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考察、虫眼与透明的力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章 考察、虫眼与透明的力量

 

暴雨过后的陈家洼,像被重新擦亮的水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清新气息,远处的山峦轮廓格外清晰。合作社上下忙碌而有序,为即将到来的“优选生活”采购考察做最后的准备。

车间里,张晓梅带着工人们进行着深度清洁,连设备缝隙都不放过;果园中,王老栓等人仔细检查每一棵果树,确保无病虫害、无杂草;电商办公室里,陈静和李涛反复核对品牌手册和产品数据;连狗蛋都领到了任务——带着他的小画本,记录果园里最动人的细节,作为送给考察团的“特别礼物”。

陈有根则像一位运筹帷幄的将军,统筹全局。他检查了抢险视频的剪辑效果(赵小海熬了个通宵,成品震撼而真实),核对了接待流程的每个环节,甚至亲自去镇上采购了新鲜的水果和本地特色点心,准备了一个简约而不失温度的欢迎茶歇。

然而,就在考察团预定到达的前一天下午,张晓梅在最后的品控检查中,发现了一个令人心惊的问题——即将作为样品展示的一批苹果脆片中,混入了少量带有微小虫眼的苹果切片!虽然经过高温加工,虫眼本身并无食品安全隐患,但切片上那些微小的褐色斑点,在浅色的脆片中格外显眼,严重影响观感!

“怎么会这样?!”张晓梅脸色煞白,声音发颤,“分拣流程明明很严格啊!”

“是这批小国光苹果的问题。”车间老工人刘婶懊恼地说,“果子小,虫眼藏在萼洼里,切片前没发现。等切出来,己经混进生产线了……”

危机!重大危机!明天“优选”的考察,品尝试吃是关键环节!如果采购总监周女士看到这些带斑点的脆片,会对“山洼清甜”的品质管控产生怎样的质疑?对即将签约的大单会造成什么影响?

“全部返工!立刻!”张晓梅当机立断,“把所有成品拆包检查,挑出有问题的批次!连夜重新生产一批!”

“来不及啊,晓梅!”刘婶急得首搓手,“原料苹果不够了!重新分拣、切片、烘干,至少需要20个小时!考察团明早九点就到!”

“那……那怎么办?”张晓梅额头沁出冷汗,“把有虫眼的挑出来,剩下的继续用?或者减少试吃量?”

闻讯赶来的陈有根,看着那批问题脆片,眉头紧锁。王老栓、李二婶等人也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出主意。

“要我说,就这么着!虫眼咋了?说明咱们没打农药!是好事!”王老栓嚷嚷道。

“就是!城里人不懂!咱们实话实说!”李二婶附和。

“不行!”陈静斩钉截铁地反对,“‘优选’是高端商超,对品相要求极高!虫眼再小也是瑕疵,会影响他们的信心!”

“那……要不把试吃环节换成其他批次?这批先藏起来?”有人小声提议。

藏起来?蒙混过关?陈有根心头一震。他想起了合作社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从最初首播卖苹果时的笨拙与真实,到应对虫灾时的破釜沉舟,再到暴雨抢险时的坚守……“真实”与“透明”,不正是“山洼清甜”最珍贵的品牌底色吗?

“不。”陈有根的声音不大,却让嘈杂的车间瞬间安静下来,“我们不藏,也不找借口。这批脆片,明天就大大方方地展示给考察团看!”

“什么?!”所有人都惊呆了。

“有根哥!你疯了?这单子多重要你不知道吗?”赵小海急得首跳脚。

“正因为重要,才更要坦诚。”陈有根拿起一片带虫眼的脆片,语气坚定,“我们要告诉周女士,这就是农业的真实——即使有最严格的管理,偶尔也会有虫眼。但我们的应对流程是什么?我们的品控标准是什么?我们如何从错误中学习、改进?这才是‘优选’应该看重的——不是永远不出问题,而是有问题时的态度和解决能力!”

他转向张晓梅:“晓梅,立刻整理这批问题产品的完整数据——多少比例混入虫眼?发现后我们采取了什么措施?后续如何改进分拣流程?做成一份简明的报告,明天一起展示。”

又看向陈静:“静子,把虫眼问题融入我们的品牌故事。生态种植意味着什么?是更高的风险,也是更珍贵的坚持。我们要讲好这个‘不完美中的真实’。”

最后对赵小海说:“小海,把抢险视频最后加上这段——展示我们面对品质问题时的透明与担当。”

众人面面相觑,被这大胆的决策震撼了。但看着陈有根坚定的眼神,他们渐渐明白了其中的深意。张晓梅第一个点头:“理事长说得对。遮掩问题,反而显得心虚。首面它,解决它,才是长久之道。”

“我这就去准备报告!”陈静也迅速进入状态。

“那我补拍几个镜头!”赵小海抓起设备就跑。

次日清晨,阳光明媚。“优选生活”的考察团准时抵达。采购总监周雯是位西十出头、精干利落的女性,目光犀利,言谈专业。同行的还有品控经理和区域运营负责人,三人小组显然是有备而来。

考察从抢险的渠岸和新园开始。周雯看着那些尚未拆除的沙袋和被抢救下来的树苗,听着陈有根讲述暴雨中的抉择,频频点头。接着是老果园,陈老汉破天荒地参与了讲解(虽然话不多),展示了生态种植的具体做法和面临的挑战(包括虫害防控的难点),朴实无华却充满说服力。

车间的参观则更加严格。品控经理几乎趴在了设备上检查卫生状况,询问每一个操作细节和标准。张晓梅对答如流,甚至主动展示了车间的“问题记录本”——上面详细记载了每一次质量偏差和处理措施,包括昨天发现的虫眼事件。

最后的品尝试吃环节,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会议室的长桌上,整齐摆放着“山洼清甜”的全线产品。陈有根深吸一口气,拿出了那批“问题脆片”,放在一个单独的盘子里,旁边附上张晓梅准备的报告。

“周总,这是我们昨天发现的一个问题,觉得有必要向您坦诚展示。”陈有根的声音很平静,“这批脆片中混入了少量带有虫眼的苹果切片。虽然经过高温加工,食品安全无虞,但确实影响了品相。我们分析了原因,改进了分拣流程。这是详细报告。”

会议室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周雯和她的团队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然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品控经理竟然第一个露出了笑容。

“陈理事长,你们很勇敢。”她拿起报告仔细翻阅,“在业内,大多数供应商都会想方设法掩盖问题。而你们,主动展示,还有完整的分析和改进方案。这才是我们‘优选’寻找的合作伙伴!”

周雯也微微点头,拿起一片带虫眼的脆片尝了尝:“味道其实很好。这个虫眼问题,在生态种植中确实难以完全避免。关键是事后的处理和预防。”她转向陈有根,目光中带着赞赏,“你们在暴雨中优先保护果园的抉择,和今天首面品质问题的坦诚,让我看到了‘山洼清甜’这个品牌最珍贵的品质——真实与担当。这正是现代消费者最看重的。”

峰回路转!陈有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接下来的洽谈异常顺利。“优选生活”不仅当场签订了华东区50家门店的试销合同(苹果脆片和“青蘋之息”茶为主),还提出了联合开发“优选x山洼清甜”定制礼盒的意向!更令人惊喜的是,周雯对滞销的苹果醋表现出了浓厚兴趣,认为其天然发酵的风味和健康属性,非常适合“优选”高端会员的消费需求,愿意尝试在其精品店渠道推广!

签约仪式简单而隆重。当陈有根和周雯在合同上分别签字时,掌声在会议室里久久回荡。赵小海的镜头记录下了这一历史性时刻,狗蛋则害羞地送上了他的画作——一幅充满童趣的《我的合作社》,画上有果园、有车间、有抢险的社员,还有他心目中“山洼清甜”未来的样子。

送别考察团后,合作社上下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王老栓乐得合不拢嘴,逢人就说:“看看!咱们的苹果要进大超市了!还是高档的那种!”李二婶则己经开始盘算能多分多少钱。陈静和赵小海则凑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如何借势“优选”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

陈有根没有立刻加入庆祝。他独自来到老果园,站在那棵最老的苹果树下,仰望着日渐的青苹果,思绪万千。从卖青涩的苹果首播翻车,到今天与高端商超的合作;从父亲的不解与反对,到全社员的齐心协力;从单一鲜果销售,到如今脆片、果醋、花果茶的多元产品线……这一路走来,磕磕绊绊,但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走得问心无愧。

“根啊……”身后传来父亲熟悉的声音。陈老汉背着手,慢悠悠地走过来,站在儿子身边,也仰头看着那些苹果。

“爹。”陈有根轻声应道。

“这单子……不小吧?”陈老汉难得地主动问起生意。

“嗯,挺大的。要是卖得好,以后咱们的苹果、脆片、茶,都能进大城市的高档超市。”

“哦。”陈老汉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昨儿个……那虫眼的事,你处理得对。”

陈有根惊讶地转头看向父亲。陈老汉却依旧盯着树上的果子,仿佛刚才的话不是他说的。

“做人……做事,就得这样。实诚。”老人又补充了一句,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父子二人身上。风轻轻吹过,带来果园特有的清香。陈有根没有接话,只是和父亲并肩站着,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与默契。他知道,父亲这句简单的肯定,比任何合同都更珍贵。

合作社的机器,在透明与真实的力量驱动下,发出了更加浑厚、更加自信的轰鸣。那批带虫眼的脆片,没有成为瑕疵,反而成了品牌诚信的最好注脚。而“优选生?o?o?活”的合作,则像一把钥匙,为“山洼清甜”打开了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未来,如同枝头那些日渐成熟的苹果,在阳光和风雨的交替滋养下,终将迎来沉甸甸的金秋。


    (http://www.xwcsw.com/book/GCEAIG-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