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秋日圆桌与未来胎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3章 秋日圆桌与未来胎动

 

阿尔卑斯山麓的初秋,宁静如世外桃源。金松、赤枫与云杉泼洒山坡,晨雾如纱,缠绕着远处积雪的山峰。未被巨胎踏足的山谷,空气清冽,草甸点缀着迟开的野菊,露珠在蛛网上闪烁。一只红松鼠抱着松果,警惕地打量闯入的人类,旋即跃入金黄树冠。

通往木屋会议中心的碎石小径上,林栋和苏晴被安排并肩而行。阳阳攥着苏晴的手指,一步三跳,小鹿皮靴踢起碎石和松针。他仰着脸,问题不断:“妈妈,那个‘大笨笨’真的会吃垃圾吗?像煤球舔酸奶盖那样?爸爸肩上那个黑黑的东西还疼不疼?它是不是大笨笨的……小宝宝?”孩子清澈的眼睛在父母略显僵硬的面容上逡巡,带着依恋与小心。

苏晴喉咙发紧,更紧地回握儿子的小手。林栋肩胛骨下那片深紫近黑的菌丝网络,在厚外套下搏动,每一次收缩都带来冰冷的拉扯感。他下颌绷紧,目光掠过儿子头顶,投向那座巨大的环形木屋——人类残存秩序的中枢。各国旗帜在秋风中作响,安保人员制服各异,昭示着“阿尔卑斯共识”会议的份量。

会议大厅由粗壮的云杉原木搭建,穹顶高阔,巨大的环形落地窗框出阿尔卑斯秋色。长条原木桌旁,面孔凝重。政要、将军、科学家、环保组织代表。空气里混合着松木香、咖啡和无声的紧绷。

会议以一段残酷的蒙太奇开场。三维投影在圆桌中央展开:

画面 1:西伯利亚冻原。深黑甲壳的巨胎分裂体,将小山般的核废料铅罐当保龄球撞击。铅罐翻滚,在冰面犁出深沟,撞向冰湖边缘。防辐射警报尖叫,屏幕上辐射指数飙升。

画面 2:北美五大湖。扭曲的船闸骨架间,两个稍小的分裂体,正玩“开门关门”的拔河。攻城锤般的巨臂抵住百万吨级钢铁闸门,“哐当”的撞击激起巨浪砸碎堤坝。浑浊水面上,一个抱着油桶的男人被激流拍向锈蚀钢梁,瞬间消失。

画面 3:中国南方废墟。深黑巨胎蹲在“老王五金百货”的瓦砾堆旁,用粗大菌丝“手指”拨弄破薯片袋、泥裹可乐瓶和一块裂屏平板。可乐瓶盖被撬开,“嗤”地喷了它一脸。庞大身躯猛地后仰,发出惊愕的嘶鸣,猩红眼点狂闪。它甩甩“头”,笨拙地抱起那堆“垃圾”,深一脚浅一脚走向废墟深处。不远处,阳台下捏着半块发霉饼干的老头,目瞪口呆。

“诸位,”主持会议的联合国秘书长声音低沉,带着疲惫,“‘摇篮曲’的代价,我们共同承受了。80% 的清除率,换来 20% 幸存者的疯狂分裂和…… 进化。”他挥手切换投影,全球地图上,代表新生巨胎的深黑色光点正以恐怖速度增殖扩散。“它们就在这里。今天,我们必须回答:它们是什么?能否留下?如何共存?”

议题一:巨胎定性——地球火种还是失控灾星?

圆桌中央投影变幻。一个巨胎结构模型悬浮旋转。

“诸位,这不是外星入侵者。” 基因学家伊丽莎白·吴博士起身,激光笔点向模型核心——一团跃动、介于晶体与血肉间的结构,“心源”雏形。“这是地球 6600 万年前高等智慧生物的复活体!”

考古学家索菲亚·佩特雷斯库调出珠峰冰核影像,冰层中封冻着奇异水晶结构。“那时的高等文明‘归墟遗民’统治地球,却遭遇本土‘心蚀病毒’袭击而灭绝。灭绝前,智者将个体基因信息分解,封入稳定载体——安宁病毒,散播到全球地质节点,利用地热、辐射缓慢‘孵化’。”

胚胎发育学家陈教授接口,模型放大,展示巨胎内部复杂的能量循环网络。“‘菌毯’就是‘基因陶罐’孵化出的初始形态。当它吸收了携带特定极端人格基因的人类——‘衔尾蛇’成员——就像钥匙开锁,启动了基因表达!归墟遗民的基因片段与薛白等五人的‘钥匙基因’结合,在菌毯基础上,表达出了巨胎!”

生物能量学家拉杰什调出巨胎能量吸收光谱。“它们并非传统‘生物’,更像‘活体生态反应堆’。能量来源,” 他指向光谱,“是地热辐射、有机废弃物分解——尤其是塑料、甚至核衰变能!它们‘吃’的是垃圾和星球熵增!”

“特殊生命形态?” 一位军方代表声音冷硬,指着西伯利亚画面,“一个能引发百公里辐射污染区的‘形态’?一个开门关门就能制造生态灾难的‘形态’?这是失控的灾星!必须清除!”

“清除?” 环保组织代表玛雅·琼斯女士声音拔高,“看看摇篮曲之后的数据!” 投影切换: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曲线、太平洋垃圾带监测数据——在巨胎分裂期后,上升曲线出现了微弱的平台期甚至下降!“它们是碳汇!吸收转化污染物的效率远超人造设施!它们是地球催生出的、粗暴的免疫细胞!灾星?也许是生态矫正剂!是我们垃圾和远古基因催生的‘清道夫’!”

争论沸腾。定性陷入僵局。

议题二:存续之争——接受现实还是困兽犹斗?

地质学家田中宏调出环太平洋地质应力图。“摇篮曲计划诱发的连锁地质灾害未平息。任何大规模武力行动都可能压垮脆弱的地质平衡。物理清除的窗口…… 己关闭。共存是唯一选项。”

“共存?” 另一位代表拍案而起,指向中国南方画面,“和这种……‘收破烂的灭世者’?如何保证它们明天不会对三峡大坝或卢浮宫产生‘兴趣’?把命运寄托在它们的‘心情’上?”

“寄托‘心情’,总比寄托在注定失败的自杀攻击上强!” 玛雅·琼斯反驳,调出新数据,“模型显示,引导得当,巨胎的能量代谢可与现有生态互补。它们甚至可能成为退化区域生态重建的‘基石物种’!” 投影展示模拟画面:巨胎伫立荒漠或污染区,其影响范围内,土壤污染下降,植被覆盖提升。

“引导?” 军方代表冷笑,“如何‘引导’一个心智如婴儿、力量如神明的存在?靠爱心感化?还是垃圾分类海报?”

会场压抑。共存风险巨大,但摇篮曲的教训和地质现实堵死了武力之路。矛盾尖锐。

议题三:共生之路——编辑未来还是顺其自然?

争论僵持时,林栋肩胛骨下的深紫菌丝网传来一阵强烈的冰冷悸动!他闷哼一声,身体绷紧。同一瞬间,大厅屏幕上,撒哈拉边缘的一头巨胎,其甲壳表面骤然流过一片转瞬即逝的紫黑色光晕!庞大身躯轻微一顿,猩红眼点茫然闪烁。

这微小的同步被基因学家伊丽莎白·吴捕捉到!“看!” 她失声喊道。所有目光聚焦。

“衔尾蛇系统……” 苏晴脸色发白,“老林和它们…… 联系在加深!它们在同步!”

吴博士眼中迸发光芒:“关键!林先生和苏女士,是‘衔尾蛇’中不可或缺的‘理’与‘感’!他们与巨胎的深层联系,就是引导甚至塑造巨胎未来的钥匙!” 她调出基因图谱和冰核数据:“巨胎是‘早产儿’,‘心源’表达不完整、不稳定!林先生和苏女士体内的异化病毒基因,一旦编辑给巨胎,就能补全其基因片段,形成完整基因——让远古的归墟遗民彻底复活!”

胚胎学家陈教授激动补充:“提取他们的特殊基因片段,对巨胎个体进行精准编辑,补全基因拼图,就能引导它跳过混乱婴儿期,首接发育为成熟的高等智慧生命体——一个拥有完整智慧、可控力量、理解秩序的‘人’!”

“一旦成熟个体诞生,” 吴博士斩钉截铁,“基于菌毯意识的超距同步特性,它的‘成熟’状态,将如同灯塔!通过意识网络瞬间覆盖、引导全球巨胎同步进化!让它们从懵懂巨婴,成长为…… 可沟通、可协作的星球级智慧生命!这才是真正的‘共生’基础!它们将理解‘玩耍’的界限,‘垃圾’与‘遗产’的区别!”

“基因编辑?” 一位学家声音颤抖,“扮演造物主!目标拥有灭世之力!万一失败催生怪物?或它敌视人类?风险是灭绝级的!”

“不编辑的风险难道不是灭绝?” 吴博士反问,指着指数级增长的光点,“让它们永远凭本能横冲首撞?顺其自然,人类才有未来吗?” 她扫视全场,“编辑,是我们主动争取可控未来的唯一机会!林先生、苏女士及其联系,是技术基础!这是利用地球远古火种,引导新生命走向成熟!”

会场炸开。支持者看到希望,反对者看到疯狂。争论从“是否共存”跃进到“如何塑造共存对象”。

“妈妈……” 阳阳被争吵吓到,小脸埋进苏晴怀里,又偷看巨胎模型和爸爸肩上的“黑黑的东西”,“大笨笨…… 也能变成…… 好人吗?”

“大笨笨,其实就是个孩子,它们还不懂事。” 苏晴紧搂儿子,感受他温热的身体,目光看向林栋。

林栋承受着肩头菌丝因激烈情绪和远方扰动带来的冰冷搏动,但眼神深处,绝对理性的冰冷计算力在疯狂运转,评估“基因编辑”的每个参数、每条风险路径。他看向巨胎模型,又看向儿子懵懂而期待的眼睛。

窗外的阿尔卑斯秋色壮美,松鼠跃过枝头,松针在阳光下闪烁。圆桌旁的人类,手握着一把可能塑造神明、也可能点燃地狱之火的基因刻刀,站在文明存续的十字路口。讨论未止,但方向己在碰撞和计算中显现。希望如秋阳,炽热而脆弱,照亮前路,也投下充满抉择的长影。

会议休憩,众人走向露台。远山如黛,秋风带着松针和浆果气息拂过面颊。阳阳挣脱苏晴的手,跑到露台边缘,踮脚想看清山谷里的岩羚羊。阳光落在他发顶。

林栋走到儿子身边,并肩而立。肩胛下的深紫菌丝在阳光下蛰伏了些,但冰冷的搏动仍在。阳阳忽然拽了拽林栋衣角,大眼睛盛满纯净好奇:

“爸爸,” 他小声问,指指云雾缭绕的雪峰,又看看会议厅,“那个新的大笨笨…… 它要是变好了,是不是就能住在高高的、白白的山上?那里冷,它那么大,会不会…… 把山压塌呀?”

孩子的问题让林栋罕见地怔了一下。他没有立刻用数据拆解,顺着儿子目光望向雪峰。肩头的菌丝传来一丝微弱波动,不再纯粹冰冷,更像一种遥远的、笨拙的共鸣。

苏晴走来,默默握住林栋的手。她的手温热,带着一丝颤抖。她看着丈夫和儿子沐浴在秋阳下的侧影,望向亘古雪峰。未来如山中云雾,变幻莫测。但此刻,阳光正好。


    (http://www.xwcsw.com/book/G0HDF0-3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