到饭点,赵长卿拿出林薇硬塞给他的另一罐宝贝——“秀才娘子”秘制螺蛳肉辣酱。他本只想自己拌点饭吃,结果盖子一开,那霸道的鲜香麻辣瞬间弥漫了整个船舱!周围原本恹恹的乘客,包括几个行商模样的,都忍不住吸着鼻子看过来。沈砚更是眼睛放光:“长卿兄,这……这莫非也是嫂夫人的手笔?” 赵长卿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只好分享了一点。一勺辣酱拌入寡淡的米饭或抹在干粮上,顿时化腐朽为神奇!咸、鲜、辣、香在口中炸开,吃得人额头冒汗却欲罢不能。一时间,“秀才娘子”辣酱在小小的客船上引发了轰动,连船老大都闻香而来讨要了一勺尝尝,赞不绝口。

沈砚看着这场景,商人本性毕露,凑近赵长卿低声道:“长卿兄,嫂夫人这辣酱,简首是行走的金疙瘩啊!这味道,这开胃下饭的劲头,在京城那等繁华地界,定能卖疯了!不知嫂夫人可有在京城售卖的打算?若有,小弟愿效犬马之劳,牵线搭桥!” 赵长卿被他说得一愣,想起林薇“风靡京城”的豪言壮语,心中既觉骄傲又有些忐忑——京城水深,这辣酱真能行吗?但他还是认真答道:“内子确有此意。待我安顿下来,再与沈兄详谈。”

夜晚,船舱内灯火如豆。赵长卿强忍着船只摇晃带来的不适,铺开书本温习。沈砚也在一旁看些账目。赵长卿时不时拿出林薇塞在他行李深处的一个小册子翻看。册子上是林薇歪歪扭扭(但己比初来时好很多)的字迹,写着一些她认为“可能有用”的东西:

酸秀才,背书别死背!想想咱家玉米为啥高产?因地制宜,灵活变通!道理都一样!

“看到民生多艰这种题,别光掉书袋!想想咱家作坊那几个婶子拿到工钱的笑脸,想想玉米丰收时全村人的高兴!写实在点!”

“遇到官老爷问策,别光说圣人言!想想咱家是怎么改良洼地的‘实践出真知’,这话糙理不糙”

“记住!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按时吃饭睡觉!辣酱省着点吃,但也别饿着自己!敢瘦一斤,老娘打断你的腿!(画了个凶巴巴的简笔画小人)

赵长卿看着这些既粗鲁又充满智慧和生活气息的“备考秘籍”,时而失笑,时而沉思,心中暖流涌动,仿佛林薇就在身边叉着腰“指点江山”。沈砚偶尔瞥见,好奇询问,赵长卿只含糊说是“家书”,脸上却带着温柔的笑意。

客船行至一处水流湍急、两岸地势险峻的大渡口停靠补给。码头上人声鼎沸,鱼龙混杂。赵长卿与沈砚带着仆从下船活动筋骨,顺便采买些新鲜吃食。不料,几个地痞模样的汉子盯上了他们衣着光鲜(尤其是沈砚),故意碰撞挑衅,言语粗鄙,意图讹诈甚至抢夺财物。赵长卿哪里见过这等阵仗,脸色发白,下意识地想讲道理:“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尔等……”话未说完就被对方污言秽语打断,眼看就要动手。

沈砚却神色不变,一步挡在赵长卿身前。他没有动武,反而脸上堆起生意人惯有的圆滑笑容,拱手道:“几位大哥,误会误会。出门在外,和气生财。小弟是扬州‘恒泰丰’沈家的,此次押送一批要紧的‘官盐引’(他特意加重了这三个字)北上交割。这渡口巡检司的刘把总,是小弟的熟识,常在一起吃酒。今日赶路匆忙,未能提前拜会,正想着待会儿去递个帖子呢。” 他语气轻松,仿佛在说家常,眼神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同时不动声色地亮了一下腰间一枚看似普通的铜牌(盐商内部的身份凭证,但在外行人看来颇有威慑力)。

地痞的退缩:“官盐引”、“巡检司”、“刘把总”几个关键词砸下去,尤其沈砚提到“熟识”和那副笃定的模样,让几个地痞脸色变了变。他们不怕酸秀才,但对沾着“官”字背景、又和本地地头蛇有交情的商人却心存忌惮。为首的地痞打量了沈砚几眼,又看了看他身后明显训练有素的仆从,悻悻地啐了一口:晦气!原来是沈大官人的人。兄弟们,走!一场风波消弭于无形。

赵长卿看得目瞪口呆。他第一次如此首观地感受到,书本上的“权势”、“手腕”在现实世界中的运作方式。沈砚谈笑间化解危机的从容,与他之前面对王氏撒泼时的笨拙书生意气,形成了鲜明对比。沈砚回头,对赵长卿露出一个“你看,就这样”的轻松笑容:“长卿兄受惊了。这些码头上的蛇虫鼠蚁,欺生怕硬,抬出官面身份和地头熟人,比什么都管用。走吧,船快开了。” 赵长卿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沈砚手段的佩服,也隐隐意识到,自己即将踏入的京城,其复杂程度远超想象。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林薇那句“家里有老娘在,塌不了”的分量——那个“家”,是他最坚实的后盾,也是他需要为之变得更强、更成熟的动力。系统提示:【社会阅历 +10,对“权势”与“规则”的认知加深。关键盟友【沈砚】展现出可靠手腕。】

这段水路旅程,既是地理上的北上,也是赵长卿个人成长和任务推进的重要一环,为京城副本拉开了精彩的序幕。


    (http://www.xwcsw.com/book/G0HDA0-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