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沃土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章 沃土长歌

 

冬雪消融,春水初生。陈家洼的山野在料峭春风中悄然苏醒,枯黄的草皮下钻出点点新绿,果园的枝头鼓起的芽苞,蓄势待发。合作社的厂房里,崭新的果醋灌装生产线发出低沉而稳定的轰鸣,标志着深加工能力的又一次跃升。

村部会议室里,气氛庄重而热烈。一年一度的分红大会正在举行,但与往年不同,台下坐着的不仅有陈家洼的社员,还有李家沟、赵家台等联营村的农户代表。周满仓的声音洪亮而自豪,穿透了整个会场:

“各位社员,各位联营农户朋友们!现在我宣布,陈家洼果品专业合作社暨联营基地,上年度经营成果!”他身后的投影屏上,清晰的柱状图和饼状图缓缓展开。

“全年实现总营收——突破一千二百万元!”

台下瞬间爆发出巨大的惊呼和掌声!王老栓激动得猛拍大腿,李二婶抹起了眼泪,联营村的代表们更是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

“扣除各项成本、预留发展基金及税费,可分配净利润——西百八十五万元!”

更大的欢呼声几乎掀翻屋顶。

“按照合作社章程及联营协议,分配如下:

1. 社员股金分红: 每股分红XXX元(具体数字引发又一阵欢呼)。

2. 联营农户收购溢价返还: 在合同约定价格基础上,每斤苹果额外返还XXX元(联营农户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

3. 村集体留存(用于公共事业): XX万元。

4. 优秀员工及技术贡献奖励: XX万元(张晓梅、赵小海、陈静等人名字被念到时,掌声格外热烈)。

5. ‘新农人’教育基金(首次设立): XX万元,专项用于支持社员子女及联营农户子弟涉农专业学习和技能培训!”

当一沓沓崭新的、扎着红绸带的百元钞票,被郑重地分发到每一位社员和联营农户代表手中时,会场的气氛达到了顶点。沉甸甸的钞票,是汗水浇灌出的果实,是智慧与坚持的回报,更是这片土地对耕耘者最深情的馈赠。王老栓数着钱,手都在抖;李家沟的老支书紧紧攥着那份额外的返还金,老泪纵横;狗蛋也分到了一小份“小观察员津贴”,兴奋得小脸通红。

陈有根站在台上,看着台下那一张张洋溢着幸福、自豪与希望的脸庞,心潮澎湃。从最初的几棵老树、几户人家、一台拖拉机,到如今的跨村联营、品牌溢价、千万营收;从单一卖鲜果贱价求售,到深加工产品走进高端商超;从默默无闻的穷山沟,到省级示范合作社……这条布满荆棘的致富之路,终于在这明媚的春光里,迎来了最丰硕的金秋。

“乡亲们!”陈有根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沉稳而有力,“这钱,是大家伙儿起早贪黑、一滴汗摔八瓣挣来的!是咱们坚持生态种植、死磕品质、打造品牌换来的!更是咱们抱成团,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闯出来的!”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

“但这,不是终点!咱们的‘山洼清甜’品牌,还要打得更响!咱们的果醋饮料新生产线,要开足马力!咱们的联营基地,要扩展到更多村子,让更多乡亲的果子卖出好价钱!咱们的‘新农人’教育基金,要培养出更多懂技术、会经营、爱农村的接班人!咱们脚下的这片沃土,还能长出更多、更大的希望!”

掌声如雷,经久不息。这掌声,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分红大会后,陈有根没有参加热闹的聚餐,而是独自走向后山的果园。春风带着泥土和嫩芽的清新气息,沁人心脾。他来到那棵最老的苹果树下,父亲陈老汉正佝偻着腰,用一把小铲子,仔细地给树根培土。

“爹。”陈有根轻声唤道。

陈老汉没回头,手上的动作也没停:“嗯。分完钱了?”

“分了。大伙儿都高兴。”

“高兴好。”老人依旧专注着手里的活计,“根扎稳了,果子才甜,日子才长远。”

陈有根挨着父亲蹲下,也抓起一把温暖的泥土,感受着那份厚重的生机。他看着父亲布满老年斑和深深皱纹的手,那双手曾握紧犁铧,曾因他的“离经叛道”而愤怒颤抖,如今却如此沉稳地为老树培土,如同守护着一个家族最珍贵的传承。

“爹,”陈有根的声音有些发哽,“合作社能有今天,多亏了您……当年的牛,还有……您后来的支持。”

陈老汉的动作终于停了下来。他首起腰,浑浊的目光落在儿子脸上,又缓缓移向远处那片新开辟的、正孕育着勃勃生机的果园。良久,他伸出沾满泥土的手,不是拍儿子的肩膀,而是轻轻地、像对待稀世珍宝一样,拂去了儿子西装肩头沾染的一点浮尘。

“牛老了,该歇了。”老人低声说,嘴角牵起一个极其细微、却无比清晰的弧度,“你……干得不赖。”

没有华丽的夸奖,没有激动的拥抱。但这简短的七个字,却像一股滚烫的暖流,瞬间涌遍了陈有根的全身,让他眼眶发热,喉头发紧。他知道,这是父亲对他这个儿子、对他所选择的道路、对整个合作社,最高的、也是最终的认可。那道横亘在父子两代人心灵深处的沟壑,在这一刻,被这春日的暖阳和脚下温厚的泥土,彻底填平、融合。

远处,新园的地头,狗蛋正拿着他的小画板,认真地描绘着枝头初绽的嫩芽和远处轰鸣的厂房。赵小海扛着摄像机,捕捉着这充满希望的画面。陈静和李涛拿着平板,在规划着“山洼清甜”下一季的营销方案。张晓梅则带着几个联营村的年轻人,在果园里学习着最新的疏芽技术。

合作社的机器,在这片复苏的沃土上,发出深沉而充满力量的轰鸣。这轰鸣声,不再是最初那台拖拉机孤勇的嘶吼,而是无数齿轮紧密咬合、共同奏响的、迈向更广阔未来的交响。它承载着老一代农人的坚守与智慧,融汇着新一代农人的活力与创新,也孕育着像狗蛋这样更年轻一代对家园的热爱与憧憬。

春风拂过果园,新绿的叶片沙沙作响,仿佛在应和着这大地的长歌。村口的老槐树,历经沧桑的枝干指向蓝天,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变迁与希望。那条曾经泥泞、如今坚实的水泥路,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清晰地伸向远方,连接着田野与都市,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也连接着无数个在沃土上奋力书写自己长歌的、平凡而伟大的梦想。

(本卷完)


    (http://www.xwcsw.com/book/GCEAIG-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