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膳新谱》重编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百官们下班后不再急着回府,反倒三三两两地往御膳房跑——户部尚书捧着家传的酱菜坛子,礼部侍郎带着祖传的雕花银筷,连素来清高的翰林院学士都揣着母亲手写的点心方子,生怕落后于人。
胤禧的小案头堆满了各式菜谱。他特意在御膳房辟出一间“集思阁”,墙上贴满了各地美食图谱,桌上摆着按省份分类的木盒,里面装着官员们送来的食材样本。“王师傅,您看这西川的花椒,比咱们库里的香多了!”小家伙举着红亮亮的花椒,眼睛笑得弯成月牙。
王进宝却悄悄拉他到角落,压低声音:“十五阿哥,八爷府的人送来一坛子‘陈年花雕’,说是给您调味用的。”胤禧看着那坛贴着精致封条的酒,突然想起西哥说的“防人之心不可无”,他眨了眨眼:“先封存起来,等会儿请太医院的人来看看。”
果然,太医院院正查验后,脸色凝重地回报:“酒里掺了少量巴豆粉,少量饮用只会腹泻,难以察觉是人为。”胤禧后背惊出冷汗,他让王进宝将酒坛收好,表面却不动声色,依旧每日在集思阁里忙得热火朝天。
这日,轮到汉军旗的官员献艺。一位姓周的知府带来了家乡的“臭豆腐”,黑黢黢的方块散发着奇异的臭味,吓得小太监们首捂鼻子。“此乃人间至味!”周知府却一脸自豪,亲自下厨用辣酱爆炒。当焦香的气味盖过臭味时,胤禧第一个尝了尝,惊喜地拍手:“好吃!比御膳房的酱豆腐有层次!”
正当众人围着臭豆腐赞不绝口时,八阿哥胤禩带着九阿哥、十阿哥不请自来。“十五弟这集思阁倒是热闹。”胤禩目光扫过墙上的图谱,最终落在那盘臭豆腐上,“只是这等市井之物,入不了宫廷吧?”
胤禧拿起一块臭豆腐,笑得一脸纯真:“八哥有所不知,这臭豆腐虽闻着臭,却寓意‘外陋内秀’。正如咱们大清的官员,无论出身如何,只要心怀百姓,便是好官。”这话堵得胤禩哑口无言,周知府却红了眼眶——他出身寒门,从未被如此认可。
傍晚,康熙翻看着胤禧整理的新谱,突然指着“百官献艺”的名录问:“怎么不见八阿哥的名字?”胤禧仰着小脸回答:“八哥日理万机,儿臣想着等他有空,再请他来做道拿手菜。”康熙闻言,若有所思地笑了。
几日后,八阿哥胤禩被迫带着一道“冰糖炖雪梨”来到集思阁。他本想敷衍了事,却在胤禧真诚的目光下,不自觉地认真起来——他记得这是额娘生前最爱的甜品,冰糖要选黄冰糖,雪梨要去芯留皮,炖时要加川贝。
当清甜的香气弥漫开来,胤禧捧着小碗,眼睛亮晶晶的:“八哥做的比御膳房的好吃!”胤禩看着他满足的模样,心中竟掠过一丝异样。而这一幕,恰好被前来视察的康熙看在眼里,皇帝捻着胡须的手,微微勾起了弧度。
集思阁的灯火彻夜不熄,胤禧在新谱的扉页写下:“美食如治国,需兼容并蓄。”他不知道,自己无意中布下的这盘“美食棋”,正悄然改变着朝堂的格局。而八阿哥胤禩回到府中,看着那道被记上新谱的“冰糖炖雪梨”,第一次对自己的算计产生了动摇。
(http://www.xwcsw.com/book/GADFJ0-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